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爱哭宝宝一觉到天亮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睡眠在我们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人生中几乎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是家里有个“夜哭郎”,做父母的肯定无心睡眠了。对孩子来说,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长发育。一方面,睡觉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孩子睡着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其中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所以充足的睡眠对长高非常有利。因此,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能有优质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些孩子在入睡后,常有些“小动作”:出汗、磨牙、惊醒、哭闹。很多父母都会存有疑问:这些“小动作”会不会影响睡眠,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妈妈的烦恼:

自从有了个不爱睡觉的宝宝,我天天睡眼惺忪

前几天,健康热线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是一位年轻妈妈打来的:我家宝宝12个月了。哪里都好,就是睡觉不好,让全家人都很疲惫。宝宝白天一般睡两次,每次睡1个多小时。每次睡觉都要哄上一会,而且必须在咬着奶瓶的情况下,每次都要喝过奶以后才能睡着。

晚上就更难哄了,每天晚上11点左右,睡眠中的宝宝总是翻来翻去,看上去睡得不太好,2点多都要醒,每次要玩一会,而且必须喂奶才能继续睡。这么一折腾就是一个小时,搞得父母都很疲惫,第二天上班总是睡眼惺忪,提不起精神来。

为此,我们也没少想办法,有时候怕他晚上闹,干脆不让他白天睡,可是晚上还是睡不好。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孩子爸爸为了能有好精神上班,甚至跑到客厅里睡觉了。

睡眠直接关系生长发育

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作用重大。科学研究发现,婴儿熟睡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宝宝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受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不易接受周围的事物。

同时,孩子长个子也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睡觉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且快,优质睡眠对宝宝成长有很大帮助。如果宝宝睡不好,不仅容易烦躁,也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

专家说,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在16~20小时,通常睡1~4小时会醒来一两个小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总时数差不多;出生一到四个月左右的宝宝,每天睡眠约有14~15小时,每次睡眠时间约6~8小时;六个月的幼儿每天大约睡13~14小时;而一岁到三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大概有12小时。大部分宝宝在九个月大时,就可以一觉到天亮。

当然,孩子睡眠够不够不完全看睡眠时间长短,还要看对他的身长、发展、智力有没有影响。最好开始半个月到1个月测一下身高、体重,以后两三个月测一次,看看他与同龄婴儿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婴儿睡眠不足,很快就会反映在发育上。

睡觉前后一些异常情况,预示着宝宝可能要生病了

孩子在正常睡眠时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如果突然出现打鼾、面红等症状,很可能都是生病的前兆。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睡着了就“万事大吉”,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各种病症的征兆。

有调查显示,在有打鼾习惯的儿童中,有超过60%的半夜会咳嗽,气喘的也达到40%左右;而有86%的气喘儿童,半夜睡觉既打鼾又咳嗽。除了睡觉打鼾可能为气喘前兆外,还有以下几种 情况需要注意——

睡前烦躁、磨人,入睡后容易惊醒而且全身干涩、面红,脉搏超过了正常数,这常预示着发烧即将来临。

入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入睡后面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病状,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尽所致。

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应及时消食导滞。

不要这样哄孩子睡觉

摇睡:为了让宝宝尽快入睡,有些家长通常会把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这种做法对10个月内的宝宝相当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陪睡: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长期陪睡会令宝宝出现一种“恋母”心理,到了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分离还会很困难。培养孩子独睡习惯从1岁开始,宝宝入睡较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利用这些特点鼓励宝宝独睡,宝宝较易接受。

俯睡: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征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脸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因为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无法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呼吸道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亮睡: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宵亮着灯,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专家支招】

怎么让孩子一觉睡到天亮?

