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奇心?

什么是好奇心?

好奇心就是人们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是人们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于新奇现象喜欢刨根问底的一种嗜好或热情。

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未知的世界总是感到好奇,总喜欢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并不停地问“为什么”。他们把玩具车拆了,把布娃娃的眼睛弄掉,把电视摇控板的电池取出来了,甚至把漂亮的花瓶摔碎,把爸爸的剃须刀弄坏,还有可能把衣服弄脏、弄破,把自己弄伤。这个时候,父母常常会感到很无奈,甚至有点烦,想动手“教育”他们。在此,小编提醒父母: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理正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会一直伴随他走过他的幼年、童年、青少年,甚至有可能会伴随他一生。因此,作为父母,更应该弄清楚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以及我们正确的应对措施。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它是人类之所以能有无数的发明创造和社会能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

动机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反映人类行为的主动性特征。它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外在动机是由活动之外的目标或奖励引起的。例如,孩子对一些学习和活动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赢得父母、老师的表扬、奖励以及周围人的称赞而去进行学习或活动参与。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是受这种外在动机的影响而去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内在动机才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获得探求知识和创新思维的源动力,它是一种不依赖外在报偿便能促成某种行为的东西,这种内在动机会使孩子在学习实践中感到愉快。而这种内在动机正是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有了好奇心,对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感官探究、动作探究、言语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生活经验。作为父母和老师就应该为孩子的这种探究动机(也就是好奇心)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在教育过程中把幼儿的好奇心引向强烈的智力活动。这些探究行为如果能够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满足,还会逐步内化为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教学活动虽然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离不开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以及认知信息中的情感因素。正如孔夫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育儿过程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心理学认为学习本身应该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提出了智能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全人”学习理论,把好奇心作为学习中的主要情绪与动机。个体在其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观察、提问、操作、选择性坚持、积极情绪等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父母与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幼儿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科学家都可以说是具有好奇心的人。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爱迪生小时候看母鸡孵鸡蛋自己也尝试孵了一天。

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狂热的好奇心。因此,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时期的亲 教育抓起。人类最初的好奇心来自于婴儿的探究反射。婴儿一旦发现新奇事物,就会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去品尝。到了幼儿期,孩子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和明显,他们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最初是情景性的,如果受到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与强化,就会变成认知与情感的结合。

结语

幼儿好奇心很强,这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在孩子看来,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们的预期,他们想要观察、探索、询问、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从而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然而,这种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儿期受到的鼓励。孩子到了成年后,如果缺乏了这种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他就很难成为一名富有创造力的人,在工作上很难有创新的思维,在事业上很难有创造性成就。更多有关孩子好奇心培养的育儿问题请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本文Hash:2631bc1e2b4b963e1d8e2a236e32440055754ea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