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婴儿提早学步会损害眼睛

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而爬行可使婴儿看清自己能看清的东西,这便有利于婴儿视力健康地发育;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婴儿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婴儿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会损伤视力,这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可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

婴儿提早学步损害眼睛?

人们普遍认为婴儿越早学会走路越好,因而,不少家长超前让婴儿学步,有的小儿在1周岁前就已学会走路。事实上,婴儿在l周岁前是不适宜学走路的。这会增加“X”形腿和“O”形腿的发生率,甚至危及孩子的视力。因为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他们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过早地学走路,小儿因看不清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这样会对小儿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另外,小儿学走路一般是在室外进行,如果阳光中过多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侵入眼内,由于红外线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会使视网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视网膜红外线损伤,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当紫外线进入眼体时,会损伤结膜和角膜,抑制结膜或角膜的细胞分裂,可见眼部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因此,周岁以内的小婴儿,家长不要急着让他们学步,而应顺其自然,让他们先爬后走。

小编总结:一般来说,在12个月-20个月期间开始学习走步,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只有孩子能够独立蹲下、站起并能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学步的最佳时机,家长切莫过早给宝宝学步哦。

婴儿床挂铃铛好吗小心伤害宝宝的眼睛

导读:在婴儿床挂铃铛好吗?相信许多妈妈为了能够随时哄宝宝,会挂一些小物件给宝宝玩,这样做哄宝宝是很方便,但是对宝宝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易对宝宝的眼睛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婴儿床挂东西伤眼睛

从婴儿的视力发育特点来看,孩子在出生2个月后,视力增强,已能注视周围的人和物,这时,婴儿如果睡在摇篮里,不能在距摇篮1.5米以内的空间摆设玩具、物件等任何东西。有的年轻母亲常在摇篮的前上方,持1个不动的玩具以逗孩子,由于距婴儿的眼睛很近,孩子较长时间注视,眼球不动,因此,时间长了就很易形成对眼。

很多家长都会给小宝宝准备一个床铃,因为漂亮、可爱的床铃不但能够安抚宝宝,还能给孩子视觉和听觉的刺激,锻炼宝宝的大脑。但凡事总有两面性,床铃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伤害宝宝的眼睛,影响视力发育,因此在宝宝使用床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婴儿床挂东西要注意什么

1、不要总挂在一个位置

建议家长不要将床铃固定在一个位置,如果宝宝总盯着同一个点看,久了对眼肌发育不利。因此摆放床铃要多变换位置,或者在不同位置多摆放几个挂件,让宝宝轮流看。

2、不要挂得过低

不要将床铃挂得过低,最好距离宝宝一米远。如果床铃离孩子太近,不仅伤眼,宝宝出于好奇用手去抓,还容易把手缠进线里,造成危险。

3、2-3个月宝宝不要长时间使用床铃

床铃一般颜色丰富、鲜艳,但2-3个月的宝宝,对对色彩的认知还没发育完全,看色彩鲜艳的东西,尤其是红绿两色并不好,相反,看颜色越少的物品对他们的智力开发越有利。建议此时家长少给宝宝使用窗帘,多给宝宝看黑白的卡片。

提醒家长,对于孩子总盯着一个位置造成的眼肌发育不良,家长应尽早纠正。比如,宝宝躺着时,父母要帮他多变化姿势和体位,不要让他总朝着一个方向看;还可以锻炼他爬行和翻身,平时也可以多带宝宝去户外散步,增加他们的眼球运动;如果宝宝的问题较严重,出现斜视,甚至对眼的征兆,就要及时带他们去专业的眼科进行检查和矫正。

早教会不会损害小儿健康

有些家长担心对3岁前小儿进行早期教育会不会把脑子弄坏,日后提早衰老,或者会损害小儿健康。

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就是说婴幼儿有没有学习的能力,我们说有,而且还不小。从生理上看,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40亿个左右,其中70%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说明此时已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出生后,原来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大脑各部分,神经细胞急剧地生长出具有许多分枝的树状突起,彼此之间发生联系,大脑开始工作,它的健全发展,全靠来自外部的刺激——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教育。

国外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最大进展,就是利用新技术证明婴幼儿的智力潜力很大,他们降生于世就是一个对环境的积极探索者,有相当惊人的学习能力。如小儿生后几天就能形成由铃声产生转头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早期教育的前提,这充分说明3岁前进行早期教育是挖掘潜力,而不是强加于婴幼儿,故不会损害他们的健康。

不过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不要操之过急,否则是有害的;对能力强的可以多教些,比大多数能做到的年龄规律“略微超前”。

本文Hash:f99d181af817ac65586934ce1e3b7758bbab52c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