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生活的真谛是把握今天

许多人经常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懊悔不已,又担忧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对未来充满恐惧担心。建议你不妨让自己“活在今天的方格”,这也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

你知道轮船的构造吗?轮船有许多船舱,只要船长按下按钮,关闭舱门,每个船舱间都是彼此隔绝的,成为独立的防水舱。这个设计是为了避免在航行途中碰到暴风雨或其他意外,某个船舱损坏进水,波及其他船舱,造成整艘船的灭顶之灾。

你可以把“方格”想成独立隔绝的船舱,把已经发生过、不能改变的事情,和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阻绝在外,不管是对昨天的懊悔还是对明日的担忧,都无法渗透进来。

将过去和未来隔在门外,努力活在今天的方格中,并不是说不必检讨过去,不为明天作计划,而是要你把热情投入今天的工作中,专注地为现在冲刺。

我有位朋友,他白手起家,学历不高但工作很努力,后来经营一家很成功的公司,整个人神采飞扬。有一次他借钱给朋友,却被倒账拖累,公司周转出现问题,经营发生严重危机。最后,公司倒闭了,他也因此背负债务,整个人变得很消沉。

他经常想起从前,想到那个致命的错误决定就充满懊悔,又想到以后怎么办,担忧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长时间忧虑过度,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医生宣布他只剩下一年的生命。

他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很感慨,把遗嘱写好,不再去想以前,也不去担心未来,拿张纸把自己想做却还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写下来,想在告别世界以前完成这些愿望。没想到他因为把握有限的时间专心实践愿望,不再忧虑,心情放轻松,健康状况反而改善了。现在距医生给出的期限已经过去了5年,他仍然安好。

如果我这位朋友不是体认到要“活在今天的方格”,也不可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变化。有人沉湎于追悔往事,而很多人又花时间去担忧还没有发生的状况,都忘记了“把握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事。

父母就是孩子的“生活教练”

北京某电视台曾做过一档考验小学生生存能力的节目。节目给每个小选手十五元钱,让他们从市中心打面的到近郊指定的农户家里拿一杯水,然后再返回电视台,规定时间是一天,午餐自己解决,同时要求老师和父母只能在孩子不知晓的情况下暗中跟随,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当全程节目录播结束时,人们大跌眼镜,发现这些平常娇滴滴的孩子竟能用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这趟旅途尽量舒适——有的孩子打面的时会和人砍价或少坐一站,省下的钱以便美餐;有的孩子则节约中饭,余下的钱多坐一站路,省点力气……父母们不禁感叹孩子的生存能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有人提出,父母的百般呵护却没有磨损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的生存能力是否不需要培养?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民洁认为,现在的孩子从各种渠道接受的信息量要比父母当年多得多,但仍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是识别危险的能力,以及必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通过不接触来避免危险。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金一虹的看法是,父母一方面觉得孩子不会做事,一方面却又替孩子做很多事。这就像教孩子游泳,仅仅是给他救生圈,那孩子永远也学不会,但若放手让其扑扑水,没有了依赖感,孩子就能逐渐学会。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完成。其次,锻炼孩子要在具备一定安全系数的环境里,以及在成人关注的目光下,就像学车、学艺都要有教练一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生活教练”。北京的尝试很好,安全系数也高,让孩子“跳一下”就能达到目标。但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孩子为了体现无需父母的呵护自己也能生存而离家出走。南京建邺区一位15岁的女孩因不满父母事无巨细的包办而独自离家,虽然靠给餐馆打工生存下来并平安无恙地回家了,但也很危险。其实,在生活中父母每时每刻都有锻炼孩子的机会,比如孩子说钮扣掉了,父母可以顺势拿出针线教孩子怎样钉扣子。

生活点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教育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家三口。爸爸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女儿跟妈妈嘀咕了一阵悄悄话。

爸爸饶有兴趣地问:“女儿说什么?”

妈妈回答:“她说你是这个(妈妈比划着举起小手指)。座位都没了,别人不给你坐。”

这对年轻的父母兴致盎然地说着女儿的趣事。

我不知道,一笑之余,在下车后,在回家后,他们会不会给孩子讲爸爸为什么没有了座位。

孩子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教育。父母的教育能力往往在这些不经意中清晰地流露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这也正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位母亲在信中写了她是如何指导孩子从上课不敢发言到大胆举手的:

孩子也有她的缺点,上课不积极发言。孩子不积极发言的原因不是不懂,而是害怕,害怕讲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笑话。我们经常这样问孩子:“宝宝,今天上课你发言了吗?”“没有,我不敢。”“那老师提问,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或是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会及时纠正,并会讲给你听的,说不定老师还会表扬你今天有进步了,能大胆发言了呢!”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我发现我的孩子眼睛亮了一下,“老师会吗?”“会的,一定会的!”后来我听孩子回来说的话就是:“今天我敢发言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以后还要积极发言。”从此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这位母亲帮女儿分析了问题,在平常中解决了孩子的薄弱环节,又没有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强迫,不用言语刺激,一样解决了事情。

很少见到消极抱怨的父母会教育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之初的榜样和保护神,孩子的行为首先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受到父母的最大影响。

一封信里这样写道:

孩子处在集体当中有磕碰是难免的,我总是告诉孩子能忍的就忍让一下,实在解决不了再告诉老师。老师每天看管那么多孩子,也告诫孩子不要总是告状。于是,女儿就自己解决了一次。她对班里两个总是犯“浑”打她的同学进行了报复处理,将他们的铅笔盒扔进了厕所里。事后,我告诉女儿,这件事处理得不当,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使自己又犯了个错误,还需要买两个新的铅笔盒还给同学。

而我周围的同事则干脆告诉孩子,自己不要主动打人,但别人第一次欺负你时,你就给他个狠的,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以后就再没人敢欺负你了。

于是,我的忍让教育换来的只是女儿今天胳膊上青一块,明天手上又被挖破了。

这位母亲在教育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她的忍让教育在现实和周围环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孩子在母亲既否定,又没有有效建议的情况下,会变得不知所措。

家庭不是与世隔绝的净地,它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父母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潜在教育影响。当父母在家里谈论社会现实时,这里面一定会带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面对孩子,这份评价的责任就重了。

本文Hash:adee2985514c1efb9e7832105a66797c678fde1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