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巧处理孩子摔倒

孩子因为被东西绊倒摔了一跤,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是作为家长,要如何去处理孩子摔跤才能对孩子成长有益呢?且听专家建议。板凳绊倒了孩子,致使孩子摔跤,不同国家的爸妈会有不同的对待办法,而不同的对待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未来:中国的爸妈会跑过去扶起孩子,并打骂板凳,于是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美国的爸妈会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并把板凳扶起来,于是孩子学会了独立;日本的爸妈会让孩子自己找寻摔跤的原因,于是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德国的爸妈会装作看不见,于是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看似很小、很简单的事,却蕴含了各种意义。主要原因是家庭教导观念的不同,在中国,独生子女有许多,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是爷爷奶奶心肝宝贝,只要孩子1摔倒,就算您想装作看不到让她自己站起来,爷爷奶奶也会大惊失色的跑过去,又是哄,又是劝,又是安抚。于是养成了孩子软弱的表现,那么,面对孩子摔跤,爸妈应当怎么做呢?专家告诉您:痛是1种感觉,是1种主观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它是受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以大人的情绪表现为参照物的,幼儿摔跤后并没有大人想像中的那么痛,只是您们过于紧张的表情让她认为应当会很痛,假如她看到您们平静和无所谓的表情,本来自己就不认为痛,自然也就不会在乎,然后自己站起来跟没事似的。而且越小的孩子她的疼痛感就越小,痛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专家推荐:假如是3代人在1起生活,爸妈需要跟爷爷奶奶沟通好,要有1个统1的认识,只要摔跤的不是很严重,孩子看起来不会有神马问题,就应当鼓励孩子让她自己站起来,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也要让孩子懂得,其实摔跤没神马大不了的,只要重新站起来就好了。大人过度的紧张反而会使原本就不怎么痛的孩子,因为大人错误的判断和紧张的情绪感染,而认为自己真的摔痛了,于是也就会感到害怕起来,您越哄她就哭得越厉害。就像冲锋陷阵的士兵1样,就算受伤了也不会认为痛,但是假如情绪悲观失望,就会加剧疼痛的感觉,道理是1样。但假如孩子真的摔得很严重,就要马上送医院了。

推荐

父母多给孩子逆境教育

孩子摔倒了,给个微笑

父母必读!培养孩子巧用十大心理效应

心理学在早教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给孩子更加合适的教育。下面是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必知的十大心理学,希望各位父母能好好参详参详!

父母必知的十大心理学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德西效应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桶效应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标签效应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标签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门槛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小编总结:以上十大心理学对于孩子的早教都比较有参考作用,希望父母们能够在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

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和孩子处理好关系?

孩子竟然对我拳头示威

一个叫“父亲不如西门庆”的网站曾一度炒得很火。19岁的女儿上告中纪委,控诉父亲“包二奶”的罪行。她公开宣称,父亲是“没有道德的人”“不知廉耻““包养二奶中的全能”“把偷情做为崇高职业”。我们暂不论父亲是否存在“包二奶”的事实(此事自有法律做定论),作为一名女儿,对父亲说出这些阴毒的词汇,不能不令人寒心。被迫隐居于乡多年的父亲也谈到:“最令我心痛的不是这件事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而是女儿蛮横的态度。我觉得自己白养了她十多年,她的行为让我感受到自己做家长的失败。”

某市妇联在三所高中的家长中做了一个家庭教育调查,其中有一项是:“您的孩子是否曾对您出言不逊或有骂的言语?您的孩子是否曾打过您或对您动过武?”调查结果是:有95%的家长回答孩子对自己曾出言不逊或有骂的言语,有63%的家长回答孩子曾对自己动过武,这63%的家长中有96%的是男孩子的家庭,也就是说男孩子打骂父母的行为更加普遍。很多家长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管教了!”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导师,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行为方式的问题呢?

