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交宝宝护理需谨慎

冬春之交,正是感冒多发季节,稍不注意,宝宝也会出现发烧、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所以,妈妈们要用心护理宝宝,让宝宝顺利度过春寒。为宝宝身体保暖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如开空调,最好在21℃-25℃,新生儿腋下温度维持在36℃-37℃最适合。要定时开窗,保证经常换气。宝宝的衣服要合适,孩子身体与衣服之间的间隙的温度在30℃-34℃之间最适宜,可防止身体散热,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别让宝宝腹部受凉给宝宝换尿布时,动作要麻利些,要防止孩子腹部受凉。换尿布时腹部盖一条毛巾,防止受凉。为宝宝准备保暖性强且宽松的衣服,最好用柔软的棉布制作,这样不会妨碍肢体活动,易穿易脱。更换的时候拿块干的尿布,抽出随即放上,孩子不挨冻。注意喂食和把尿宝宝夜间哭闹,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饿了或者想要尿尿。如果宝宝饿了,喂食宝宝最好是躺喂,这样妈妈和宝宝都不用离开被窝,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凉。即使孩子没有哭闹和不舒服的情况也要在临睡前到起床后换一次尿布。用后把小屁股洗干净扑少量爽身粉,保持干爽。

小编推荐:

如何防止宝宝过年外出晕车>>

体育课:拯救“瓷娃娃“>>

后,你的孩子节日病了吗?>>

春季宝宝护理需留心谨防幼儿百日咳

导读:春天,幼儿容易被传染一种特殊的咳嗽病。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喀喀……呕呕……喀喀喀……呕……”,好像鹭鸶叫一样,故谓“鹭鸶咳”,中医渭之“顿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百日咳以及防治措施。

本病轻重和病程长短差别很大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百日咳博尔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可长达2~3月。

百日咳的表现

本病轻重和病程长短差别很大,潜伏期3~21天,临床可分为三期。

前驱期:可见咳嗽、喷嚏、低热等上呼吸道症状。3~4天后,上述症状减轻,低热消失,咳嗽日见加剧,逐渐发展至阵发性痉挛期,本期传染性强。

痉咳期:一般为2~6周,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频频短促咳嗽呈呼气状态,伴1次深长吸气,此时产生高音调鸡啼声或吸气性吼声,然后又是1次痉咳,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粘稠痰或呕吐为止。痉咳时面红唇绀、舌外伸、颈静脉怒张,躯体弯曲作团状。可有眼睑浮肿、眼结合膜出血、鼻出血,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因摩擦舌系带而有溃疡,病情轻者,多数痉咳后一般情况尚好,神态、活动及饮食均如常。

新生儿及幼婴,病情多表现严重。因呼吸肌和胸廓软弱,无力咳嗽,也可无吸气性音调吼声。因气管及支气管狭窄,痰不易咳出,易致堵塞,往往发生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需及时作人工呼吸帮助呼吸恢复。并易发生脑缺氧而惊厥。早期出现上述症状、严重窒息者,预后不佳。

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吼声消失至咳嗽停止,精神食欲恢复正常。遇烟、气味、上呼吸道感染,痉咳可再次出现,但较轻。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愈后,痉咳随之消失。

百日咳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急性支气管炎:可有刺激性咳和吸气性喉鸣,有发热、声音嘶哑,咳无鸡啼样吼声。

2.气管内异物:有异物吸入史、X线检查有助诊断。

3.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引起阵咳,但缺乏典型鸡啼样回声。根据结核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沉、X线检查可作鉴别。

4.百日咳综合征:副百日咳杆菌及其他病菌以及一些病毒也可引起类似百日咳的症状,其临床症状、血象、X线发现与百日咳有相似之处,但常可分离出腺病毒、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或副百日咳杆菌等,而未分离到百日咳杆菌。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百日咳的家庭保健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1~6岁患病的较多,只要不发生并发症,一般都能自行痊愈,而且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人在一生中得二次百日咳的极少见。孩子得百日咳后,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禁忌以下几点:

一、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二、忌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三、忌卧床不动。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四、忌饮食过饱。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 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过饱。

五、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六、忌疲劳过度。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百日咳如何治疗

除一般支持疗法外,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以减少痉咳发生的诱因;对婴幼儿要注意吸痰,以防窒息;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采用红霉素、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重症患者应短期应用皮质激素;若有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对年小、体弱有接触史的可进行被动免疫

(三)中医药治疗。治疗多采用润肺止咳之法,用蜜炙百部9克、蜜炙款冬花6克、蜜炙紫菀12克、苦杏仁5克、龙利叶7.5克、法半夏5克水煎服,一日一服,按临床症状需要肺热甚加雪梨干9克、青天葵7.5克、竹茹5克,咳痰不顺加栝楼仁6克、蛤壳6克(先煎),痰多清稀(尤以晚上至早晨)加陈皮6克、茯苓9克、白术6克上药顺症加减。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半岁以内每日1/3个,半岁至1岁每日1/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百日咳如何预防