白天给孩子安排好合理的、有益的活动,让孩子精力得到释放,保持身心愉快,夜间入睡自然就容易了。安排好规律的睡眠时间,包括合理的午睡,并确定上床时间。建立固定的睡觉前常规,包括入睡前洗脸、洗脚、放音乐讲故事等,避免睡前过于激烈和兴奋的活动。上床时间不宜太早,如希望孩子晚上8:30入睡,而孩子通常要晚上11:30才入睡,不妨让孩子11:15上床,让她在上床后20分钟内入睡,可逐步提前上床时间,直到建立一个适宜孩子的睡眠时间日程。给孩子一个放松、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要暗,去除让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比如电视、电话等。另外,有些孩子需要一些安慰物,如抱熊等玩具,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不安情绪。

当孩子不想睡觉或哭闹时,坚持不让孩子起床,可以抚摸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安静下来,语气要坚定温和,告诉孩子这是睡觉而不是玩的时间。另外,不要将卧室作为孩子的惩罚场所,以免孩子对睡眠有排斥、恐惧的心理。

【名医名片】

邵洁: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1985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童临床、教育、科研工作,曾到国外留学深造,在儿科心理行为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主攻儿童保健及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让爱哭宝宝一觉到天亮

奶喂了!尿布也换了!也没有胀气,也没有发烧,宝贝还是一直哭,不睡觉!白天却安安静静的,把爸爸妈妈整得睡眠不足,成了熊猫族!此种夜里不睡,或睡不安稳而哭泣的症状,称为“小儿夜啼”。本病多见于三个月以内的婴儿,根据统计,几乎每十个婴儿中,就有三、四个婴儿“夜晚不睡觉”!小儿夜啼原因、症状及疗法小儿夜间啼哭的原因,除了所谓的“被惊吓到”之外,其他如:饮食不当、消化不良、饥饿、尿布浸湿、衣带过紧、皮肤瘙痒、室内温度过高、光线过强、睡眠环境不安静、生病等原因均可引起。而在体质方面,还有许多因素,可以找专业中医师仔细辨症治疗,介绍如下:1.脾胃虚寒症状:本型多见于先天不足的小儿,症状可见体弱多病、面色青白、四肢发凉、食欲差、哭声低微、哭时无泪、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清长、唇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淡红。中医疗法:治宜补益脾肾,温脾散寒。中药可选保和丸、焦三仙之类,日服两次,温开水化汁送服。2.心火内盛症状:可见小儿面红、身热、白天烦躁不安、夜间啼哭不止、哭声大、泪多、眼屎多、大便秘结、小便黄、舌尖红、舌苔黄、指纹红紫。中医疗法:应清泻心火,用药选导赤丸,日服两次,温开水化汁送服。3.惊骇所为症状:本型主要症状有面色发红、鼻周发青、入睡后惊动易醒、醒后啼哭不止,或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悌、面色青灰、舌苔多无变化、指纹青紫。中医疗法:以镇惊安神为主,用药可选温胆汤,日服两次,温开水化汁送服。4.肾虚症状:肾气不足的孩子除有夜啼外,还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孩子会有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常见小儿肢体软弱、筋骨不固、头发稀疏萎黄,伴烦躁、发育迟缓等症状。中医疗法:当以补肾安神、镇惊补气为治。用药如补肾丸、六味地黄丸,日服两次,温开水化汁送服。改善夜啼的药膳以下药膳适合一岁内幼儿,如三个月大幼儿可采1/2剂量。1.百合红枣汤组成:百合25克、红枣5粒。服法:煮汤当茶喝。功用:养阴补血,宁心安神。说明:主治惊恐所致的小儿夜啼。2.竹芯茶组成:灯芯草2克、淡竹叶10片。服法:煎汤取汁,代茶喂饮。功用:清心安神。说明:灯芯草性味甘淡,入心、肺、小肠经。适用于小儿心火内盛型夜啼。3.甘麦大枣汤组成:浮小麦15克、红枣5枚、炙甘草2克、蝉衣2克。服法:水煎代茶饮。功用:清心热、健脾胃。说明:适用脾胃虚寒所致的夜啼。4.消胀茶组成:山楂2克、麦芽5克、枳壳2克。服法:水煎去渣代茶饮。功用:消食化滞,行气消胀。说明:适合肠胃易胀气、肚子咕咕叫的患儿。其他夜啼特效疗法1.制成药枕组成:取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勾藤80克、淡竹叶50克、灯芯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使用方法:打碎后装入一布袋中,夜间枕用,早晨将药袋装入塑胶袋内密封;次夜继用。2.按摩及穴压父母给孩子多一些爱抚,孩子满足了,就不再哭闹了。方法:家长用大拇指按压孩子以下部位:1)轻压孩子的手掌面与腕的横纹中点。2)掐掐孩子手指尖的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缘0.1寸处,左右共十穴)。3)揉孩子头顶百会穴(两耳绕过头顶的连线,与头顶前后中线的交会处)20-50次。4)揉孩子脚底涌泉穴(脚底正中凹陷处)20-50次。5)自下而上由脖子往胸椎、腰椎、尾椎轻捏3遍。让孩子有个好眠的生活小叮咛1.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很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期 间,孩子都会在睡后哭闹。此外,孩子鼻子鼻塞、肚子有蛔虫等,也常常因难受而在睡中哭闹。2.训练孩子正常的生活作息:有些孩子白天一直睡,夜里便精神十足,当父母因疲倦不理他时,孩子就会用哭来抗议。纠正的方法是白天减少孩子的睡眠时间,逗孩子,跟他玩,晚上孩子睡眠才会有所改善。3.晒晒太阳:晴天时,利用早上9点之前、傍晚5点左右带宝宝散步、晒晒太阳,可增加维生素D的来源,会有促进神经安定的作用。4.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苹果、甜瓜、巧克力等甜物,牛奶不要泡太浓。可给宝宝适量温开水或茶饮,并轻轻按摩腹部,一般均能使之缓解。只要有打嗝、放屁、排便等,将气体排出,终止胀气,就可改善宝宝的不舒服。结语总之,婴儿夜啼的原因很多,爸妈应该细心观察一下,如果怀疑是疾病所致,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只要找到了原因,及时加以去除,小宝贝一定会甜甜蜜蜜入梦乡的!

