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原始需要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同样孩子也是存在这样的需求的,适当的满足孩子被尊重的需求对于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这往往被家长们所忽略,他们只看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情况。但是被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发育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的。

  什么是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譬如孩子就会希望自己成绩好等等。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孩子被尊重的需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希望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家庭对于孩子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孩子希望自己被尊重,会首先希望能够在家里有地位,在家里能是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的中心。这个中心很多时候是孩子的自我感觉的,并不是说家庭里什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围绕孩子展开,把孩子当成“皇帝”,那就变成了溺爱,是不可取的。所以家长要营造孩子被尊重、“我很重要”的氛围,在做出关于孩子的抉择时,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逐渐引导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在家庭不被尊重的儿童往往胆怯、害羞、没主见、冷漠。

  2.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引起别人应该的注意。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开始了展示自己,从而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叔叔阿姨的注意。希望自己说的话语能有人倾听,自己做的事情能有人关注。譬如今天穿了新衣服来学校,就会希望被同学们注意到。有些儿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方法。比如孩子在和妈妈说话,妈妈没理他,他就可能故意把文具盒砸在地上。

  3.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经常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表扬,孩子对此的需要更是强烈。譬如孩子这次考试进步了很多,考了95分,他就希望老师家长能夸张他,希望同学们能投来羡慕的目光。他帮助了别人,他内心也往往希望听到别人的道谢,也许他知道那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你的道谢和夸奖往往令其心理甜蜜蜜的,没听到他反而心里很不是滋味。

  本文由太平洋亲子网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PCkids亲子图书推荐  该给单亲孩子更精心的爱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孩子处事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原则!

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因为那时我是当笑话讲给他们听的。那是他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去邻居家串门,跑回来问我:阿姨要给我一块西瓜,我可以吃吗?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又跑回去说,我妈说我可以吃那块西瓜!

那时,将这件事当成笑话讲,是因为觉得他那么死板地听我的话很可笑,可是,现在我却笑不出来了。因为11岁的孩子还是将妈妈的话奉为圣旨,一点都不好笑。

前几天,儿子慌里慌张地上楼来跟我要5毛钱,给他1块钱,他还不要,非得5毛。好容易才凑够了5个硬币,下楼去了,却马上就回来了。原来,楼下的一个小孩子买了5块钱的零食,跟一块玩的同伴们分着吃,儿子觉得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就想上楼拿5毛钱给他,再吃他的东西。不料,拿到钱下楼去,人家已经把东西分完吃光了。

怕他心里委屈,我让他自己去买了吃,他捏着那5毛钱就又下楼去了。后来一想,不对啊,大伙儿都吃时他不参与,到他自己买了,因为少,又不能分给别人,这不就不合群了吗?

我将此事说给他爸听,他说,“不吃别人的东西”这样的话应该是你曾说过的吧?我一想,是说过这话。那是一两年之前了,儿子跟我讲,在放学路上跟他一块走的同学中有人买了零食,就有别的人跟他要着吃,儿子笑话那些人时,我是说过:咱们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吃。记得那时儿子很坚定地说,对,别人非给,咱也不要。没想到,儿子把这个事记得这么牢。

我跟儿子讲,什么事都得有个度,当一块儿玩的小伙伴们都吃其中一个人的东西时,你也是可以吃的,只是,咱不随便跟人要着吃就行了。儿子想了想说,要是吃东西的人超过三个人,我就跟着吃,可以吗?我回了一句,你自己掌握吧,不必什么事都听我的,而且好多事都没有一定的规矩,更多的时候还得靠你自己看着办。儿子点了点头,似乎是听懂了。

孩子需要足够的尊重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前日,于丹来到崇文书城,与数百读者分享育儿经。

于丹笑着说起自己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说,自己实在不忍心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去认同科学,往往忽略了童话也值得被认同。”

于丹平时要读很多幼儿读物,她觉得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文化的意义,不也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吗?”

她用“震惊”来形容对现在“8后”、“9后”孩子的看法,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些孩子或用“连轴转”式的家教挣钱捐款,或一大早就去献血,“我们习惯了训诫孩子们该怎么做,其实他们自发的行为更让我们感动,训诫他们不如尊重他们。”

本文Hash:b768302a9e73647820909b0b2571be899200b0e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