小龙妈妈的讲述:

我们家小龙16岁,小时候特别听话懂事,成绩也很好,可最近几年,这孩子却变了,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

2003年,我和他爸买断工龄下岗。当时,菜场有个临街的摊位,我们准备接下来卖猪肉。我们和小龙商量这事,可小龙却坚决不同意,说菜场离他们学校近,同学们如果知道他爸妈是卖肉的,肯定要讥笑他。拗不过倔强的小龙,我们只好放弃了这个机会,另谋出路。我到一家超市做了营业员,他爸到一家小工厂开货车。

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很辛苦,但每月的收入合起来不到两千元。菜场那个摊位被另外一对夫妻接下来后,生意火爆,第一个月就赚了4000元。小龙他爸心里很不平衡,回家就找我的茬,发脾气。我备感委屈,在小龙面前数落他爸的不是,小龙和我站到统一战线,和他爸对着干。那段时间,家里整天吵吵闹闹的,不得安宁。

小龙被我们吵烦了,不想回家,去找同学玩。不久,他与同学不知发生了什么矛盾,要求我们帮他转学。我们按他的意见,将他转到另一所中学。可是上学没几天,他又开始旷课了,说那儿的教学质量差,学风很乱,怨我们不负责任,将他往火坑里堆。他爸狠狠揍了他一顿,才将他赶到学校。但是他却人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男孩长大了,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能力有限,家庭条件差,不能给小龙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只好自己节省一点,尽量满足他的需求。但小龙却根本无法理解我们苦心,还常常斥责我们吝啬,没有给他买名牌跑鞋。今年3月,他提出要买电脑,我们不同意。小龙为此和我们大吵了一架,恶狠狠地说:“我知道你们是舍不得钱!你们没本事也罢,为什么要拖累我?让我跟着你们受穷受苦?!我受够了!”一个孩子竟然对父母说出这样的话,让我很伤心。

更让我伤心的事在后面。小龙迷上了网络,经常在网吧“泡”通宵。一天晚上,我强行将他从网吧拽出来,并告诫他,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很不利。小龙突然操起路边果摊上的水果刀,逼向我,说:“你少罗嗦!你没知识、没文化,有什么资格给我上课!你以后少管我!”幸亏水果摊的老板及时劝阻,才制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这以后,小龙对我的态度越来越 暴,说话也很冲,一旦和我话不投机,他就会抡起拳头,在我面前晃。他在他爸面前虽然不敢这样嚣张,但也从来没一个好脸色、好语气,总是凶巴巴的,好像和我们有仇,我们欠了他什么似的。

我真搞不懂,小龙怎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对他如此疼爱,他却对我们这样一种态度,真让人寒心。

咨询手记:

1、父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父为子纲,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绝对的权威。现在,我们倡导的是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要求家长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和孩子交朋友,这对于建立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民主有民主的度。如果孩子的作用显得超乎寻常的重要,父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这就扰乱了家庭系统固有的层级关系。

小龙的父母决定接手一个门面做生意,这是父母自己的事,可以不必和小龙商量。当然,如果仅仅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倒也无妨,但是却不能将这个决定权交给未成年的他。小龙爱慕虚荣的孩子气左右了整个局面,这为他日后形成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性格埋下了隐患。

父母因为错失良机而互相抱怨,争吵不断,这也是两个大人的事。可是妈妈却为了争取支持力量,又将小龙拉过来,13岁的小龙在这个家里起到了超乎寻常的作用,而父母的力量相对显得弱了。

后来,小龙要转学,这好像是他自己的事,应该由他自己作主吧。但他很快又反悔了,并迁怒于父母的不负责任。诚然,上不上学、转不转学是他自己的事,但是父母作为未成年孩子的人生导师和监护人,有责任引导他做出理智的决定而不是听凭他的指挥。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很多思想和观点都很幼稚,喜欢意气用事。父母需要引导他学会承担责任。

父母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的愧疚和一味的满足也让孩子心理上占了上方,他会觉得:父母对不起我!我有权享受更好的条件。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逻辑。是谁规定了父母必须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父母生下孩子,并在他成年之前,为他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这就是父母需要做的事。父母没有义务为孩子提供额外的物质条件,孩子也无权要求这些。明白这个最基本的道理,父母就不会有愧疚,孩子也不会委屈和怨气了。

在小龙家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已经错乱,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权威,孩子对父母充满了不屑和怨恨,在这状况下,出现后来的孩子举刀逼向母亲和向母亲拳头示威也就不足为奇了。

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呢?什么样的关系才叫和谐呢?

