每天陪孩子玩上10分钟

新生儿期的早期教育格外重要。父母应根据婴儿的情况每天进行10分钟教育,具体训练要求是:

①视觉训练。用一个红球放在婴儿的眼前,引起婴儿两眼注视,并可慢慢移动,使两眼随红球方向转动。

②听觉训练。用摇鼓或铃在婴儿耳边轻轻摇动,婴儿听到铃声可转向铃声方向。

③触觉训练。当乳头触及婴儿的嘴边,婴儿会作吮吸的动作。抚摸婴儿的皮肤,婴儿会露出舒适的微笑。

④发音训练。要经常和婴儿讲话,虽然婴儿听不懂,但听到父母的讲话声、笑声,婴儿会感到舒适、愉快。

⑤抓握训练,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婴儿手中,让婴儿练习抓握。

⑥动作训练。洗澡后,室温保持27OC,给婴儿做被动操,使婴儿手足运动2—3分钟,有时也可训练婴儿俯卧,使其抬头,但时间只能在几秒钟之内。

父母每天陪孩子玩10分钟

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都迫不及待地扔下包,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那么你应该改变一下。试着打起精神,陪孩子玩10分钟游戏,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孩子不能缺少爸爸的关注和爱护,每天陪孩子玩儿是一种情感交流,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父爱。

家长郑先生是儿子的玩伴,经常在下班之后和儿子玩数学游戏。那天上楼之后,郑先生问儿子:“我们从一楼走到四楼,李叔叔从一楼走到二楼,我们走过的路程是李叔叔的几倍?”

“两倍。”儿子想都不想便回答。

郑先生笑着摇摇头,儿子恍然大悟,说:“哦,我知道了!一楼不用爬楼梯,我们走了三层,李叔叔只走了一层,我们走过的路程是他的3倍!”儿子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十分满意,那一天他做起数学作业都显得特别用功。

每天郑先生都会抽时间和孩子玩数学游戏,有时孩子也会出题考他,甚至常常把他难倒:

“8根火柴怎样拼出14个正方形?”

“从1到100的所有偶数比所有奇数大多少?”

郑先生思索,再思索,然后是欢声笑语充满房间。

类似的游戏每个爸爸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是孩子表达情绪、想法和行动的工具,而爸爸的陪伴和参与能够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游戏的灵感,使孩子玩得更尽兴、更快乐。而且游戏可以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动作等进行训练,使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在游戏中得到提升。

生活中,很多爸爸是最忙的人,他们每天早早出门,迟迟归来,匆忙吃晚饭后就洗漱,但是这时孩子早已睡去了。爸爸不能陪孩子玩游戏,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和孩子交流的宝贵时间,失去了培养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的机会。有些爸爸经常给孩子买礼,给孩子零花钱,但这也只能安慰孩子一时。这是因为爸爸和孩子的感情交流是物质和金钱难以替代的。只有每天和孩子一起玩10分钟,孩子才会深刻体会到父爱的味道。

父亲家教方法:

方法一: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

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因此,孩子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爸爸感觉十分困惑,尤其当孩子玩一些爸爸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爸爸会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你可以拿着玩具逗逗孩子,或做出诡异的表情逗孩子开心。孩子虽然小,但他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因此,爸爸的任何行为都会在孩子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方法二:和孩子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如果爸爸每天能抽空和孩子一起玩玩耍,那么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和帮助,更好地调动孩子游戏的积极性。但是有些爸爸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总喜欢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孩子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孩子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孩子“学”到“知识”而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其实爸爸应该和孩子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孩子玩什么你就跟着玩,这样你会很受孩子的欢迎。

方法三:不要违背孩子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这看起来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孩子却乐此不彼。因此,爸爸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 ,这样才能使孩子感兴趣,也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

方法四:充当孩子的游戏助手

当孩子游戏的时候,他们可能提出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这时,爸爸不要不理不睬,而应尽量帮助孩子。比如,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游戏。当然,给孩子提供帮助需要掌握一个度。比如,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爸爸要给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确实无能为力时,再给孩子一些帮助。这样可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

方法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孩子理解社会行为规则。比如,孩子玩完了,应该引导他收拾玩具,并物归原处;让孩子控制好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让孩子玩,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

父亲手记: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爸爸每天和孩子玩10分钟,能够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天性,在玩中学习,在玩中获得快乐,在玩中不断成长。同时,爸爸也能在和孩子一起玩时获得快乐的体验。

每天陪孩子玩10分钟游戏

  每天回家,陪孩子玩10分钟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前几天,杭州四季青小学进行课题汇报活动,现场的一个游戏让人受益匪浅。

  张颉是四季青小学的老师,也是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汇报游戏就是她主持的。现场接受辅导的是7岁男孩小浩(化名)一家,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了大家面前。

  张颉让小浩安排一家三人的座位。小浩选择自己坐最前面,妈妈坐他右边,爸爸坐妈妈旁边。教室门口的桌上摆着满满一堆玩具。“小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桌上的玩具摆一个场景,你想摆什么就摆什么。”张颉说。

  小浩站在玩具桌前,想不好选哪个。妈妈帮着参谋,爸爸则一言不发。小浩最终拿了几辆小汽车。妈妈随后把玩具桌上很多汽车都找了过来。小浩一会儿招呼妈妈拿积木,一会儿让妈妈选当泥土的东西。很快,小浩要摆的场景成型了;路边是两排长长的隔离墩,里面有几棵树,一棵树下有一只小猴子,猴子四周也围了一圈隔离墩,还有几幢房子、一个滑梯和饭店。

  在张颉启示下,小浩总结着:“妈妈做得太少了,爸爸帮我摆了几个滑梯柱子。”

  最后,张颉让小浩看着爸妈的眼睛对爸妈说一句希望的话,来一个拥抱。小浩低着头,看着话筒:“爸爸,我希望你以后能像今天一样陪我玩。”当让他和爸爸来一个拥抱时,他迟迟不肯扑上去,虽然爸爸早就张开双手等待着他。一分钟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扑上去。转身,他拉了妈妈,一家三个才抱在一起。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悄悄流下了眼泪。

  专家说,整个游戏过程中,其实妈妈一直在帮忙,而爸爸却很被动。结果小浩还是觉得妈妈做得太少,却记住了爸爸唯一帮的一个忙。可见平时爸爸陪孩子玩得非常少。小浩一直不肯拥抱爸爸,也是说明平时爸爸陪儿子太少。

  张颉告诉记者,其实这样的游戏每个家庭都可以做,游戏是孩子表达情绪、想法和行动的工具。从小浩摆的场景看,孩子很没安全感。不仅路边设了这么多隔离墩,连树下一只猴子周围也围了隔离墩。有时候对孩子来说,肌肤接触就能让他的情商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可以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本文Hash:854b0e4eeee8607ac24be236cf794d66ba4b8a63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