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发病来得快

小儿糖尿病虽然少见,但牵累孩子一生,因而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有几点不同。

一、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等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孩子由于机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自身消耗过多,虽然多食但仍然消瘦。这些孩子除有多尿、多饮、多食外,还伴有消瘦症,即“三多一少”。而成人糖尿病虽有三多症状,但很少有消瘦。

二、儿童糖尿病发症比较快,症状来得急。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而成人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很少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一旦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立刻住院抢救,纠正酸中毒。待病情稳定后,再按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方法继续控制,巩固病情。

三、在治疗上,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这一点与成人糖尿病一样。病孩要按照医生规定的饮食要求,定时定量进餐,包括主食、副食(蛋、肉等)、零食等,以控制进食后血糖过分升高。

在药物应用上,儿童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分钟,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病孩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记好病孩每天的饮食情况、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病孩的尿糖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由于儿童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伴随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所以应有计划地在胳膊、大腿、臀部、腹部等处交替注射胰岛素。若固定一处注射,时间久了会出现皮下硬结、凹陷,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控制后,糖尿病孩子和健康儿童一样,可以上学、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等)。运动对糖尿病孩子有益处,但在运动前应适当加食,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或颤抖等低血糖情况,要立即进食或饮淡糖水。

研究发现:3岁内长的太快易患儿童糖尿病

专家最近指出:婴幼儿如果在出生后的3年内体重和身高增长太快,在儿童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专家发现,很多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处于营养过剩状态,这就有可能使有遗传缺陷的及易患糖尿病的孩子发育得非常快,由此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使得体内的免疫系统攻击并消化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糖尿病。

而且通过对多名患糖尿病的婴幼儿生长数据调查得知,他们要比其他健康儿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出生后第一年体重增加的速度要快。到第二和第三年,体重增长速度虽然与正常儿童相似,但身高增长速度却过快,而这情况可加大儿童患有糖尿病的概率。因此,当孩子长得太快时,父母一定要多加留意。

那么,儿童患有糖尿病要怎么办?

儿童患有糖尿病这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情况,而且还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治疗儿童糖尿病比较常见的就是注射胰岛素,但该疗法效果并不理想,还有许多副作用,为此专家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该疗法不但有着许多胰岛素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还无副作用,其治疗效果更是被广大患者所认可,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糖尿病最佳疗法。

专家提醒:儿童患有糖尿病及早治疗是最为重要,否则病情一旦延长是可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

儿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前兆

如今,在儿童中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遗传,还是因为家长们在对于儿童的饮食方面出现了问题呢?为什么儿童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人数会增多呢?我们该如何来预防儿童患有糖尿病肾病呢?若儿童患有糖尿病肾病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前期征兆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一一做以解答。

一般,儿童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多较为典型。一旦发病,其前兆都是十分明显的,几乎100%的患儿都会出现多饮多尿,并会出现夜尿增多和夜间口渴爱饮水的现象。多食也是患儿较为普遍的症状,饭量增加的程度可以不等,有的较之前稍有增加,有的孩子的饭量甚至会成倍的增加。但也有的患儿可以缺乏多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因此,儿童糖尿病肾病则远远是不相同的。其发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使患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引起的。当90%以上的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时,才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一般它起病较快,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常常会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儿童糖尿病肾病多为I型糖尿病肾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

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根本措施,而且要持续终生。同时儿童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还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三个方面。在这里专家要强调的是,儿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上述的4种疗法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Hash:12aebdd7f0898313f41e38a986d9df912414f7d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