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屎”透露宝宝健康情况

眼睛没有毛病的人眼屎很少,甚至见不到。可是有的人睡醒后眼角长满了眼屎,眼屎太多的时候,甚至把眼皮粘住,使眼皮不容易张开,有时白天也有眼屎。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疑原因一:结膜炎症

宝宝出生后,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所以家里室温往往较高,细菌也容易繁殖,加上新生儿会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易出现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结膜充血等结膜炎症状。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是感冒发热发生,则分泌物增多、泪水增多、眼球充血等症状会更明显,还可导致眼睑皮肤红肿。

应对方法:

★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可改善症状,结膜冲洗有助于炎症消退。

小提示:

滴眼药水前,应清除病儿眼部的分泌物。如果宝宝兼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苔厚腻等症状,可以配合清热泻火、消食导滞的中药治疗。

★给宝宝多喝水,并注意观察所食用的奶粉对宝宝消化功能的影响。

小提示:

对母乳喂养的病儿来说,妈妈的饮食对他们的健康影响较大。哺乳期妈妈应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于辛燥和肥腻的食品。

★清洁宝宝的双手,定期修剪大人和宝宝的指甲,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眼睛的机会。

可疑原因二: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排泄泪液的泪道、鼻泪管堵塞引起,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积聚在位于内眼角皮肤下的泪囊里,从而继发感染。约2%~4%的足月新生儿有这种残膜存在,大多数可在4~6周内自行萎缩。

症状表现

宝宝平日泪水增多,下睑缘上由泪液形成的泪河增宽,内眼角处皮肤隆起小包块,挤压出液体后,包块可暂时消失。若继发细菌感染,在眼角处经常出现黄白色分泌物,挤压隆起处可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

应对方法:

★由鼻根往鼻头方向按摩泪囊及鼻泪管,增大管道内的压力,促使残膜穿破。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按摩和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抗感染治疗后,进行探通术。

可疑原因三:淋球菌性脓眼病

淋球菌性脓眼病为淋球菌感染所致,潜伏期为2~4天,常常由于母亲罹患淋病,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被感染,双眼同时发病,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症。通常患儿的眼皮会极度红肿,几乎睁不开,而且有大量的脓状眼屎源源不断地产生,若治疗不当,甚至会发生角膜溃疡,进而引起角膜穿孔,甚至有失明的危险。

应对方法: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医院会用1%的硝酸银溶液点眼,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但在非正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此病的机会增大。

★青霉素类药物对此病有效。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可疑原因四: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也可引起宝宝眼屎多,且其后果可能最严重。角膜溃疡多因不慎碰撞或婴儿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时,外物、手指或指甲损伤角膜对应部位,从而被细菌感染所致。周围环境不够清洁、抵抗力较差的婴儿易染此病。因为疼痛,患儿常哭闹,畏光流泪,不愿睁眼,眼球发红,出现分泌物,多数家长不能发现病灶,即使发现患儿黑眼珠上出现小白点,也很少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

应对方法:

★角膜溃疡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因病变控制不良出现角膜穿孔。一旦诊断角膜溃疡,应立即用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阻止溃疡扩大。

★治疗时须在眼局部及全身同时用药。

可疑原因五:眼睑内翻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些宝 宝面部骨骼发育不完全,尤其是鼻梁宽而平坦的婴儿,常出现上眼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眼角,遮盖部分眼角组织甚至部分巩膜,导致眼睑睫毛向内推移,使眼球受到摩擦刺激,产生不适,从而出现泪水多、分泌物多等症状。

应对方法:

★一般等宝宝到1岁左右,随着面部骨骼发育完成,睫毛自然会向外生长,分泌物会渐渐减少,可以不治疗。

★平时用温毛巾将分泌物擦干净,也可以用棉签蘸2%硼酸溶液,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干净。

