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的心理治疗

厌食是指患儿缺乏进食欲望,也称食欲不振。近十余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长期厌食的小儿亦十分多见。长期厌食主要与精神因素和慢性疾病等有关。

(一)病 因

根据笔者小儿厌食门诊的统计资料,长期厌食由疾病引起的只占11%,余均为父母不注意饮食的心理卫生习惯有关。常见的原因如下

1.情绪障碍 是小儿厌食的最常见原因。①强迫喂食:是引起情绪障碍导致厌食的常见原因,且常自幼发生。由于家长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采取各种方法甚至采用威胁手段强迫小儿进食,使本来对进食会产生高兴情绪的健康小儿反而对进食不感兴趣和害怕进食,久之可形成条件反射性拒食,并可发展为厌食;②进食时训斥小儿:多见于工作较忙而对子女要求较高的父母,当小儿学习成绩不佳时便常利用进餐时训斥小儿而影响其进食时的情绪,使食欲减低,久之可发展为厌食;③进入托儿所:父母在入托前没有进行适当的解释,使小儿误认为父母不爱他而出现忧虑情绪;④功课负担过重:多见于能力较差而父母要求过高的学龄儿童。由于长期的功课负担过重而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厌食。

2.注意力分散 其中以边吃饭边看电视边玩的或边讲故事边喂食的较多见。

3.神经性厌食 患儿认为自己过胖(虽然患者体重可能在正常范围)或为了身材的苗条和漂亮而自愿建立一种减肥饮食,这多见于12岁以上的女孩,尤其在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白种人种中的青春少女较多见,其女性的发病率为50~75/10万。病情多较严重。个别女孩的神经性厌食可十分顽固,有5%~10%的患者死于自身的强迫饥饿,国内这种原因十分罕见。湖南对8644名4~16岁男女儿童的调查,采用DSM-Ⅲ-R诊断标准,未发现神经性厌食的病例。

以上原因均可使大脑皮层和下视丘发生抑制,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肌张力降低而引起厌食。此外,经常有零食习惯和不定时进食,均可降低进食时的消化液分泌和食欲。亦有研究证明(LeibowitzSF,1988),5-羟色胺有使食量减少、进食时间缩短的抑制进食作用。

(二)治 疗

消除病因十分重要。但在消除病因(如不强迫喂食等)的开始阶段由于小儿可能会连续数餐都进食量少导致家长担心而沿用以往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再进行强迫喂食等)。因此,为了加强患儿及其父母的信心,在开始治疗阶段,辅以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如食欲兴奋剂赛庚啶、、消化酶制剂等就很有必要。这样可恢复患儿对进食的兴趣而不厌食。对5~6岁以上的小儿,还可进行行为治疗,如采用奖励强化法。即记录每餐和每天的进食量,该表由小儿保存,如当天的目标达到则在当天日程表上划上或插上红旗,并可与小儿商议共同制定出每周获多少面红旗(每周的目标应适当提高,但开始阶段应尽量使小儿获得奖赏为好),则可奖给其喜爱的玩具、书籍,观看比赛及旅游等。

医学论文,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厌食治疗中的作用

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厌食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第4期第9卷研究报告

作者:高锦 吉峰 梁广英

单位:高锦 梁广英(272149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吉峰(山东省济宁医学院)

  厌食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较多,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为探讨更好地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心理行为干预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全部病例来源于1997年1月~1999年8月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共370例,其中男209例,女171例。年龄1~12岁。病程1~6个月。厌食诊断标准[1]:①食欲不振或偏食。②体重减轻,低于同年龄组标准儿童体重。③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引发。④排除儿童神经性厌食。随机抽取治疗组280例,对照组90例。

  二、方法

  1.自编问卷了解患儿饮食及生活习惯。要求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母或其他人员填写,或者交谈后由医生填写。

  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西沙比利0.2mg/kg次,每日三次,连续两周。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内容包括:①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育患儿认识合理饮食的益处及不合理饮食的危害,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②制定饮食行为记录单。内容a.进食时的表现;b.进食量多少;c.有无偏食。每餐由家长填写、评定,分优、良、差三个等级。③应用阳性强化法,当患儿出现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包括口头表扬、买玩具或爱吃的零食、家长陪同外出游玩等。心理行为干预时间为3个月。

  3.疗效评价:治疗3个月后随访。①显效:每天进食量增加50%,体重达到同年龄组标准体重。②有效:每天进食量增加25~49%,体重达到同年龄组标准体重。③好转:每天进食量增加25%以下,体重达到同年龄组标准体重。④无效:每天进食量无增加,体重未达到同年龄组标准体重。

