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爱打人的案例分析和专家的指导意见

导读:4岁的孩子已经知道,欺负人是不对的。有了好的东西,第一时间可以拿出来分享,不吃“独食”。例如,会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没有玩具玩的小朋友,看到别人受到了欺负,会明白欺负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等。

4岁的孩子已经知道,欺负人是不对的。有了好的东西,第一时间可以拿出来分享,不吃“独食”。例如,会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没有玩具玩的小朋友,看到别人受到了欺负,会明白欺负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等。

这一时期的孩子,独占行为在幼儿中间较普遍,但家长应该引导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好的东西不能自己独占,不能自己独自享用,而要与其他同伴共享。其实潜在的行为规则对孩子有较强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需要家长引导。

幼儿欺负别人主要发生在活动或游戏时,孩子在游戏中有了冲突,会在语言和身体上欺负别人。语言上的欺负是使用不文明、比较犀利的语言攻击同伴,身体上的欺负主要是手推、拉人、脚踢等等。家长应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欺负别的同伴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受欢迎的。经常欺负别的同伴,会失去很多朋友,会再也没有人跟他玩了,让孩子产生一种失去玩伴和趣味的危机意识。

典型案例

凯凯今年4岁了,是个远近闻名的小霸王,经常欺负其他的小朋友。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总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要什么就非要得到不可,否则就会吵闹不休,甚至还经常动手打人,任凭老师、父母怎么好言相劝或是训诫,都不奏效。班里的小朋友都怕他,做游戏都不愿意跟他一组,邻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凯凯的妈妈很担心,孩子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一个朋友都没有。

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凯凯因为非常霸道,经常欺负小朋友,所以小朋友们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使得凯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缺少朋友,没有人愿意陪他玩。

像凯凯这样霸道的孩子,通常喜欢欺负别人,用命令的语气对别人说话,家长都对这样的孩子感到很担忧,但家长对这样的孩子的教育却往往爱走极端。要么是打骂训斥,要么是顺从放纵。如果孩子从小只会指挥命令别人,采取这种强迫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会不受同伴欢迎,甚至可能会被同伴“孤立”,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给孩子关爱、自由,当孩子霸道、哭闹时,家长要用温和的语气、坚决的行动来教育孩子,而不是对孩子进行大声呵斥,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家长可以将孩子带进一个房间,给孩子讲清道理,在他没意识到自己错误之前,让孩子独自待在里面,这样做既不会让孩子难堪,又能给孩子一个平静的时间,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意识。

专家指导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学龄前的宝宝任性、不讲理是很正常的。孩子爱抢东西和打人,是因为他喜欢用攻击、强迫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家长很想去纠正这个行为,但又不知道该怎样管,很是烦恼。

首先,家长先要了解孩子欺负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宝宝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关键的发展期,有时候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用语言表达清楚,特别是有强烈情绪的时候,就很可能使用打人、骂人等不当的形式。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典范,如果家长平时在家里就爱打孩子,或其他亲人习惯使用暴力,会对孩子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的是父母对孩子太溺爱,孩子通过发脾气、打人的方式可以迫使父母就范,他的 暴行为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得以延续。

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使用合适的方法来表达情绪和不满,当孩子欺负人时,家长要马上拉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人并不能实现目的。比如,如果希望玩小朋友的玩具,父母可以帮孩子一起跟对方商量,征得人家同意,借用一会儿。总之,要教会孩子通过平和的沟通来达到目的。比较溺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原则,要说话算数,如果不答应的事,孩子再发脾气也不妥协,而能答应的事,就不要等孩子哭闹了或打人了再答应。

亲子游戏

游戏内容:分倒果汁。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分享的意识。

游戏道具:一大瓶果汁,杯子若干。

游戏步骤:

(1)请孩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让孩子分别倒果汁给小朋友们喝。

(3)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果汁。

(4)引导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说“请喝果汁”。

相关讨论:孩子是否能够体会与大家分享果汁的乐趣?

贴心提示

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平时家里的环境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经常看电影、电视里的暴力镜头,都可能使孩子逐渐形成攻击性行为。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攻击、吵闹。

最重要的是,家长在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体罚孩子,因为体罚会使孩子感到委屈、无助,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用“打人”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这种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在坚决制止后,进行冷处理,不理他,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和他讲道理,并予以适度惩罚,如一段时间内不让他看电视或外出等。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攻击性行为,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更有效地巩固其良好行为。

当然,教会孩子正确宣泄情感也很重要,因为孩子在受到挫折、感到愤怒却无法发泄时,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这时,可以让他捶打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例如枕头、被子等,或向家人诉说。

专家指导:0-1岁宝宝的智力开发

  味觉

  关键时期:4-12个月

  宝宝的情况

  宝宝在出生第2天就有味觉能力,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柠檬汁和奎宁等不同味道。当把甜的液体放到宝宝嘴里时,他们表现出很轻松愉快的表情,并满意地吸吮起来,但对咸、酸或苦味液体则作出皱鼻子、撅嘴和不规则的呼吸等拒绝性的反应。4-5个月的宝宝对味道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宝宝在6个月至1岁这一阶段味觉发展最灵敏。

  好孕妈咪建议

  ① 母乳喂养期忌糖水:虽然刚出生的宝宝较喜欢甜的味道,但并不是说宝宝出生后应加糖水,恰恰相反,宝宝生后应早吃母乳、多吃母乳,而不要在开奶前或每次吃母乳前先吃糖水,以免妨碍母乳喂养及养成嗜甜的习惯。

  ② 忌按父母的口味喜好:宝宝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广,味觉更敏感、更丰富,成人不应以自己的喜好或标准为宝宝选择和制作食物。否则,容易形成过重口味,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

  ③ 及时给予味觉刺激:宝宝出生后第一个给予他味觉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如果不及时给予其它的味觉刺激,将会引起宝宝偏食、拒食。所以,应当在宝宝1个半月时适当地给宝宝喂些橘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种菜汤让宝宝尝尝味儿。

  ④ 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可有目的地鼓励宝宝去品尝不同的味道,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语言进行强化,比如问宝宝“酸不酸”等。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等),让宝宝都尝一尝,告诉宝宝香蕉是甜的,橙子、苹果是酸甜的,再问问他哪种味道他喜欢。

  ⑤ 辅食期不可少:要使宝宝的味觉得到良好的发育,应该特别重视宝宝断奶期的味觉体验。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可促进对很多食物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

上一篇

1/8

下一页

专家分析:对宝宝10种典型的溺爱行为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 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 话。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 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 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 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 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 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 睦。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苗皓)

本文Hash:8974d60111460e49568a0a16bb430f61483da78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