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当预防孩子患弱视

  我国约有1200万儿童患有弱视。有的人觉得这是不是由于近年的发病率高了?其实不是。这是由于人们逐渐认识了这种疾病,使诊断率增加了。到今年6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弱视专项基金已设立3年了,直接救助的弱视儿童只有350名,这对于1200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设立这项基金的目的,是希望唤起更多的父母及早发现孩子的弱视,让孩子能够及早治疗。

  矫正视力低于0.9,没有器质性病变就是弱视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发生率约为2%―5%。弱视的危害在于很多患者在儿童时期未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失去了形成良好视力和立体视觉的机会,使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等受到影响。

  弱视指眼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0.9者。依矫正视力不同,可分为轻度(0.8―0.6)、中度(0.5―0.2)和重度(0.1以下)。

  发生弱视有可能是先天性原因;还可能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从而剥夺了黄斑(人眼视网膜上形成视觉最清晰的部位)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或者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一只眼看到清晰物像,另一只眼则是模糊物像,两者之间会竞争,造成一眼或双眼的视力减退。

  引起弱视有三种疾病

  预防弱视就要及时治疗这些疾病,一是婴儿期不要随意给孩子遮挡眼睛,二是要重视能导致儿童弱视的疾病,最常见的有三种疾病。

  首先,斜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斜视会造成双眼看到的物像完全不同,自然就会引起视觉混淆,久之则形成弱视。内斜视(黑眼球向鼻子方向移位)的弱视发生率高于外斜视(黑眼球向外侧方向移位)。

  第二,屈光参差也是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屈光参差是指一只眼或双眼有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而且两只眼度数相差较大(通常近视、远视度数相差200度,散光度数相差100度),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进入大脑后不能融合,大脑主动抑制度数深、视力相对差的那只眼,日久形成弱视。高度远视患者比高度近视患者更容易形成弱视。

  第三种医学上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比如婴幼儿时期的角膜混浊(黑眼球最表层发白不透明)、先天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等。由于这些疾病都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妨碍了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抑制视觉发育,是引起严重弱视的原因。

  孩子皮肤病护理之燕口疮 容易被忽视的儿童神经官能症 如何预防与治疗儿童沙眼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孩子患上近视

近视已是世界上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研究者一直在寻找预防近视的各种方法。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宣称,那些自幼由母乳喂养的孩子患近视的可能性比喝奶粉长大的孩子要低。

研究人员通过对797名年龄在10至12岁的新加坡儿童进行体检和阅读习惯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即使把遗传因素及过多地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和不正确的读书姿势等后天因素统统考虑进去的话,那些由母乳喂养的孩子长大后的近视率仍然要比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低50%以上。

专家推荐妈妈们最好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因为母乳中富含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决定早期婴儿视力的主要因素,它能够控制眼球的发育、减小眼球曲张度,而同样也对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该怎么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不仅可以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也可能遗传给你的孩子,所以你得做好治疗或者采取防止措施,保证不让宝宝受伤害。

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该怎么预防?

网友:我和妻子比较胖,最近体检空腹血糖水平偏高,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已经好转。听说此病有一定遗传倾向。我们生怕孩子会遗传我们的病。请问能否预防?

专家解答:医学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

1型糖尿病即儿童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糖尿病,更为多见,严格地说,该型糖尿病不是遗传性疾病。父母亲患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不一定会患病,单存在遗传易感性。比如你们的孩子就可能容易发胖,另一方面。他的生活习惯也会受到家庭的影响。若不加以注意,体内糖、脂、嘌呤代谢及血液流变易发生异常,较普通人的子女易得糖尿病。

据研究,糖尿病患者一级家属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为3.76%,而正常人一级家属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仅为1.1%,因此你们的子女应注意早期防治。

防治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习惯,保持营养全面充分,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加强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饮酒等。经常检测血糖及尿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小编总结:你们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它不仅影响到你自身的健康,还会对你们生育和宝宝有一定的影响,别拿孩子的未来来赌博,请控制好你自己。

本文Hash:dc4fdb84b3c6a84db5fcf0ee64976b8024455d62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