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燥咳千万别当感冒治

虽然现今每天中午仍然骄阳似火,但早晚的凉爽,已经代表了秋季的来临。记者昨天从京城几大医院的呼吸科了解到,从上周开始,来医院呼吸诊室就诊的患者就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咳嗽患者更是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专家指出,目前正是秋季燥咳的高发季节。

燥咳特点喉痒咳嗽干咳无痰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主任医师张纾难教授对记者表示,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所以在秋天容易出现咳嗽的情况。

??在这个季节,常常是许多平时不咳嗽的患者,也会经常咳嗽,而且是喉痒咳嗽,干咳无痰。这是因为由于缺乏水分的湿润,秋季常使人的咽喉、鼻腔有干燥之感,秋燥之邪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犯入肺。因此,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也被俗称为“秋季燥咳”。

?燥咳分类秋天咳嗽凉热有别

??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

??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

??凉燥咳嗽则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

??燥咳治疗两种咳嗽用药不同

??由于秋季燥咳的分类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温燥: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温燥的症状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有桑杏汤(主要成分有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

??凉燥: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此时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其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其治疗思路为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主要成分有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

??

??昨天,张纾难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只是咳嗽,很多患者都不当回事,认为吃点止咳药就行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而且这些燥咳患者很容易被误诊,结果造成投错医、用错药的现象,以致反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张纾难说,秋天咳嗽要因症施药,不能简单地遵照以往传统的用药习惯。

??三个误区

??误区1服用传统止咳药

??错误方法: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

??危害:张教授指出,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

??

??误区2自服润喉片

??错误方法:秋季咳嗽的病人往往咽喉干燥疼痛,这时就会自服润喉片。认为润喉片能缓解喉咙干燥的症状。

??危害:虽然润喉片一般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但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可是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加重病情。

??

??误区3被误诊为感冒

??错误方法:从临床上看,燥咳 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于是就服用感冒药来治疗。

??危害:秋咳属于秋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还只属于一种外感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还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千万别把秋季病毒腹泻当感冒

记者匡春林通讯员谢丹

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每年10-12月,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又称秋季腹泻)发病增加,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幼儿家长及托幼机构老师要提高警惕。本周正值国庆长假,计划带幼儿出行的家长要特别注意防范。

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可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播。“预防小儿秋季腹泻,家长和托幼机构老师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奶瓶及餐饮具要专人专用,每日煮沸消毒。看护人、小儿饭前便后要彻底洗净双手,生吃的瓜果要洗净。”专家提醒,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可于每年7-10月左右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另外,虽然轮状病毒腹泻是自限性疾病,通常4~7天可自愈。但若不及时送医,或将小儿腹泻当成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疾病对待,会延误病情。许多孩子连续腹泻两三天后,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可危及生命。家长及看护人若发现小儿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没有特殊的腥臭味,一天要拉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就要及时送其就医。

(原标题:别把秋季病毒腹泻当感冒

孩子秋咳别当感冒乱用药

秋季燥咳莫着急用药

秋季天气转凉,一些体质差的孩子开始声声咳嗽不止,家长用上了抗生素和止咳药却都不见效,专家指出,目前正是秋季燥咳的高发季节。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张迎春主任医师介绍,小儿柔弱的肌肤,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秋季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很容易导致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咳嗽无痰的现象,中医称之为“燥”。而小儿的肺为娇脏,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邪气会随风侵袭机体引起发病,无论邪气通过哪种途径进入小儿机体,肺总是首当其冲受到损害,从而表现为外感咳嗽的证候,而且咳嗽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有时可长达半月以上。有的孩子白天咳嗽尚轻,越到深夜咳嗽越剧烈。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咳嗽,以为是孩子受凉感冒,于是就用感冒药或止咳药来治疗。殊不知,秋咳属于秋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还只属于一种外感的疾病,如果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止咳去燥多喝水吃梨

张主任说,秋燥引起的咳嗽若干咳无痰也无其他症状,则可暂时观察不用药,可采用食疗的办法解决。

秋季干燥,补充水分保持湿润最重要。所以,在这一时节首先要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宝宝一次喝不了太多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服。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也可以给宝宝喝些梨汁,有的家长爱给宝宝喝秋梨膏,但一定不能添加太多,以免影响宝宝的食欲,引发龋齿。

此外,还要适当多吃滋阴润燥的水果,比如甘蔗、梨、苹果、葡萄、猕猴桃等,这些水果含有丰富的汁液,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营养,具有明显的润燥作用,尤其是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每天吃1-2个,对于养肺、止咳、去燥、润肠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还有白萝卜、蜂蜜等也是润肺的好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让孩子少食辛辣、煎炸、烧烤之品,韭、蒜、葱、姜、椒等味辛之品也应适量,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绿色蔬菜,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也要适量,一些干果如桂圆、干荔枝、各种果仁类等也要注意少吃。

可以泡麦冬水给孩子喝,或用少量川贝加梨煮汁喝汤吃梨肉,则效果会更佳。

本文Hash:0724b6bb159728574a73b46e4a213344115011e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