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绝对是一场灾难

导读:有教育专家指出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绝对是一场灾难,很多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抢占先机的父母们可要注意了。男孩子的发育迟于女孩建议让男孩晚一年入学。专家指出父母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就是让男孩晚一年上学,在小学阶段男孩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都晚于女孩。

新年前一天,宜欣拿到了5岁儿子壮壮的《家园联系册》,上面有老师对儿子今年最后一周的情况描述,上面是这样写的:孩子最近心情很好,请家长适当引导。“心情好为什么还要引导呢?”宜欣不解,跟老师沟通后才明白,老师所说的“心情好”是指儿子很淘气,“经常来回走动,坐在座位上常常跟相邻的小朋友打闹、说话、大声唱歌”。而且,宜欣从壮壮嘴里得知,就因为这个“心情好”,壮壮被几次关进了“反思室”。“我应该怎么引导儿子呢?他到底错在哪里?”宜欣很困惑。男孩的教育问题不仅困扰着宜欣。同样也是让许多男孩父母头痛的问题。

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近日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对男孩教育提出了“男孩危机”的观点,引起了家长的关注。

晚上学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有的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提早上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孙云晓提醒说,想让孩子尽可能早入学,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孙云晓认为,千万不要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否则那绝对是一场灾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此时,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当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时,谁能理解得更多?谁又能做出更正确的反应呢?

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把宝贝早早地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使男孩甘拜下风的。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因性施教”挽救“男孩危机”

孙云晓在书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叫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孙云晓认为我们一定要有性别意识,一定要充分照顾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点。

由于我们忽略了男孩、女孩的差别,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比方说男孩,因为他们冲动,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他们反应慢,他们纪律差。所以就把男孩看作是问题儿童,对他们的评价非常低,父母也对他们很不满意。

另外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出于安全 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比如男孩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跟女孩不一样,作为男孩子教育来说,要给他更多的运动的,动手做实验的,探索的,冒险的,亲身体验的机会,这非常重要。比方女孩子,现在我们许多讲课都是语言讲述比较多,这种讲述女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女孩子大脑的两个半球比较均衡。男孩子呢,由于他正处在荷尔蒙发育当中,他的大脑受到一部分影响,他只有左脑比较发达,他的两个脑半球连接很差,他协调不好。所以男孩子光听语言讲述,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就开始折腾,小动作多,坐不住。

如何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改变对男孩的态度,建立按照性别施教的教育模式非常关键。”孙云晓提出了4个具体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学校和家庭要按照性别施教。

男孩6岁前入学是灾难?

宜欣拿到了5岁儿子壮壮的《家园联系册》,上面有老师对儿子今年最后一周的情况描述,上面是这样写的:孩子最近心情很好,请家长适当引导。“心情好为什么还要引导呢?”宜欣不解,跟老师沟通后才明白,老师所说的“心情好”是指儿子很淘气,“经常来回走动,坐在座位上常常跟相邻的小朋友打闹、说话、大声唱歌”。而且,宜欣从壮壮嘴里得知,就因为这个“心情好”,壮壮被几次关进了“反思室”。“我应该怎么引导儿子呢?他到底错在哪里?”宜欣很困惑。男孩的教育问题不仅困扰着宜欣。同样也是让许多男孩父母头痛的问题。

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近日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对男孩教育提出了“男孩危机”的观点,引起了家长的关注。

晚上学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有的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提早上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孙云晓提醒说,想让孩子尽可能早入学,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孙云晓认为,千万不要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否则那绝对是一场灾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此时,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当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时,谁能理解得更多?谁又能做出更正确的反应呢?

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把宝贝早早地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使男孩甘拜下风的。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因性施教”挽救“男孩危机”

孙云晓在书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叫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孙云晓认为一定要有性别意识,一定要充分照顾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点。

由于我们忽略了男孩、女孩的差别,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比方说男孩,因为他们冲动,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他们反应慢,他们纪律差。所以就把男孩看作是问题儿童,对他们的评价非常低,父母也对他们很不满意。

另外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比如男孩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跟女孩不一样,作为男孩子教育来说,要给他更多的运动的,动手做实验的,探索的,冒险的,亲身体验的机会,这非常重要。比方女孩子,现在我们许多讲课都是语言讲述比较多,这种讲述女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女孩子大脑的两个半球比较均衡。男孩子呢,由于他正处在荷尔 蒙发育当中,他的大脑受到一部分影响,他只有左脑比较发达,他的两个脑半球连接很差,他协调不好。所以男孩子光听语言讲述,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就开始折腾,小动作多,坐不住。

如何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改变对男孩的态度,建立按照性别施教的教育模式非常关键。”孙云晓提出了4个具体对策:

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

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

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

四是学校和家庭要按照性别施教。

让孩子早上学,究竟是对还是错?

孩子到底该几岁上学,一直都是所有家长热烈讨论的话题。上学早的孩子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到底上学早好不好,该不该让孩子早上学?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最近在翻看母亲曾经写的育儿日记,看到如下一段文字时感慨万分:“女儿上小学已经一周有余了,看样子心情还不错。不过每天还是放心不下,女儿快放学时,我便会偷偷地去教室外面观察女儿,好几次都看到女儿愣愣地站起来,看一看四周,过一会儿又会自己坐下。每当回家跟女儿提起此事,女儿却哭闹着拒不承认。有时候我不禁反问自己,让女儿5岁上一年级到底是对是错?”

从这样的一段话中,看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也看到了当年这个问题给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她现在说并不后悔让我5岁读小学。

这么多年过去,“孩子到底该不该早上学”这个问题却依然是所有家长心中的不解之谜……

家长态度之正方:就该让孩子早上学

家长A:“我们的孩子聪明,早上学肯定没有问题!”

