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绝上学入园:“儿童分离焦虑症”捣的乱

孩子拒绝上学入园:“儿童分离焦虑症”捣的乱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http://kids.youth.cn  2008-09-0914:31:00中国少年网 

  佳佳自小跟着姥姥姥爷生活,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尤其跟姥姥亲密。可自从3岁的佳佳今年9月上了幼儿园,就像变了一个人。起床后磨磨蹭蹭不愿穿衣服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哭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把她留在幼儿园里,她却不肯说话,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吃饭也不睡觉。回到家里,她就一直跟在姥姥屁股后面,再三恳求姥姥“不要送我去幼儿园”,晚上也不一个人睡觉了,非要和姥姥一起睡,半夜还经常被噩梦惊醒。一周过去了,佳佳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预防保健科王化忠副教授介绍说,佳佳患的是典型的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幼儿和亲密的抚养者之间突然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以3-11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最常见的是一提起上幼儿园或上学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除此之外,还表现为害怕独自一人在家,独自一个人睡觉等。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常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但当这些症状不严重时,一般会自己消除。

  王教授说,由于分离性焦虑易被忽视,其结果不仅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还可发展成慢性焦虑,影响情绪发育及学习,所以,分离焦虑症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研究发现,童年时有所谓分离焦虑感,成年后可能会患有恐惧综合症;如果早期的分离焦虑症就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及早发现和防治儿童焦虑症是很重要的。

  王教授提醒广大家长,遗传因素、负性事件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患分离焦虑症的病因,但亲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不适应外界环境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郑义)


责任编辑:高富灿  来源:中国妇女报

孩子初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

孩子现在一岁十个月了,虽然有点内向敏感,但现在能在很多人的地方自由玩耍了。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姥姥或者妈妈,无论在哪里都是姥姥或者妈妈陪着,不跟别人。

因为唯一的看护人姥姥突然病倒,暂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保姆,我只好把他送到我们本地一个据说是很好的幼儿园,收费创我们市之新,一个月680元,据说吃得很好,老师也配得相对多一些,一个老师看三四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活动场所。也有比我们还小的孩子进去上了一两个月的了,说还可以,除了会经常得病,别的都还好。

今天是第一天,送到后,他就开始不停地找妈妈。我已经提前告诉过他上幼儿园的事情,告诉他到了幼儿园就要和老师小朋友玩了,不能和妈妈或者姥姥在一起,只有下午姥姥才能去接,丢下孩子我就走了。但是孩子太小了,估计一哭就把这些都忘记了,上午我打电话去问,说是一直都在哭,哭一阵,歇一阵,就要妈妈。

我心里真的很难过,不过我也真的想通过这样纠正一下孩子的依赖性。但是又觉得孩子现在太小,是不是太残酷了呢?老师告诉我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过一个星期就好了,但是我心里真的很难过,而且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我应该怎样诱导孩子顺利一点地度过这个时期?我该怎么办?

答孩子这么一点大在幼儿园要呆一整天,实在是有点长。如果入园的时候家长能多陪几天,又有专门的依附老师,孩子在群体中生活还是挺不错的。通过一段时间,每天被妈妈送来,晚上又接走,慢慢孩子就会对这种模式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孩子重新建立了一套生活模式。那时,孩子就接纳了母亲离开,自己和小朋友以及老师待在一起的生活模式,自然就不哭了。但是孩子还太小,家长把孩子领到幼儿园扔下就走,肯定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孩子无法理解这种突变,一定会不停地哭不停地找妈妈。

在案例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下,除了调整好母亲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病倒,或显得精神不振、情绪不好以外,对孩子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孩子会适应他的环境的。在这时,母亲的痛苦很能让人理解,但为了孩子,母亲心态调整得越好,孩子焦虑的时间就越短。如果不能改变孩子的境地,就坚持送孩子或者干脆辞职在家。

你的孩子有儿童分离性焦虑?

乐乐上幼儿园小班了,可是他一进幼儿园就不停地哭闹。起初,大家以为这是乐乐适应新环境慢的表现。可一个月过去了,乐乐依然如故。在幼儿园,他既不和老师在一起,也不和小朋友玩儿,不肯吃饭、午睡,连牛奶和水都不喝。直到爸爸或者妈妈来接他时,他才停止哭闹。回到家后,妈妈陪着他在房间里玩儿,无论玩多久,只要妈妈伸手去开门,他就会立即扔掉手中的玩具,哭闹着跟上来。而且,乐乐的焦虑感明显增强,甚至在入睡后还经常喊“妈妈不要走”、“妈妈,我不去”。

解析

乐乐的行为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分离性焦虑是在学龄前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5%~5.1%,以女孩儿更为多见。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孩子通常温顺、老实、守纪律,但是缺乏自信,对压力异常敏感,不善于用语言及情感宣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当他们与亲人分离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具体表现为: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受到伤害或者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回;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或者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分离;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去幼儿园或者拒绝上学;非常害怕独处,或者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时宁愿呆在家里也绝不外出;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者拒绝上床就寝;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者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漠然等;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相应疾病。

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分离性焦虑,只是轻重程度有所区别。如果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可高达50%。

2.亲子过分依恋

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孩子平时都与母亲或者固定的抚养人在一起,很少与外界接触。母亲对孩子过于宠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使孩子形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3.生活事件影响

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遇到挫折,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都可以成为诱因。

对策

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他从小习惯多人抚养的环境,给他创造接触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小朋友和大人的机会。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使他逐渐形成“妈妈走了还会回来”的意识。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让他对母亲过分依恋,以免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鼓励孩子拿自己的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以培养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受到欢迎,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分离性焦虑的发生。

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在入托前要经常给孩子讲幼儿园的生活,也可以带他到幼儿园参观,看一看小朋友们是如何愉快地做游戏、念儿歌、学画画儿等,让他对幼儿园产生好感甚至向往之情。多夸奖老师和气、漂亮、能讲故事、会唱歌,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父母的好朋友,也有助于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本 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分离性焦虑,则要查明原因,解除诱发分离性焦虑的心理应激因素,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家庭辅导治疗。尤其是父母要提高对分离性焦虑的认识,消除家庭环境或者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自身的弱点或者神经质倾向。

可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帮助孩子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如果配合游戏或者音乐疗法效果更佳。

对于焦虑反应严重的患儿,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

本文Hash:38b373c8309997e9bde2ae78145a6f09d784869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