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儿童孤独症的行为特征

儿童孤独症的行为特征HEALTH.SOHU.COM  2004年3月25日17:36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患者脑中鸦片素含量过多,故常出现孤独、麻木症状和感情交流障碍等。到目前为止当前有多种病因学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孤独症,尚未明确。

  儿童孤独症常见以下行为特征: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症患儿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或陌生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望对方的脸,回避眼光的接触。喜欢独处,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对生活环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

  (3)言语障碍,儿童孤独症患者多言,但领会能力低,常用词不当。发音不正,发出怪腔怪调。

  (4)孤独症患儿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1)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

  (2)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

  (3)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生活活动。通过治疗,可减少行为症状、促进发育,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游戏、拥抱、家庭、药物疗法等。


【 哮喘气管炎全新疗法! 】【 “子宫有六怕”,乳房美丽与悲哀 】
【 专治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 长期失眠--抑郁怎么办..... 】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儿童孤独症的6种特征

  儿童孤独症的6种特征

  儿童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表现为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有关的名称还有儿童精神病、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和儿童非典型发育。

  目前统一命名为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简称PDD),在PDD的名称下,包括了儿童孤独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简称AS)、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PDD-NOS)、Rett综合征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其临床特征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联症。

  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一样,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这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但是症状较为严重。儿童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三大障碍在儿童发育的不同时期表现有所不同,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

  1.社会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有需要时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物,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2.语言交流障碍这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重复刻板语言,或是自言自语,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难以理解,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孩子的听力通常是正常的。

  3.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爱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并非一成不变。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年代等。对音乐特别有兴趣。

  5.感觉异常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象的恐惧,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也常可以见到。

  6.其他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患儿中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为在孤独症儿童中均可以看到,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治疗儿童孤独症应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①对孩子行为的宽容和理解;②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③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这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孤独症儿童要注重对正确行为的奖励

要消减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须从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开始。在培养正确行为的过程中,对于患儿配合性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奖励。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夸奖孩子。因为只有通过夸奖才能帮助孤独症儿童知道“正确行为”与“愉快的后果”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对其问题行为的惩罚性处理,使他感受到是非的存在及其界限。因此,家长要认真学习有关行为训练中强化的原理,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孩子正确行为的强化能力,及对问题行为的处理能力。例如:对于尿裤子的孩子,要注意带他到,厕所去,一旦在厕所完成了便事,立刻给予夸奖,说他:“真棒,是乖孩子!”并在此后给他喜欢吃的东西。对于不会说话,只是一边叫着一边要抓东西吃的孩子,家长应将食物控制在手,然后替他说:“宝宝想吃。”在他吃完之后再给他食物。以上做法的原则是:(我们的愿望)指令――孩子的反应错误(问题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做的是:(我们的愿望)指令――辅助孩子完成――奖励――正确行为得到强化。与此同时,问题行为也得以避免。

本文Hash:07e986698f092fbd66532b2349468a77f14e32b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