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流感重在三步

  近期北京地区流感非常严重,各大医院接诊流感患者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尤其是儿科患者更是人满为患。有报道称这次流感患者80%属于甲流患者,而在这80%的患者中一半以上为学龄儿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王素梅主任介绍说,“我个人认为这次流感暴发跟两个主要原因有关,一是入秋以来,北京天气长期干燥,缺少雨水,加上车多人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传播;二是学龄儿童所处的环境人数较多,如果教室通风不好,又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为了帮助患病儿童早日恢复健康,王素梅主任带领她的专家群在总结已故名医刘弼臣老先生行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摸索研究,从中医角度推出治疗流感的“三部曲”。

  ■治疗流感,初起、中期、后期用药有不同

  第一是针对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恶寒或头痛、咽痛、打喷嚏、流鼻涕,往往还可见大便干燥、舌红苔白等,采用金银花、甘草、连翘等中药,以解表清热为主要目的。这时家长可在家里给孩子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成药,如果孩子发烧不要急于退烧,因为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很高,只是稍微有点发烧,可以首选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达38.5℃以上,则应采用药物退烧,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是针对感冒中期的主要症状、心烦咽干、咳嗽加重、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等,采用杏仁、桔梗等中药,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要目的。孩子咽喉肿痛、干咳,家长不要滥用消炎药。外邪侵内,首当其冲是咽喉,但是咽痛、咳嗽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说话太多、吸入异物等,在不确定症状是由发炎引起的情况下,经医生同意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消炎药。另外,中药消炎药比西药的效果好。

  第三是针对感冒后期的症状,发烧已退、咳嗽减轻、以干咳无痰为主、口渴咽干、手足心热、食欲减退、舌红、少苔或无苔等,采用百合、麦冬等中药,以养阴润肺、兼清余热为主要目的。感冒后期仍然不能放松警惕,有些家长怕孩子耽误太多功课急于让孩子返回学校,这样就可能造成二次感冒或三次感冒,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这段时间仍然要坚持治疗并按时服药,让孩子有充足的休息。

  ■患病儿童家长注意五项护理关键

  东方医院为患病儿童推出了50毫升一剂的中药药剂,此种药剂也适合患流感的成人服用。同时,王素梅主任还给患病儿童的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孩子发烧的时候不要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不利于孩子身体散热。发烧的时候加衣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发烧的时候孩子体内温度已经很高了,如果穿太多衣服内热不易释放,不利于退烧。

  二、孩子感冒家长不要过于焦虑。任何病症都有一个过程,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没有问题就不要过于着急。

  三、几种清热解毒的药不能同时服用,否则会引起腹泻等症状。

  四、按时给孩子喂药,不要因孩子不喜欢吃就不喂他。另外,家长喂药的时候也不要拘泥于一天几次,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孩子对药物的吸收为主要目的。

  五、家里有患病儿童,家长也应该戴口罩。

  这次流感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干燥,感受外邪,预防应以清里热、化食积、利咽为主。

  ■预防流感从卫生、饮食、接触三方面做起

  为了预防流感,王主任建议,在卫生方面要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对餐 具、玩具定时消毒,室内定时通风。在饮食方面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少吃油炸类食品,饮食要清淡,可以生吃白萝卜、心里美等蔬菜,也可以榨萝卜汁,加一点蜂蜜给孩子喝,有利于清内火。在接触方面,家里有婴儿的父母下班以后尽量避免直接亲吻孩子,以防把病菌带给孩子。

儿童流感治疗避免误区

近日,香港证实已有4名儿童因出现流感症状而死亡,全港小学、幼儿园为此停课两周。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流感的致病、流行机理是什么?

近日,香港证实已有4名儿童因出现流感症状而死亡,全港小学、幼儿园为此停课两周。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流感的致病、流行机理是什么?怎样预防、治疗流感?普通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如何避免流感防治中的误区?

防治流感要避免误区

治疗:抗菌素输液根本无效

儿童一旦患上流感,转成肺炎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也比较隐蔽,尤其是在婴幼儿中不易察觉,因此治疗需及时,越早越好。治疗原则如下:

(1)一般治疗:患儿需隔离一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卧床休息,多饮水,补充多种维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有高热及头痛患儿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解热镇静剂,但小儿禁用阿司匹林以防止Reye综合征的发生。高热、呕吐者可适当进行静脉补液。咳嗽、咳痰者给止咳、化痰药,中药清热解毒药等。

(3)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和离子通道M2阻滞剂类对流感病毒敏感。早期用药效果好。

在流感治疗上,很多家长存在着不小的误区。

误区1:不少家长认为,患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因此,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各大医院输液室都会爆满。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后果。

误区2:很多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都期望通过药物治疗当天就退烧,或者带着孩子疲于奔命,一天内两次、三次往医院跑。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反复跑医院既影响孩子的休息,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反而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发热持续3至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

家长们在护理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减少传播机会;患儿居室应阳光充足,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让患儿多饮白开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并多吃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预防:接种疫苗不能高枕无忧

尚未患上流感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需要积极预防。

1、疫苗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孩子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但流感疫苗不在我国计划免疫范围内,是否接种需由父母决定。