家长B:“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年龄小才是优势,不早上学怎么能行?”

家长C:“你看隔壁家小朋友5岁上学的,现在成绩那么优秀,早上学挺好的!”

正方态度产生的原因:

1、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智商够得上去读小学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早点接受教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思想根深蒂固。家长之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家孩子读书早,成绩好,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输给人家,不仅成绩上要攀比,连入学时间的早与迟也要比一比。

3、怕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的生活,提前让孩子去感受。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留一级,年龄也不会比正常入学的孩子大。

4、父母工作上过于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早点送去学校比较省事。

家长态度之反方:正常入学或晚入学没有什么不好

家长E:“让孩子再从容一些,身体强壮一些,进入小学之后也会更容易适应。”

家长F:“本来童年就短暂,那么早让孩子去上学,孩子太痛苦了。让孩子多玩一年是一年!”

家长G:“孩子上学晚一点,容易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不会老受欺负。”

反方态度产生的原因:

1、看到了别人家孩子早上学失败的例子,从而产生了“早上学不靠谱”的心理。所以,不让孩子正常年龄上学,甚至推后一年上学。

2、国家规定是几岁入学就肯定是最科学的,不用让孩子去走不同寻常的道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就可以了。早入学的风险大,不能拿孩子当赌注。

3、18岁读大学跟20岁读大学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追求这些所谓的小小年龄优势没意思,还不如让孩子享受多一点玩耍的时光。

孩子早上学风险大

现在的家长多数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提早上学,也显示了自己的孩子聪明,提前给自己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可否认有的孩子的确很聪明,是可以提前进入学校学习的,这仅仅是个别的现象而已,不能够当作普遍的现象,要不然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于危害孩子的一生。一位小学班主任曾经这样记录早上学的孩子:

镜头之一:班队课

学校的校长小助理们到各班检查队会的开展、红领巾的佩戴和校服的穿着情况,我们这个不足龄孩子又被点名批评了,因为他又忘记戴红领巾、穿校服了,其他同学对他投去无可奈何的眼神,这个孩子自己也自责地不敢抬头。其 ,他也不是故意要影响班级的检查评比。作为班主任的我不忍心再批评他,常常不得不在周二就提醒他别忘了戴红领巾、穿校服。有时,这个孩子的奶奶还急冲冲地赶到学校为他送来校服。“不足龄”使得他比同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弱得多,对学校的规定、老师的要求常常记不住。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也能和同伴一样记住班队课的特殊“纪律”,那样也可为班级增光,对吗?

镜头之二:语文课

上课铃已敲响5分钟了,年龄小的他又气喘吁吁地站到教室门口喊报告。座位上的同学有的窃窃私语:“又迟到了!”是啊,因为年龄小,动作慢,穿衣、吃饭,甚至还要家长帮忙的他,有时连早点都来不及吃完。看着那张涨红的小脸,看着那双可怜巴巴的眼睛,我还能要求他什么呢?其实,谁也不愿迟到挨批评呀!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也能和同伴一样从容,加快做事的速度,不会常常迟到的,对吗?

开始描红仿写生字了。三年级该练习用钢笔了,不足龄孩子的手似乎比同班孩子的手小得多。瞧他的小手使劲地想握住硬硬的钢笔,可怎么也不顺手似的,钢笔水弄得满手都是,连书上也是,看到其他同学都快按老师的要求写完了,他更是急得抓头,结果把脸也涂成了花脸猫。孩子,假如你能足龄上学,你此刻用的钢笔,肯定不会感到如此的失败。

镜头之三:体育课

操场上,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小组接力赛。不足龄孩子的腿迈得很快,可是步子就是跨不大,他毕竟比同班的孩子小啊!结果他们小组输了。同组的同学将一肚子怨气都撒到了他的头上,他委屈地哭到我的面前:“老师,我真的尽最大努力了,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在跑,我为什么就是跑不过其他同学呢?”孩子,假如你是和同龄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肯定会冲到最前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是,此刻,你在和比你大得多的同伴做体力、生理上的竞争啊!

孩子早上学危害到底有哪些?

1、从医学角度来说,5岁和6岁孩子相比,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平的差别确实不算很大,但是从性别上来看,差异就比较大。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忽略性别差异。通常来说,男孩的发育迟于女孩,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水平仅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读写能力也会迟上1年到1年半左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已经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2、孩子早上学并非智力不足,而是情商不够,5岁和6岁孩子相比,心智发育的差距很大。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坚持性、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都达不到上学的要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提早让孩子上学,意味着你得让你孩子一辈子永远和比他(她)大的人竞争。即使在小学期间孩子能够跟上同龄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但其他方面的规范以及相应能力的不足,会让他对家长的依附力加大,阻碍自我能力的提高,缺乏自信,对未来步入社会形成障碍。

3、让低龄学生承受与年龄不相称的学业重压,违背成长发展规律,学习的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会使孩子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精神长期紧张,会诱发一些神经衰弱等疾病,会给孩子留下后患。

4、由于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的儿童成熟,他们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律己困难,很难坚持坐住一节课;在进行阅读、写字、算术等学习活动时常常难以完成,导致孩子成绩长期处于后 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这样就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一些脆弱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这势必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甚至形成胆怯、厌学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如果孩子的综合能力尚未达到相应入学要求而强行而为,不仅作用不大,而且稍有疏忽,就会带来负作用,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因此,家长最好遵照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照法定入学年龄入学,而不是拔苗助长,留下后患。

本文Hash:ca729407df5c26b2667f74561eb680f204595c0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