★若在骨骼发育完成后仍有内翻倒睫摩擦眼球,可考虑手术矫正。

宝宝指纹透露出健康情况

提起指纹,妈妈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侦破刑事案件,但事实上,宝宝的健康情况您同样可以用慧眼识别!下面就来教您如何从宝宝指纹读懂宝宝健康情况。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

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

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

“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

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即食指第一节)。若到了气关(即食指第二节),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穿过命关(即食指第三节),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宝宝小便中透露健康

孩子小便次数和小便颜色都透露着孩子的健康,您留意过孩子的小便有没有异常吗?如果您以前没有做到,就从开始您要留意观察了。

您是不是经常查看孩子刚刚解完的小便有没有异常?是不是经常留意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小便次数是否正常?是不是经常询问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在园的小便情况……不管以前是否做到,现在开始您需要留意了。

正常“尿尿”范本

排尿量(每天):【3-7岁】约600-700毫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样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

排尿次数(每天):【3-7岁】约6-7次。

尿色:大多呈无色、透明或浅黄色,存放片刻后底层稍有沉淀,但尿色的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有关。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则尿量多而色浅;饮水少、出汗多或发烧的孩子则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颜色要较白天深;因治疗某些疾病而服用了呋喃坦啶、痢特灵、复方VB、VB2、黄连素、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药物,也会使尿色变得金黄或橘黄。

异常小便A:尿色

●深黄

刚出生的小宝宝尿色发黄,通常是由于新生儿黄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较大的孩子尿色变得深黄,同时伴有发烧、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在腹部肝区部位有触痛,则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

●发白

如果只是发现“尿尿”发白,没有其它伴随症状,一般是一种正常现象(特别是天冷的时候容易出现)。但是,如果还伴有其它症状,如腿肿胀,并且,尿液经过加醋或加热,均不能变得澄清,则有可能是患了丝虫病或胸导管内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多是尿道发生了感染;如果伴有发烧、寒战,并感到剧烈腰痛,则可能是患了肾盂肾炎。

出现以上情况,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和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

异常小便B:尿床

健康隐忧:遗传;脑中“醒觉神经中枢”反射迟钝。

一般来说,轻微的尿床并不是病,随着年龄增长通常都会自然消失。然而,频繁而持续的尿床很可能和隐藏性病理原因有关,必须重视和进行适当治疗。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孩子就很有可能遗传到尿床。如果孩子在3岁后,还频繁尿床,那么建议您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积极应对——

1.排尿训练:买个尿湿报警器,将湿度感应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内裤上,孩子只要一排尿就会报警唤醒他,能训练他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须长期坚持使用,治愈率比较高,复发率低。不过如果湿度较大,报警器常常会失灵,所以环境湿度很大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传统的闹钟来代替报警器。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DDAVP,商品名:弥凝片)有改善睡眠、促进觉醒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长疗程(6-12个月)的远期疗效较好。

3.中西医结合治疗:DDAVP与中药(如中药遗尿合剂等)合用,疗效优于单用DDAVP。

生活配合——

◆晚饭后减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

◆为宝宝做个“不尿床日”记录本,庆祝每个“干爽日”。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厕,并故意让他多走几步,醒一醒后再小便。

异常小便C:遗尿症

健康隐忧:(西医)膀胱神经性病症;尿道先天性狭窄;(中医)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胆湿热。

如果孩子5岁后,仍不能控制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 尿湿裤子,就是所谓的“遗尿症”了。此病多见于男孩,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积极应对——

1.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或阿米替林治疗。

2.心理治疗: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排尿机能的训练。

3.饮食疗法:

●山药糕

用料:山药250克,山萸肉5克。

制法:山药洗净后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时加少许白糖,每天当点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适用于遗尿症,或平时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烂的孩子。

宝宝常打鼾竟是疾病征兆

春末需防流行性腮腺炎

孩子长不高">三大杀手致孩子长不高

生长痛或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孩子要预防">水痘高发孩子要预防

宝宝缺铁如何喂养">春季宝宝缺铁如何喂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育儿

本文Hash:c1854b41509f2f4b5837712c382b73063ed5c91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