2、药物预防: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预防或早期治疗的药物有达菲(oseltamivir,Tamiflu)、扎那米韦(Relenza)、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前两种属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后两种属金刚烷胺类药物。需要提醒的是,在流感的预防问题上不少家长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

误区1: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可以避免感冒,或至少感冒要比以前减少,这种观点其实不正确。事实上,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所以,不能因为接种疫苗之后还是感冒了,就认为疫苗效果很差。

误区2: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接种过流感疫苗,就可以一辈子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 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

误区3:误用板蓝根。很多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又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肆无忌惮地给孩子长期服用,借此预防流感。其实不妥。板蓝根并非预防流感的良药,而且服用不当会造成过敏及消化、造血系统等不良反应。

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流感。多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多补充维生素,胡萝卜、花椰菜、红薯和土豆等都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在屋内洒一些稀释了的食醋,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平时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流感怎样传播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三种。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特性很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异,所以人类对其很难产生持久的免疫力,而不像麻疹出过一次就不会再患。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毒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临床常可以引起严重的大爆发流行。如1918年,流感病毒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横扫全世界,致使1000多万人死亡;又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也曾爆发流感。

流感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主要借助呼吸道感染人。流感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会把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周围的人不经意间吸入含有病毒的细小飞沫,就可能被感染。另外,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比如流感病人摸摸鼻子再去摸门把手或是玩具,健康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又摸自己的鼻子、眼睛,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尤其在幼儿园、学校等聚居场所,您的孩子不经意间就有可能染上流感。

流感不同于感冒

流感与普通感冒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同:

(1)病因: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有多种,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及细菌、支原体等,患者一般有着凉史,起病较缓。

(2)临床症状:流感的临床症状是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而普通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3)危害程度:流感可引起爆发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而普通感冒则不会形成大流行。

儿童焦虑症治疗的第一步-儿童特色专科-儿童多动症

从公众健康的角度来看,充分有效的治疗对焦虑症患儿来说非常关键,而临床医生的充分认识是日后更好治疗儿童焦虑症的第一步。

儿童焦虑症治疗的第一步

GrahamJ.Emslie

   约有6%~20%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和社交恐惧症,但是临床医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障碍认识尚不充分。这一问题非常严重,因为如果发病年龄小、病情较重,那么患者成人之后的结局往往很差。此外,如果不能早期诊断,焦虑症、抑郁症和药物滥用的发生率就会增加。在最近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发表了由Walkup等人进行的有关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多模型研究(CAMS)的结果,该项研究对上述精神障碍早期治疗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临床医生一般都认为儿童焦虑症与成人焦虑症并不相关,但在第四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儿童和成人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是一样的,而且成人焦虑症患者通常在儿童时期就有焦虑的表现。例如,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曾经认为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但后来发现其实是儿童时期开始发病的广泛性焦虑。所以很显然,发病越早尤其是青春期前出现症状者,其预后越差。总之,DSM-Ⅳ标准中诊断分类的改变使人们更加意识到焦虑症的长远影响,也促使人们从成人焦虑症的治疗经验中寻找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对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认识不充分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恐惧和烦恼在健康儿童中也比较常见。正常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恐惧、烦恼和害羞很难与焦虑症的症状相区别。如要诊断为焦虑症,则必须是恐惧和烦恼持续以致影响到正常功能。但是烦恼和功能障碍方面的症状常常被忽视,因为焦虑症儿童通常只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并且他们常不知道如何描述其内心的恐惧和烦恼,通常是由学校和家人发现,处理措施也仅仅是避免诱发症状。这种“将就策略”会弱化患儿的症状,往往导致以后治疗更加困难。例如,如果问题没有解决,有焦虑症的儿童在升学时往往会很困难。因为回避问题,严重焦虑症的儿童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失去学习社交技能的机会。因此,为了在日后更好的治疗儿童焦虑症,充分认识是第一步。      联合治疗明显优于任意一个单一治疗方法,与安慰剂比,绝对差异达57%。治疗末期,接受联合治疗的儿童症状可以达到消失或者非常轻。   CAMS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它研究对象是青春期前的儿童,平均年龄10.7±2.8岁。然而,尽管年龄很小,在研究终点时,安慰剂的反应率为24%,安慰剂组疾病的严重度仅低于研究初始的临界值(12.8、13.0)这些结果表明,儿童的焦虑症也比较顽固。   大部分严重且顽固的焦虑症儿童并未在社区得到理想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仍然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从类似CAMS这样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的结果数据应该整合到治疗指南中。对于临床医生和家庭来说,尤其要认识到片面的治疗焦虑症是不彻底的治疗,遗留的症状将增加复发的可能性。如果焦虑症儿童未得到充分治疗,那么将会影响到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公众健康的角度来看,充分有效的治疗对焦虑症儿童来说非常关键,而如何将临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依然是重要的一环。(资料来源NEnglJMed,2008,359:2835-2836.编译黄艳)

顶一下踩一下

本文Hash:034f83e83460642a247ec216d0cd525348ef8db9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