怎么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英国研究人员在调查了英国6名健康的新生儿后发现:出生第一周里“24小时内喂食多于11次”的婴儿,3个月后夜间睡眠出现紊乱的可能性要比喂食次数少的孩子增加3倍。

“三步睡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

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医生们总结了一套简单的“三步睡眠法则”,可帮助父母使宝宝享受到优质的夜间睡眠;那些因进食频繁而“醒夜”的宝宝在这个法则的指导下,都可以慢慢改变过来,睡个好觉。

1、必须使宝宝白天和夜间所处的环境有“显著区别”。

到了晚上房间光线要暗下来,尽量少吵闹,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这样宝宝就会把这种环境和“睡觉”联系起来,慢慢会养成“到时就睡”的好习惯;

2、晚上宝宝有困意的时候,应直接把他放到床上或摇篮里,让其自然睡眠。

许多妈妈会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拍打或让其叼着奶头,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应该直接把它放到床上或摇篮里,慢慢养成自己睡的好习惯。

3、夜间醒来父母用换尿布或其他事情分散孩子进食注意力,不要马上哺喂。

当宝宝长到3周大时,夜里醒来,妈妈不要马上哺喂宝宝,而是要“有意”地用换尿布等其他事情分散孩子进食注意力,这样孩子就不会认为“醒了马上就能吃奶”,慢慢地即使宝宝在夜里醒了,也能比较容易地重新回到睡眠状态。

据介绍,“三步法”在英国的宝宝中很有效,已经使82%的“醒夜”儿恢复了正常夜间睡眠。

本文Hash:233d63b957f01871703d9df949ba5f73e363034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