  一、引起患儿厌食的不良心理因素

  1.不良的饮食习惯,占45.7%,多发生在1~5岁的婴幼儿。其中,用餐不规律116例,因环境改变不愿进食者53例。

  2.情绪障碍,占23.2%,多发生在5~12岁儿童。家长使用打骂、喝斥等手段强迫患儿进食者45例,因在进食过程中训斥使食欲下降者41例。

  3.对患儿要求过高,学习压力大,限制玩耍,食欲下降75例,占20.3%。

  4.因怕“胖”减少食物摄入量而引起食欲不振23例,占6.2%。

  5.其它因素17例,占4.6%。

  二、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正常进食后体重增加达到同年龄组标准体重254例;无变化27例。对照组体重增加72例;无变化18例。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χ2=5.90,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例(%)例(%)显 效14752.53134.5有 效4616.42224.4好 转6021.41921.1无 效279.71820

  讨论  小儿厌食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因局布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外环境刺激的影响,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前者祛除病因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可使食欲恢复,而后者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组调查表明,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厌食多为不良饮食习惯所致。此年龄组小儿多处于对事物好奇阶段,外界因素及环境改变易影响食欲,社会因素造成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部分家长往往给小儿较多的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零食,造成不定时进食。有人认为零食和不定时 食亦会降低正常进餐时的消化液分泌和食欲[2]。帮助家长合理调配食谱,安排规律进食,逐渐改变饮食环境,使其逐渐适应,以达到食欲增加。学龄期儿童多以情绪障碍为主要因素,有人认为压抑的情绪可导致厌食[3],情绪紊乱可引起胃液分泌和胃蠕动的改变[4],根据该组儿童的特点,对其安抚、鼓励、帮助放松紧张情绪。怕“胖”被认为是进食障碍病态心理的核心[6],长期节食可导致神经性厌食,本调查的小儿中因怕“胖”而刻意节食造成食欲减退的儿童均为10~12岁女童。还有6例患儿因对食物外观色泽及形状厌恶而出现食欲减退。此年龄组小儿多能接受教育,引导正确认识进食的生理需要及“减肥”的危害及对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在治疗中运用西沙比利口服,改善胃排空功能,使其产生摄食愿望,防止治疗初期家长担心进食少而又带来的不良刺激,增加家长配合治疗的信心。

  心理治疗可减少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及小儿到医院就诊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并能改善医生及家长的关系,使医生得到充分信任。这就要求儿科医师要具备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方面知识,才能全面开展临床工作。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230~1231.

  2.张经济主编.消化道生理学.第一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0.

  3.BehrmanRE.Nelson,TextbookofPediatrics.13thedPhiladelphiaW.B.SaunclersCompany.1987:769.

  4.CalhounJF.AbnormalPsychology,2ndedCRM/RandomHouse.1977:136.

  5.张大荣,沈渔村.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7~10.

(收稿日期:2000-01-14)

治疗小儿厌食的食疗粥

治疗小儿厌食的食疗粥

粥,孩子一般都喜欢喝,难道喝粥也能治病吗?下面,就向您介绍几种喝粥防治小儿厌食的方法:

⑴乳食不节型

①鸡内金粥: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末。先用粳米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至稀稠适当时加入鸡内金粉3~5克,加少量白糖,分次温服,连服5日。

②萝卜子粥:炒莱菔子10克,北粳米50克。先用炒莱菔子煎汤,然后加入粳米,文火煮成稀粥,每日服1次,连服3日。

③山楂麦芽粥:生山楂、炒麦芽各6~10克,粳米50克。先将山楂、麦芽煎水,然后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日1~2次,连服数日。

④消食粥:莲肉10克,山药30克,芡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许粳米煮粥,可健脾消食化滞。每日服1次,连服3日。

⑤淮山内金粥:怀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将山药、内金研成细末,与米共同煮粥,米熟烂后,加适量的白糖调味食用。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进食少,伴见食后腹胀、泄泻等。

⑵胃阴不足型

①荸荠粥:将荸荠100克去皮捣碎,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同煮,文火熬成稀粥,每日1次,连服数日。

②梨汁粥:梨3~5个捣烂取汁,粳米50克,先将粳米熬成稀粥,将梨汁兑入,开一次后即关火,每日1次,连服1周。

③蔗浆粥:粳米50克,加入适量水煮成稀粥,将新鲜甘蔗榨汁,在粥中兑入甘蔗浆100~150毫升,分次温服。

⑶脾胃气虚型

①山药糯米粥:山药30克,糯米50克,文火煮成稠粥,每日1次。长期服用能达健脾之功。

②莲子粥:莲子粉或莲子去心5克,糯米30克。先加入适量水煮莲子,微软后加入糯米,文火熬至莲子软烂,随意服食,连服数日。

③胡萝卜粥:胡萝卜200克,粳米100克。先将胡萝卜切碎捣烂,与粳米一同煮粥。1日服2次,可常服用。

④猪肚粥:生猪肚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至七成熟,捞出,用刀切成细丝备用。再以大米100克,熟猪肚100克,猪肚汤适量,煮成粥,可加葱、姜等调料。经常食用可治疗脾虚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渴以及消瘦、疲倦等症。

本文Hash:4a2b2521745318cee7dbba3e99e4a7f2d7ff7dc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