我们将家庭当作一个系统来看,系统有其内部运作的规律,按规律来行事,系统才会出现和谐。系统运作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时间秩序。在家庭系统中,先有父母,然后有孩子。这个时间秩序决定了父母和孩子是有层级的,也就是层次、阶层、级别:父母在前,孩子在后;父母在上,孩子在下。按照这个层级关系确定家庭角色定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才会呈现和谐。

2、家庭成员遵循层级规律

我们现在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但是这种平等和民主也是相对的。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个大前提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遵循层级规律:

一。孩子坦然接受父母、认同父母

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机会。因此,孩子必须坦然接受现实中的父母。不论他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他是健康,还是残疾,孩子对 母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嘛。

二。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的事需要他们自己拿主张,而不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孩子可以提自己的意见,但是仅仅限于提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在父母。而且,孩子也不能卷入父母之间的矛盾,他们支持一方反对一方,往往是很盲目的。而且,让他参与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他的任务是成长,他没有能力来辨别和承担那些事,这会使他心理负担过重并让他变得特别自以为是,以为父母的矛盾必须由自己来处理。

三。父母需要对孩子承担监护和引导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在孩子懵懂无知时,有责任为他指明方向;在他不小心走偏了方向时,有责任帮他纠错,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父母不能打着民主、尊重孩子的名义逃避这种责任。当父母没有履行这个责任时,不仅是纵容孩子滑向偏离的方向,而且会促使他不负责任地滥用自主权。比如,当小龙提出转学时,父母一定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帮他分析这件事怎么解决,而不是以转学回避矛盾。如果小龙一定要坚持转学,也要让他明白转学后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父母要做的是引导他分析问题,然后由他自己拿主意。当他认真思考后做出决定,他一定会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抱怨别人。

对于小龙父母来说,现在他们需要重新拿回父母的权威。当小龙再表现出对父母的不敬时,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惩罚(如限制他的零用钱,拒绝为他洗衣做饭或罚他做家务等等)。同时,父母要对小龙更多的引导,而不是仅仅是指责。比如他不愿上课沉迷网络,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不愿上学的原因、沉迷网络的理由,引导他找出解决办法,并强调其行为责任。

小龙父母还要收回自己无法给小龙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的愧疚感,引导小龙发现父母的闪光点,树立为人父母的骄傲和自信,。

小龙父母的家庭作业:

1、关于小龙的教育问题,父母可以关起门来做一次认真商谈,不要让小龙参与。

2、和小龙约法三章:哪些事需要他去做,哪些事需要父母去做;哪些事是他能做的,哪些事是他不能做的。帮助他找到他自己的定位。

3、让小龙承担一次他行为的后果。比如他旷课了,由他自己去向教师解释:他因上网耽误了吃饭,让他自己解决肚子问题;他对父母出言不逊,父母可以几天不理他。

温馨提示:

我们现在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但是这种平等和民主也是相对的。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个大前提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遵循层级规律:

一。孩子坦然接受父母、认同父母。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机会。因此,孩子必须坦然接受现实中的父母。

二,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做决定。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的事需要他们自己拿主张,而不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孩子可以提自己的意见,但是仅仅限于提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在父母。

三、父母需要对孩子承担监护和引导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在孩子懵懂无知时,有责任为他指明方向;在他不小心走偏了方向时,有责任帮他纠错,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

本文Hash:d4953194a6fc5bce5d95db48decd65254a45c573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