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如何进行幼儿性教育

单亲妈妈养育一个孩子不容易,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更是尴尬。那么,单亲妈妈如何进行幼儿性教育呢?

单亲妈妈带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果宝宝是男孩子,问题就更多了,其中让妈妈无比头疼的就是男宝宝的性教育问题--家中缺少男性角色,性教育的小细节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今天就让妈妈网小编为单亲妈妈们支支招。

单亲妈妈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单亲妈妈容易忽视儿子男性角色的培养

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很容易因为失去了婚姻生活而将孩子当成自己所有的寄托,在这样的心理状态影响下,一方面特别容易让孩子产生“恋母情节”,另一方面就容易忽视了儿子男性角色的培养。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模仿的榜样,如果要培养孩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性格,就要有意识地对男孩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而不要培养出“脂粉气”,这就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娘”。

另外,当单亲妈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就会变得很“独裁”,例如,有的单亲妈妈喜欢帮孩子选择朋友,这样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产生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使他们只对某些人有安全感,而对另一些人表现出胆小、退缩和敏感。

小编支招:单亲妈妈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分一些在其他事物上,并且重视儿子的性别教育。如何可能的话,可以培养孩子一些具有性别特征的爱好兴趣,比如踢球、武术等,而在这样的兴趣班里,也可以选择男性老师,这样也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有些单亲妈妈在经历过婚姻失败后,总是怨天尤人,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抱怨“男人都是骗子”、“爸爸不是好人”等等,这些单亲妈妈曾经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如果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易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

小编支招:单亲妈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将自己的悲观情绪灌输给孩子,更不要用偏激的观念影响了孩子对性别、婚姻的认知。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前夫,即使夫妻身份不存在了,他也依然是孩子的爸爸,要告诉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但是谁都不会抛弃他。不要用自己的抱怨从小扭曲了孩子的婚姻观甚至价值观。适当的时候,妈妈甚至可以让儿子发挥小小男子汉的作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尝试培养母子俩共同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多一些正能量。

对待孩子的性疑惑用敷衍或粗暴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单亲妈妈容易做错的事,很多中国家长在“性”面前都是三缄其口的,其实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性教育。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一旦涉及性问题,如玩“过家家”游戏,用手触摸生殖器或骂脏话时,父母的斥责打骂,容易造成孩子的怯懦行为,不敢坚持真理,不利于独立性的养成。

另一方面,当孩子提出性疑问时,本着“少儿不宜”的原则,单亲妈妈和部分家长都会选择敷衍孩子,当孩子问起有关性的问题时,那仅仅反映出他的求知欲。高度发展的求知欲就是对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的动力,如果父母非但不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压抑求知欲望只会使孩子变得愚昧,并会歪曲他们对性的认识。

小编支招: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性问题,耐心为孩子进行解答。另外,可以适当地将性教育穿插在生活中,有时候可以借助绘本来解答孩子,这样既不会很尴尬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无论如何,不要无视或粗 暴对待孩子的性困惑。

单亲妈妈为了儿子更应该再婚?

重组家庭也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些单亲妈妈认为,为了孩子心理不受影响,宁愿一个人辛苦也不愿意再婚。其实单亲妈妈再婚,对男孩子的教育来说应当说是利大于弊的。如果男宝宝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爸爸的形象,再加上单亲妈妈没有相应的关注,就会使男宝宝在性别角色的确认方面出现混淆,在性格上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特征,甚至还会导致“男性女性化”,给宝宝的人格塑造及未来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小编支招:单亲妈妈不应该放弃再次组建家庭的机会,只要新家庭能接纳孩子就不成问题。另外,在组建新家庭时也要跟儿子讲清爸爸、妈妈还有继父这些人物的关系,以免造成孩子的认知混论。另外,将婚姻状况隐瞒孩子也是不可取的,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隐患。使孩子明白,母亲是爱他的,但他不能占有母亲所有的感情空间。母亲给自己时间的同时,也就给了孩子成熟的机会。

单亲妈妈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

单亲母亲在早期教育子女方面确实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因为她必须补足她本身不具备,但孩子却非常需要的东西。单亲母亲在孩子早期教育问题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单亲妈妈对宝宝进行早教很重要

1、在孩子基本懂事后,不要回避自己的婚姻问题,尽量客观地向孩子解释父母为什么离婚。关键要告诉孩子的是,人结了婚也常会发生矛盾,有的矛盾能解决,有的可能就解决不了,解决不了若还继续生活在一起,大家就会很痛苦,所以就只好分手了。

