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勿乱吃药辨类型对症用药

近日,网上报道称,“‘重感冒’老不好,小儿被查出患川崎免疫性疾病”,这则消息一时间引起广大朋友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小儿感冒,就是指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病毒为主,除此外可有支原体和细菌感染。那么,患上小儿感冒到底怎么办呢?对此专家提出小儿感冒勿乱吃药辨类型对症用药的观点。

风寒感冒宝宝鼻涕清、手脚冰凉;风热感冒宝宝鼻涕黄,手背比手心热……

如何按小儿感冒的症型用药?

  
  如何按感冒的症型用药

  秋去冬来,天气逐渐变冷,孩子“感冒”了!我拿出自家中的存药,可是孩子吃完药后症状却越来越重,这与我用药不对有关系吗?

  答“感冒”,感冒属于外感病的范畴。认为发生感冒是因为“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的缘故。按中医理论来说,小儿既是“稚阳”又是“稚阴”之体,虽然人体必须的阴阳全都具备,但是还不充足,因此“形气不足”,也就是说小儿既没有发育成熟,各个系统还需要蓬勃生长,因此“卫外”的功能薄弱,小儿极易受寒、热、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的侵袭,遇到气候稍有变化,六淫之邪就会乘虚而入,小儿就可能感冒了。

  小儿感冒是婴幼儿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临床轻症主要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喷嚏,也有的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从现代医学来看,如果感染涉及到鼻咽以及咽部,常伴有咽痛、发热、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肿大,发热可以持续2~3天甚至1周左右。有的孩子还可以表现出高热、呕吐、腹泻。因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因此高热可以引起惊厥。

  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小儿感冒后表邪极易化热入里,所以孩子既可以表现有感冒的表证,也会出现内热的症状。而小儿脏腑娇嫩,根据脏腑辨证表现为肺常不足、脾常虚、肝常有余,因此出现夹痰、夹滞和夹惊等兼证。所以治疗用药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辨证论治。

  虽然感冒是一般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好,可以发展为喉炎、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并发心肌炎,严重的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要注意小儿感冒的类型,科学合理用药。

  感冒一般分为、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若伴有兼证则为、感冒夹滞、感冒夹惊。

  风热感冒、怕风、有汗或无汗、头痛、结膜充血、鼻塞流脓涕、打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口渴咽痛、咽红或肿、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因此治疗需要疏风清热,宣肺解表。宜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C银翘片、银翘散、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小儿清咽冲剂、风热感冒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风寒感冒,发热怕冷(以怕冷为主,甚至寒战)、精神倦怠、发热较轻、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有痰、痰液清稀、咽喉发痒不欲饮、咽红不显著、舌苔薄白。因此治疗需要疏风散寒,宣肺解表。宜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荆防败毒散、感冒软胶囊、风寒感冒冲剂、小儿清感灵片。

  暑湿感冒,表现为高热无汗、头痛困倦、胸闷恶心、厌食不渴、呕吐或大便溏泄、鼻塞、流涕、咳嗽。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腻。清化湿热,解表宣肺。多因为夏季潮湿炎热,贪凉(如,空调屋温度低)或过食生冷,外感表邪而发病。宜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药物,如,金银花露、香苏正胃丸。

  外感夹滞,高热咳嗽、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呕吐物酸臭、腹胀喜俯卧、大便酸臭,可能有腹泻或者大便秘结,舌苔厚腻。治疗需要清热化滞解表的药物,如、保和丸。

  外感夹痰,同时咳嗽严重、喉中痰鸣、舌苔厚腻。如果感冒偏于风寒者,应该用辛温解表,宣肺化痰的药物,但是一般小儿所受的表寒很快化热入里,所以可以使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如果感冒偏于风热者,就需要辛凉解表,宣肺化痰的药物,如。

  外感夹惊,高热、烦躁不安、夜眠不实、谵语惊惕,甚至 厥。舌红、苔黄。治疗需要清热解表,安神镇惊的药物,如、小儿回春丹、妙灵丹、保元丹、紫雪散、小儿牛黄散。

  需要提醒家长注意:

  (1)孩子的感冒一般多是外感病范畴内,如果给孩子吃的是汤药,其解表药就需要轻煎,不可久煮,否则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小儿吃药最好选择在两顿饭中间,因为饭前吃药容易刺激胃黏膜,饭后吃药容易引起孩子呕吐。

  (3)另外孩子发汗也需要适可而止,则病邪不能随汗而解;如果出汗太过,就有可能伤害正气而使病邪深陷。

  只要家长合理用药,精心护理,小儿的感冒一定会很快痊愈。

儿童发烧感冒勿乱用退烧药家庭用药六原则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

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

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

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对一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跟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本文Hash:3292bf3c4a6e09dfb5357201653deae95c309d5c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