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摸“小鸡鸡”是病吗

案例:

女童摩擦阴部,叫妈妈“等会抱我”

三岁半的静静最近坐得很不老实,老爱在小板凳上,夹紧双腿来回蹭阴部,表情专注。有一次,她变本加厉地拿一只小熊在两腿中间蹭来蹭去。妈妈见状,赶紧让她起来吃水果,想借机转移她的注意力。谁知,静静不加理会,妈妈只好伸手要抱她起来,她竟然说:“妈妈,等会儿再抱我!”妈妈当时就惊呆了。

在网上妈妈聊天群里,经常能看到哭笑不得的妈妈反映“小宝宝爱自摸”。一岁半的乐乐早上起床后,发现“小鸡鸡”竖了起来,摸了摸很高兴。被妈妈发现后,他还得意地指着“小鸡鸡”让妈妈看。还有一些两三岁的孩子爱在公众场合脱裤子、掀裙子,亮出自己的生殖器。妈妈们反映,在探索自己身体方面,似乎男孩比女孩更积极,表现也更张扬。

专家:

幼儿摸生殖器就像“摸鼻子”

“孩子每一个习惯的形成都有心理的和生理的原因。两三岁左右的孩子对探索自身有好奇心。对他们来说,触摸性器官和触摸鼻子一样,只是在探索身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性医学科主任张滨教授指出,就像孩子发现自己有手、有鼻子一样,他们也会发现自己的性器官。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发展”论,儿童在1岁前处于口欲期,通过口部的活动来获得快感。约18至36个月大时则进入肛欲期,感受到刺激肛门时产生的新奇感觉,会因自己能产生粪便而感到兴奋。3~5岁会转入性器期,对生殖器感兴趣,尤其喜欢皮肤的摩擦。一些孩子在性器期还爱让父母抚摸他的全身,仿佛有“皮肤饥渴”。

张滨指出,大脑中有不同的感觉区域与身体各部位相对应,抚摸、按摩时会带来特别的感受。抚摸生殖器时,孩子会感到舒适、快乐。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抚摸生殖器获得的感受,与成人脑海中的“性快感”有所不同。幼儿触摸生殖器所带来的感受,预示着性意识的萌发,更主要的是出于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一般会自然消失。

宝宝玩小鸡鸡是坏习惯吗?

妈经常反映,"我的宝宝爱抓‘小鸡鸡"。开始嘻嘻哈哈笑过,也没把它当成什么问题。还有的妈妈说:"宝宝开始抓‘小鸡鸡,我们都还高兴,每个人都‘吃过宝宝的蛋蛋。可现在我们非常着急,因为孩子的‘小鸡鸡被抓红了,撒尿时还哭。看到孩子难受,我这当妈妈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我们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廖大夫介绍说,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我们问廖大夫,是不是男孩子就是爱抓"小鸡鸡"。廖大夫笑了,解释说: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手淫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男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男性,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因此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现象,寻找什么生理、心理原因。就临床来讲,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良行为或习惯,是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要听之任之。

正在北京儿研所临床实习的儿童心理学博士林阔枫大夫,听了编辑的问题,明确地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我们接着问:那就是说,男孩子抓"小鸡鸡"不是病症,而是模仿游戏了?林阔枫博士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可以这么讲。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出现病症,因此我们说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谁在导演这场游戏

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育儿专家郑玉巧大夫,详细讲述了男孩子爱抓"小鸡鸡"的家庭成因。她说,家里生了个男孩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喜欢拿男婴的"小鸡鸡"开玩笑,都要揪个"蛋"吃,都要看看这"带把的茶壶"。尤其是新爸爸这一边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来个蛋吃",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

郑大夫分析说,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婴幼儿"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吃。"会给叔叔揪‘蛋吃!"这样"聪明"的宝宝,让家人、亲戚朋友都高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这般赞美,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郑大夫最后说,男婴抓"小鸡鸡",不是固有的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大人训练出来的。

人民大学佟大雍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幼小的男孩子喜欢抚弄生殖器,根本原因是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是这一陋习在孩子养育上的反映,也是这一陋习的延续。佟教授看着编辑,深思地说:"重男轻女为什么一代代相传?怎么传的?不就是这样,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象征男性的那个‘小鸡鸡,太重要了,大家太崇拜了,你太可以骄傲了,女孩子就没有,所以她没有你那么重要。你看,重男轻女的文化陋习,就这样生存着,演变着。"

