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解孩子的100分情结

  儿子从1岁起就非常喜欢玩早教机,可能是因为早教机那种互动的特性很有趣,现在

  4周岁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玩。儿子常常会向我炫耀:“妈妈,我得了100分!”我也会

  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100分却让我非常地头疼。每次做题目,儿子都希望是100分

  。遇到有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他就焦急万分,如果做错了,就大喊大叫,更过分的是一

  旦有错,铁定要按“测试”键重新开始。尽管我从旁一再开导他:“没事的,不是100分,

  妈妈也喜欢你,不是每次都要拿100分的……”但这样的话语对儿子一点作用都没有,他

  依然一次次地重新开始。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该怎么“拯救”他的100分情结呢?

  专家呼吁,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

  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长。想到这里,我决定尝试一下挫折教育:

  激励自信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什么才是理智的爱、正确

  的爱呢?儿子出生以来,家里6个大人围着他一个人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

  活。过度优越的生活让儿子养成了凡事都要求完美的习惯,一旦出现不好的状况就放弃

  或重来,其实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便有意识地通过成人和同伴

  的榜样力量,以提高自理能力等方法来激励儿子,让他对做的事情有坚定的信心。

  接受错误

  仔细想来,儿子不仅不能接受非100分,即便平时做错事的时候,我大声地训斥几声,

  他也会狡辩:“我乖得不得了,妈妈你才不乖呢!”在儿子的心里,根本容不下错误,我想

  这也是他为什么总是要得100分的原因。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他在困难中学会接受错

  误,并且明白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做正确。所以我平时在生活中教育的重点便转为允许错

  误的存在,并且有的错误犯下了也不是“重新开始”就可以解决的。

  锻炼毅力

  儿子现在最缺乏的就是顽强的毅力,所以遇到困难就会选择退缩,甚至大哭大闹。

  爱因斯坦曾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因此,为了改

  变孩子遇事就慌的状况,我把教育的关键放在了通过适当地给孩子降低难度,激发孩子

  的内在动机,最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面对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毅力。

  控制奖励

  赞赏教育一直是我日常生活中教育儿子的主旋律。只要儿子有进步,我通常不吝啬

  表扬,口头的抑或是物质的。久而久之,我发现给予过多的赞美之词和物质奖励,会使他

  容易满足,同时也让他担心失败,害怕挑战。所以,我应该适当地控制奖励,让儿子更多

  地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而不是一味地期盼外界的刺激。

  自从我对儿子实施了以上四大教育方法后,儿子果然慢慢地淡化了他的“100分情

  结”,偶尔有不懂的题或不认识的字,儿子也能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我发现,自

  从儿子不再事事追求完美后,学习能力反而更进了一步,因为接受错误的同时也会加深

巧妙化解孩子的对抗情绪

现在,很多家庭中两代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一谈话就吵。家长们为此大惑不解: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可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当孩子对家长的指导不但不听,而且还采取顶牛对抗的方式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并设法巧妙地化解对抗情绪,做到不失大体地走出尴尬。

一、暂时回避

主动放弃与孩子的抗衡。孩子缓过了顶牛情绪,心平气和之后,情绪良好之时,就会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如果是家长的意见不合适,应该做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因为平等的亲子关系,会给双方以好的感受。如果没有缓解过程,对家长和孩子而言,只能是既伤了心、又伤了身体,甚至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二、用讨论代替简单粗暴的回答

当孩子提出类似“为什么别人能去跳迪斯科直到深夜而我不能去”的疑问,如果家长只是回答:“这是命令,不许再问!”这对孩子来说就如同挨了一记耳光。家长应该借此机会和孩子展开有关价值观的讨论。如果孩子要买一件昂贵的名牌衣服,你可以不表示反对,但事先要和孩子们进行充分讨论,并向他们解释清楚如此昂贵的消费实际上并无什么意义。

如果你的孩子的确使你生了气,你就到另一间屋子去,平静下来,然后再做反应。在气头上,你不可能将问题想得很清楚。

三、将“命令”改成“建议”

所谓命令,说起来是大人与孩子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在这里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孩子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易于采取反抗的态度。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应当改变一下说话方式。比如,以“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建议”从形式上看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作为孩子也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是让对方作出判断,有利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避免刺激孩子

一般人若发现孩子行为失当,会脱口而出横加指责。心理学家托马斯·戈尔登认为:“这种话其实在怪罪儿女,会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或觉得你不疼他们。”他认为,应改说“我……”例如“看见厨房又弄脏了,我好生气。”或“你回家晚了,我很担心。”戈尔登说:“这样的口吻不容易伤感情或激起反抗心理,还能促使儿女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因而以后会考虑周到些。”

总之,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父母首先应该站在听众立场上听取子女的意见,然后心平气和地跟子女交换意见,对子女不能明白表示出来的意见,替他们做补充说明。这样,既可使子女注意听父母的讲话,同时也可赢得他们的心,赢得他们的尊敬。

化解孩子对抗情绪的巧妙方法

现在,很多家庭中两代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一谈话就吵。家长们为此大惑不解: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可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当孩子对家长的指导不但不听,而且还采取顶牛对抗的方式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并设法巧妙地化解对抗情绪,做到不失大体地走出尴尬。

一、暂时回避

主动放弃与孩子的抗衡。孩子缓过了顶牛情绪,心平气和之后,情绪良好之时,就会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如果是家长的意见不合适,应该做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因为平等的亲子关系,会给双方以好的感受。如果没有缓解过程,对家长和孩子而言,只能是既伤了心、又伤了身体,甚至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二、用讨论代替简单粗暴的回答

当孩子提出类似“为什么别人能去跳迪斯科直到深夜而我不能去”的疑问,如果家长只是回答:“这是命令,不许再问!”这对孩子来说就如同挨了一记耳光。家长应该借此机会和孩子展开有关价值观的讨论。如果孩子要买一件昂贵的名牌衣服,你可以不表示反对,但事先要和孩子们进行充分讨论,并向他们解释清楚如此昂贵的消费实际上并无什么意义。

如果你的孩子的确使你生了气,你就到另一间屋子去,平静下来,然后再做反应。在气头上,你不可能将问题想得很清楚。

三、将“命令”改成“建议”

所谓命令,说起来是大人与孩子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在这里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孩子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易于采取反抗的态度。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应当改变一下说话方式。比如,以“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建议”从形式上看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作为孩子也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是让对方作出判断,有利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避免刺激孩子

一般人若发现孩子行为失当,会脱口而出横加指责。心理学家托马斯·戈尔登认为:“这种话其实在怪罪儿女,会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或觉得你不疼他们。”他认为,应改说“我……”例如“看见厨房又弄脏了,我好生气。”或“你回家晚了,我很担心。”戈尔登说:“这样的口吻不容易伤感情或激起反抗心理,还能促使儿女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因而以后会考虑周到些。”

总之,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父母首先应该站在听众立场上听取子女的意见,然后心平气和地跟子女交换意见,对子女不能明白表示出来的意见,替他们做补充说明。这样,既可使子女注意听父母的讲话,同时也可赢得他们的心,赢得他们的尊敬。

本文Hash:2d34ca0e8669bccd2612b8710f0d1ab573c6fc9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