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从小口齿伶俐

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里做了些什么啊?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幼儿园的营养餐,宝宝喜欢吗?家长们可能都很关心这些问题。所以,回家后很多家长都会问宝宝同一个问题:“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啊?”,然而这样过于简单的提问方式,不仅不能让家长们得到想要的答案,也不利于锻炼宝宝的表达能力。

和宝宝对话交流是门很深的学问,家长们一定要耐着性子,变着花样地引导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小就口齿伶俐。

避免简单方式提问

“今天玩得开心吗?”,若家长这样提问宝宝,可能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恩,好高兴啊!”、“不开心”、“一般般”之类简单的回答。然而家长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孩子今天到底做了什么事儿,才会高兴或不高兴”吧?

宝宝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还无法正确解读出隐藏在大人们简单提问中的真正含义,他们只会照着家长的提问,进行简单的回答。为了锻炼宝贝的口才,家长们要懂得避开简单的提问,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来考验宝贝们。

提问要详细具体

“今天过得怎么样?”,这句看似简单的问题,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小,可以解读出“今天玩儿得开心吗?”、“在幼儿园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老师表扬你了吗?”之类的很多信息。

宝宝放学后,趁着他们还有印象,可以在接他们放学的途中,开始问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今天早上老师教小伙伴们唱歌了吗?”、“中午的饭饭好吃吗?吃了些什么啊?”。用具体的提问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宝宝尽可能多地、具体地说明一天的情况,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多用连续提问的方式

比较一下下面两种提问和回答方式:

1.Q:今天中午吃胡萝卜了吗?

A:恩,吃了。

Q:胡萝卜好吃吗?

A:恩,好吃。

Q:还吃了什么?

A:肉肉、面面、苹果······

······

2.Q:今天中午吃什么啦?什么菜菜最好吃?有没有宝宝不喜欢的菜菜啊?

A:吃了肉肉、胡萝卜、面面、苹果······胡萝卜好吃,甜甜的,宝宝不喜欢吃面面,面面不好吃······

很明显,采用第一种过于短小且不连续的提问方式,得到的只是宝宝简短的、不加语言组织的回答。而第二种连续的提问方式对于锻炼宝贝的表达能力却很有效果,同时对于他们的记忆力和概括力也有一定帮助。

在教育宝宝的开始阶段,家长需要以以上方式,不厌其烦地提问宝宝,等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所上升后,再慢慢精炼问题,逐步提升宝宝的口才。

怎样让孩子从小口齿伶俐?

宝宝学会了说话,就会喜欢提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就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长要耐心的回答孩子的问题哦,因为宝宝在学说话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教宝宝说话的方法】尽早“对话”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使用“妈妈语”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做宝宝的“导游”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成为“朗读者”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同时,在教宝宝说话时,家长要注意避免以下常见误区。12下一页

如何让孩子变得口齿伶俐

孩子说话结巴,断断续续?不要担心,6岁以下的孩子,只要通过家长耐心的引导,就能够克服困难,变得口齿伶俐哦!

如何让孩子变得口齿伶俐

4岁的乐乐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活泼,但是说话总有些结巴,越着急越说不出来,句子断断续续,有时甚至干脆低头不语。慢慢地,乐乐变得怕生起来,见了外人总躲在妈妈身后,低头抓着自己的衣角,不肯开口。

让结巴的孩子变得口齿伶俐

看到乐乐这个样子,乐乐妈决定采取措施,通过一系列语言锻炼,让乐乐变得伶牙俐齿。

第一招:举行家庭口头造句比赛

为了让乐乐大胆开口说话,乐乐妈常常邀请亲戚的孩子们到家中做客,组织大家进行家庭口头造句比赛。一开始,乐乐妈让孩子们围绕着一个中心造句,比赛谁说话最完整、最好。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抢着说,在堂姐堂哥们的带领下,乐乐也开始学着造句了。起初,他仍然有些结巴,乐乐妈鼓励他说慢点,多说几次,直到表达完整了为止。比如在用“爱”造句的比赛中,乐乐说了半天都是“我爱……”“我爱的……”眼珠子在爷爷和奶奶间不停转悠,就是没有下文。于是,妈妈就指着爷爷问乐乐,这是谁,乐乐马上答:“爷爷。”乐乐妈接着让他把句子连起来重复一遍,终于,乐乐说出了“我爱爷爷”这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招:用不同的话表达相同的内容

有一次乐乐妈回家晚了,乐乐饿得厉害,乐乐妈就边做饭边逗他:“乐乐哪儿饿了?”乐乐说:“肚子饿了。”“那还可以怎么表达呢?”乐乐妈启发他。乐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蹦出一句:“乐乐好想吃饭了。”乐乐妈高兴得连声夸奖他聪明。

其实,孩子说话结巴,除了缺乏练习外,词汇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乐乐妈常常引导乐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样的内容,譬如,“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引导乐乐说成:“爸爸是奶奶的儿子”等。这样,乐乐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表达也就更生动、准确了。

第三招:引导孩子“自问自答”

周末,乐乐妈带乐乐去逛街,玩具店里一个能发出声音的气球老虎让乐乐爱不释手。乐乐问:“妈妈,这个老虎没有嘴巴怎么说话?我没有嘴巴也可以说话吗?”乐乐妈故意说:“我也不知道老虎的嘴巴藏在哪里,我们一起找找吧!”说着,把气球口的金属塞拔掉,放在嘴里吹出声音,乐乐一看马上就明白了:“这就是老虎的嘴巴!”这时,乐乐妈趁机讲解:老虎当然有嘴巴,没有嘴巴就不能发出声音,所有动物,比如狗熊、小鸡等等,都可以发出声音……这样问答的次数多了,乐乐的表达不仅越来越流畅,还养成了独立观察的习惯。

本文Hash:96b05a18a485287cb504d7279ec39a8cd92e5edd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