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表示,除了发生感染需要就医治疗,孩子抓"小鸡鸡"的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就医,也没必要 心理医生。日常养育中注意回避"小鸡鸡"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育儿专家郑大夫认为,孩子只要到了能控制尿便的年岁,就可以而且应该停穿开裆裤了。穿完裆裤,不仅利于保护幼儿生殖器健康,也减少了周围人逗弄孩子"小鸡鸡"的机会。偶尔遇到亲戚朋友逗弄孩子"小鸡鸡",比如遇到"给叔叔来个‘蛋吃"类似这种情况,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必解释。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孟丹认为,孩子在形成自主意识以前,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其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影响,是孩子的"模仿源"。因此,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活动游戏等等,是育儿的父母必须要做到的。看父母养育孩子合不合格,吃、穿、住、用等物质因素已经占越来越低的比重了,因为社会物质财富在整体、快速增加,所谓给孩子吃好穿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另一方面,精神、文化、习惯等等家庭人文环境的质量,越来越被看重。学术上有个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今后孩子的发展,首先看这个孩子的家庭文化环境:质量高,发展潜力大,质量低,没有发展后劲。

可以想象,形成一种引导孩子摸"小鸡鸡"的养育环境,这样的文化,能让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后劲呢?每一个新爸爸妈妈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养育孩子,是我们惟一正确的选择。

宝宝玩小鸡鸡是坏习惯吗?

妈经常反映,"我的宝宝爱抓‘小鸡鸡"。开始嘻嘻哈哈笑过,也没把它当成什么问题。还有的妈妈说:"宝宝开始抓‘小鸡鸡,我们都还高兴,每个人都‘吃过宝宝的蛋蛋。可现在我们非常着急,因为孩子的‘小鸡鸡被抓红了,撒尿时还哭。看到孩子难受,我这当妈妈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我们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廖大夫介绍说,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我们问廖大夫,是不是男孩子就是爱抓"小鸡鸡"。廖大夫笑了,解释说: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手淫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男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男性,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因此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现象,寻找什么生理、心理原因。就临床来讲,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良行为或习惯,是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要听之任之。

正在北京儿研所临床实习的儿童心理学博士林阔枫大夫,听了编辑的问题,明确地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我们接着问:那就是说,男孩子抓"小鸡鸡"不是病症,而是模仿游戏了?林阔枫博士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可以这么讲。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出现病症,因此我们说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谁在导演这场游戏

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育儿专家郑玉巧大夫,详细讲述了男孩子爱抓"小鸡鸡"的家庭成因。她说,家里生了个男孩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喜欢拿男婴的"小鸡鸡"开玩笑,都要揪个"蛋"吃,都要看看这"带把的茶壶"。尤其是新爸爸这一边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来个蛋吃",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

郑大夫分析说,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婴幼儿"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吃。"会给叔叔揪‘蛋吃!"这样"聪明"的宝宝,让家人、亲戚朋友都高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这般赞美,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郑大夫最后说,男婴抓"小鸡鸡",不是固有的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大人训练出来的。

人民大学佟大雍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幼小的男孩子喜欢抚弄生殖器,根本原因是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是这一陋习在孩子养育上的反映,也是这一陋习的延续。佟教授看着编辑,深思地说:"重男轻女为什么一代代相传?怎么传的?不就是这样,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象征男性的那个‘小鸡鸡,太重要了,大家太崇拜了,你太可以骄傲了,女孩子就没有,所以她没有你那么重要。你看,重男轻女的文化陋习,就这样生存着,演变着。"

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表示,除了发生感染需要就医治疗,孩子抓"小鸡鸡"的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就医,也没必要 心理医生。日常养育中注意回避"小鸡鸡"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育儿专家郑大夫认为,孩子只要到了能控制尿便的年岁,就可以而且应该停穿开裆裤了。穿完裆裤,不仅利于保护幼儿生殖器健康,也减少了周围人逗弄孩子"小鸡鸡"的机会。偶尔遇到亲戚朋友逗弄孩子"小鸡鸡",比如遇到"给叔叔来个‘蛋吃"类似这种情况,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必解释。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孟丹认为,孩子在形成自主意识以前,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其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影响,是孩子的"模仿源"。因此,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活动游戏等等,是育儿的父母必须要做到的。看父母养育孩子合不合格,吃、穿、住、用等物质因素已经占越来越低的比重了,因为社会物质财富在整体、快速增加,所谓给孩子吃好穿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另一方面,精神、文化、习惯等等家庭人文环境的质量,越来越被看重。学术上有个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今后孩子的发展,首先看这个孩子的家庭文化环境:质量高,发展潜力大,质量低,没有发展后劲。

可以想象,形成一种引导孩子摸"小鸡鸡"的养育环境,这样的文化,能让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后劲呢?每一个新爸爸妈妈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养育孩子,是我们惟一正确的选择。

本文Hash:9074b01b5c59463cda4a841ec002c30f7930d7c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