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佝偻病的6大误区

误读1:补钙就可预防佝偻病

苏宜香教授说,佝偻病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医学上对该病的定义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所以说这种病和补钙是没有关系的,家长给孩子吃再多的钙剂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就有可能患此病。致病因素很多,比如晒太阳少、食物中的维生素D少、生长过速,还有一些疾病、药物的因素。

误读2:肋骨外翻就是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征是:由于钙磷代谢失常,使得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地钙化,而造成骨骼的病变。它的典型症状是,宝宝七八个月时头会呈“方盒样”,1岁左右肋骨呈“串珠”状,手腕、脚踝处的骨骼增厚,就像戴着手镯、足镯一样。这些典型症状也就是诊断佝偻病的依据之一。

当然在这个病发病的早期,也就是宝宝6个月以内,会出现哭闹、睡眠不安、汗多枕秃等症状,在宝宝开始站立、学走路时可能出现X形腿或O形腿。不过这些都不是佝偻病的特异性症状,比如宝宝睡觉盖的太厚,引起出汗过多,同样会出现枕秃。至于导致肋骨外翻的原因则更多,孩子肝脏过大、松紧带的裤子提得太高,都可能出现肋骨外翻。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不用太过紧张,佝偻病的诊断还需要依据生化指标来判断。

误读3:查微量元素就能诊断

在广州许多母婴用品店门口,就有人提供仪器可以免费为宝宝们检查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一旦查出宝宝钙偏低,工作人员就会告诉妈妈宝宝可能有佝偻病。有些妈妈会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会给宝宝开血钙的检查来判断是否是佝偻病。

这些检查真的能诊断佝偻病吗?苏宜香说,这些检查都不能做诊断依据,诊断佝偻病的生化指标是看“血清25-(OH)D”的多少,这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不过这个检查在许多医院还没有普及。家长最好带孩子去有佝偻病专科的医院去做检查,以免被误戴佝偻病帽子。

给宝宝吃水果的6大误区

水果不会引起宝宝过敏

水果也会引发过敏。例如杏、芒果、香蕉、樱桃、猕猴桃、哈密瓜、桃子、李子、木瓜、苹果等,对于2岁以内敏感体质的宝宝,也可能是颗“隐形炸弹”。因此,第一次添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应该先从去皮蒸熟的果泥开始少量尝试。

提醒一点,为了防止龋齿的发生,吃完水果后一定要帮助宝宝清理口腔。

吃饭少没关系,反正饭后还有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其中所含的糖分和有机酸会与食物成分产生反应,而果胶还会因吸收水分、增加了胃内食物的含水度而加重胃的负担。

这样不仅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造成腹胀、打嗝、反酸、口臭等现象。水果的正确食用时间,应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在适当补充水分和热量消耗的同时,缩短水果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不利影响。

宝宝不爱吃蔬菜没关系,可以通过水果来补充

水果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远少予蔬菜,比如白菜、萝卜等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均高出苹果、梨等达6~10倍之多。当然,水果因其糖分、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成分,可增加热量摄入,促进食欲和帮助营养吸收,且因可以直接食用、没有营养损失而具有一定优势。尽管如此,如果大量食用水果甚至替代蔬菜,除了让宝宝摄入多余的不必要的热量外,并无太多好处可言。此外,一次性大量摄入葡萄等高糖水果,还会引起高渗性腹泻,对宝宝健康造成危害。

带宝宝看电影的6大误区

误区一:两三岁就进电影院

不少妈妈从怀孕后就没进过电影院,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两三岁了,就想着带孩子一起去看电影。

长时间观影易致眼部损害

孩子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至7岁才能接近成人。因此,5岁以下的孩子仍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眼睛还没有发育到像成人一样可以看快速运行的图像的时候。

孩子耳朵对外界刺激敏感

关于听力的安全界限,国际标准为:在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不超过24小时,如果是120分贝则为3分钟,3分钟以上就会造成听力损伤。现在很多电影院都是小型放映厅,音效有时高达120分贝,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听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外,孩子的耳朵非常敏感,不能分辨真的声音和做出来的音效,对声音没有距离感,如果音效过大会让孩子非常害怕。

爸妈这样做才对

6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带孩子进电影院,爸妈可以给孩子买DVD看动画片、儿童电影,让他分辨出真实与虚幻的环境,看2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一下。

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到影院观影,但爸妈应事先了解影院的分贝状况,如果孩子在影院里感到不舒服,应马上带孩子离开。

1234下一页末页

本文Hash:8dcecf098a7377f1d1120e1b01652a2f0797ed31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