2、不论离婚的原因是什么,都不能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诋毁孩子父亲的形象,更不能让孩子心中充满仇恨,如果让孩子去恨他曾经挚爱的父亲,这是非常残酷的。任何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好父亲,通常情况下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很高大的,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也有同样的心理。如果孩子的父亲真的很差,如举止不文明,抛弃家庭寻欢作乐,或好吃懒做等,也最好给孩子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解释,不能因为一个糟糕的父亲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3、还有一点更重要,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彼此不再相爱,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要想办法向孩子证明,他的父亲是非常爱他的,帮助孩子一起回忆父亲曾经是多么喜欢他,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这种爱是不会改变的。

4、不要断绝孩子与其父亲的交往。孩子需要父爱,孩子应该接受来自父亲的男性性别教育。聪明、机智、果敢精神多来自父亲的教育,多让孩子同他的父亲交往,也可以避免孩子因长期与母亲居住、相处造成的恋母情节。单亲妈妈,香港影星钟丽缇说“我对离婚夫妇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因为感情破裂,就完全断绝孩子与另一半的往来。我女儿每星期都与她爸爸见面。”单亲母亲如果能这样做,可以说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就能降低到最低点。

5、孩子的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母亲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母亲可以请孩子的叔叔、舅舅做父亲的替代者;在为孩子选择教师教练时,尽量选择男教师。最好有一位男性的亲戚或朋友,帮助教育孩子。孩子需要两性的家长,他不一定天天来,但有时来,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

6、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有的单亲母亲觉得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亲可怜,便过多给予孩子爱护,甚至有的单亲母亲把孩子的成长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反而忽视了自己生活的安排。这不仅不容易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进取的形象,以激励孩子进步,而且会因为自己的过分关注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小编总结:其实,不管父母还在不在一起,这都不应该影响家庭对宝宝的早期教育,因为,宝宝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是新生命,我们应该要足够的去爱护他。所以作为单亲家庭,我们一定还是要给宝宝足够的关心。

儿童性教育专家为你解析如何进行幼儿性教育

性教育是孩子生长的重要一环,但在中国往往被视为难以启齿,家长认为很多都是顺其自然的,自己小时候没有性教育不是也一样长这么大了?但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的社会,性教育已经变成家庭乃至社会要重视的话题。为此,北京妈妈网邀请了著名著名的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一起来看看吧。

1、家长如何在平时就教育孩子发生性骚扰的时候,孩子该怎么自我保护呢?

在很多山区的学校的孩子有小学一年级被猥亵到小学三年级的,还有我亲身经历的,有一个语文男老师在课堂上猥亵13名男孩子,这样的事件还在继续。说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还不到位的,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被猥亵了很长之内都没有人说这件事,在很长事件以后这个事情才被揭露出来。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四岁以后就要对孩子进行认识隐私部位的教育。我们可以让男孩和女孩一起,在纸上画出男孩和女孩,让孩子用红笔来把身体的隐私部位标记出来,标记过程当中,还可以告诉孩子隐私部位就是游泳的时候身体被遮住的部位,还要给孩子讲解隐私部位是我们身体要藏起来的,身体上秘密部位,如果有人看或者摸了你这些部位,一定要告诉妈妈,因为作为幼儿被看或者摸了他是不能阻止的。到了小学的一年级,我要告诉他们男孩女孩的不一样,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搜集关于性伤害的案例,一起会有哪些人会对孩子进行性伤害,这里中肯定会有教师的,我们总结出来的大部分性伤害是发生在孩子认识的尊重的、熟悉的这样的人群了。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容易上当受骗的孩子会遭受性伤害的。

2、家长在平时应该如何给孩子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遭受性侵犯,这是个很难把握的尺度,尤其女孩子,有些家长会灌输她们女孩们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让外人动的,如果有坏人要动你要怎样怎样……但做法会不会矫枉过正,让孩子对人产生恐惧感呢,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家长用以保护牙齿和视力的常规态度来教育孩子,不要吓唬孩子,平和的保护自己。家长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不要有恐惧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平常心的态度就可以。家长平时如何教育孩子刷牙,就如何教育孩子认识性,就象教孩子如何吃饭一样正常。

3、作为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来与孩子沟通“性”话题,现在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专业性机构来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呢?

我的工作室是专门做性教育方面的,国内现在没有很多人针对性教育这方面做这方面的事情,其他如开发智力或者个人兴趣培养方面都有很多专业性机构。家长可以看一些给孩子和家长的关于性教育方面的书,我曾经写过《成长与性》是给孩子的书,还有给家长看的书《善解童贞》。比如有些幼儿园男孩会不分场合的摸鸡鸡,这个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鸡鸡是可以摸的,但要去你的房间里面不可以在公共场合摸。家长重点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身体的界限和性行为的界限,不要给孩子讲那么多道理,只要直接告诉孩子这种界限。还要告诉孩子不可以弄伤自己,曾经有孩子因为把铁环淘到自己小鸡鸡上,拿不下来了,后来找来消防队才取下来,所以安全也是家长要让孩子注意的事情。

4、如果事情发生了,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紧急心理干预,抚平孩子的伤口,不影响以后的生活呢?要不要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

第一、家长不要责备、 辱、打骂受到伤害的孩子,这样的伤害比罪犯对孩子伤害还要大,会造成二次伤害,切忌不可以做的。

第二、家长不要当着孩子面反复议论这件事。

第三、不要反复的问孩子发生的事情,家庭成员不要反复询问让孩子多次回忆。作为父母可以先想好要问的,一次把问题都问了,最好能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最多让公安机关再问一次,但也要与公安机关说好,一次准备好不可以多次询问案件的细节。每一次反复询问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第二次伤害。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父母一定要接纳孩子出现的应急症状,比如说成绩下降、不愿意上学、上课故意大吵大闹甚至去做摸其他人隐私部位的事情,家长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受到伤害后正常的表现,而不是孩子的行为问题或者道德品质问题。

第五、孩子反常行为持续的长短与父母对孩子态度有直接关系,曾经我们有一个案例是一个五年级的男孩被体育老师性侵犯后,就出现了明显的不愿意上课,不做作业,成绩下降甚至去摸老师的屁股,然而老师对他批评,妈妈甚至打骂他方式,越这样做症状会越厉害!怀柔这件事的孩子就出现不愿意去上音乐课的情况,就是这方面的表现。

第六、家长有条件可以为孩子转学,也是一种保护孩子的方式。在送进新学校之前家长还是要给孩子一些相应的心理帮助,处理一下原来学校受到的伤害,让孩子慢慢接受新学校后,再送到新学校去,孩子会认为我是因为出了这件事无颜见人了,我才转学到新的学校,学校是否安全还是未知的。要与老师及时沟通,让老师了解情况,配合家长接纳孩子。

在孩子接受过程中,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了。专业机构帮助有两点:首先要帮助父母。很多父母在孩子受到性伤害以后,他们的情绪,对孩子的态度和感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能会急躁、不接纳孩子、失眠等等问题,家长在处理好自己心理问题以后才可能帮助到孩子。但现在在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机构是针对孩子性伤害的,目前可以说是空白的。

5、作为社会人,如果身边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这些受过伤害的孩子,才不能让她们感觉到温暖,不被歧视?

第一、不要总与孩子谈论这件事。

第二、真诚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不要做的太刻意。

第三、接纳孩子的行为,大家不要去打击、嘲笑、羞辱孩子,给她一个宽松环境。

无论外人怎么做,整个事件对于孩子来说不可能对他一生没有影响。在国外对于性伤害的孩子的心理治疗都会长达一到两年的,甚至会到十年以上。我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条件,伤痕可能会带到成年以后,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对异性接触都会遇到障碍。

6、马上就到入园的日子,我们这里还想再说一下与性别有关的问题,幼儿园的厕所有的是分男女的,有的是不分的。请问一下胡老师,这两种做法哪种更好?

根据孩子性心理的发展,在四岁以前,还是是需要认知自己的身体、认知他人的身体从而确定性别,所以四岁以前,厕所不分是可以的。五岁以后,这时候是应该给孩子建立身体界限开始的,六岁前,孩子会对异性宝宝如何如厕是好奇的,家长没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如果孩子看大人上洗手间或洗澡,家长不要批评孩子,可以通过第一话题里介绍的画图方式来让孩子认识孩子的隐私部位。

7、幼儿防性骚扰的问题小结:

对于性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父母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孩子的部分。

父母的部分:

0-6岁前父母性教育:

0-1岁:如出 现摸小鸡鸡或者夹腿的行为

1.5-3岁:如孩子憋大小便,只需帮孩子换裤子就可以了

3-6岁:是孩子性发展的高峰,孩子会提出很多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的胸部为什么比爸爸,甚至会想看父母洗澡或者上洗手间,这个时候父母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但原则是有问必答,有问才答。

6-13岁父母性教育:

父母应该知道如何告诉孩子如何区分男女,如何保护自己生殖器,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性伤害,教孩子面对青春期身体变化和两性交往的问题。

对于孩子性教育要掌握一个度,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比如6-7岁时一个年龄层,可以将男孩女孩的不一样和孩子从哪里来;8-9岁可以讲预防性伤害;10-11岁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知识;12-13岁孩子可以让孩子关于异性交往,艾滋病和如何应对传媒中的性信息。

感谢胡萍老师的详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儿童性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们都行动起来吧,一起来跟妈妈网的网友们一起探讨吧!

本文Hash:2f1064ce39e6668c074692b10ef482e4e06a39f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