应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一般起病后隔离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要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已列入常规预防接种计划之中;对于婴幼儿及体弱的接触者,可给予百日咳多价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还可用红霉素作药物预防。早期诊断,及时隔离,隔离期间自发病起7周,从痉咳起4周。对有密切接触的易感儿,检疫3周。

对年小、体弱有接触史的可进行被动免疫,可给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同时可用抗生素或中药。

国内目前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在出生后3个月可进行基础免疫,每月1次,共3次。以后按规定定期加强。对有脑疾患、惊厥性疾病者避免使用,乙脑流行季节也不进行百日咳疫苗注射。

(一)控制传染源隔离患儿3~4周。密切接触者观察21天。

(二)保护易感人群①自动免疫:按时接种三联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 毒素),为我国计划免疫之一。②药物预防: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应给予红霉素,每日50mg/kg,分次口服,连续10~14天。

百日咳的简易中药方——

(1)百部、桑白皮、杏仁各6克煎水,化人冰糖10克,分三次服;

(2)天将壳、批把叶(去毛)各10克煎水,化入冰糖15克,分三次服。

小编总结:患儿在咳嗽时很痛苦,往往连续咳嗽几十声,涨得面红耳赤,眼泪鼻涕也一齐流出,直到粘痰咳出,或咳到引起呕吐,方能暂停缓解。咳在儿身,痛在娘心。愿天底下的父母与孩子都能免受此病折磨之苦。

宝宝的头部护理要谨慎

出生后的宝宝头发稀疏,过了一阵后还出现掉发现象,这可不得了!难道小小的BABY就已经面临中年秃顶的危机了吗?

婴儿刚出生时,在皮肤表面有一层油脂,是皮肤和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黄白色物质,称为“胎垢”。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不洗头,时间一长,头皮的脂溢性分泌物加上灰尘聚集在一起后成的。

解决方法

父母可用消毒后的植物油擦拭局部,或用药膏涂抹在宝宝头皮上,再将浸湿的纱布敷在头上。第一天暂时不要动,第二天再用小梳子轻轻梳头发,或是用纱布轻轻擦拭,痂皮就会脱落,然后用婴儿专用洗发水加温开水处理即可。切记不可用梳子使劲梳,这样很容易弄破宝宝头皮,造成感染,如果胎垢很厚,可重复上述做法2~3次。老人们通常认为胎垢不能揭去,否则容易生病,其实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头发的多少大部分跟遗传有关系,和妈妈怀孕时的营养摄取关系不是很大。大部分新生儿除了发质细软之外,再就是还有发缘前后都较低的现象,这样也会让宝宝的头发看起来比较少。其实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头发就会脱落了,并非是出生之后才会脱落的。

妈妈怀孕大约5个月时,胎儿的头发就会依照生理循环开始由前往后脱落,到了7个月左右时才又开始慢慢长出来。所以宝宝出生时头发可能并不少,之后却开始慢慢掉落,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出生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生理性的由前往后的掉发,有时也会因为家族遗传、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掉发速度。可能是前面掉得很快,后面长得很慢,所以看上去宝宝好像是秃顶了,其实这只是生理性落发的特征之一,家长不必太过紧张。

一般来说新生儿换发的现象并不明显,这样的现象在1岁半之后会稳定下来。头发的新陈代谢在宝宝1岁半后,速度会慢慢趋于缓和。因此,新生儿掉发主要是生理性的。

新生儿掉的头发和“胎毛”有何不同

胎儿时期全身不仅头上长满胎毛,全身也都覆盖着胎毛。在2周时胎毛是最明显、最多的时候,接着就会慢慢掉落。胎毛跟头发是不一样的,出生后的新生儿不一定有胎毛,但是一定有头发。

正常掉发&病理掉发

新生儿掉发是生理性的正常现象,大多数的家长在经过医师详细解释后都能了解,也就不会太过在意这个问题。因为新生儿掉发是正常现象,所以在治疗方面,并不需要特别处理。

除了掉发的问题,家长们还要注意宝宝头发的颜色和发质,例如,黄种人大多数是黑头发,若新生儿出生时头发是白色、金色等其他颜色,或是家里大部分人都是直发,而新生儿却是卷发时,就必须特别注意了。

皮肤上的问题也要提高警惕,例如,皮肤颜色不正常,或是宝宝出生后没有头发、眉毛、体温过高或是有发烧等现象,都可能有遗传性的问题,如先天性的外胚层发育不良等。因为人体的毛发和皮肤是经由外胚层发育出来的,所以皮肤和毛发若有不正常的现象,就有可能是发育出了问题。此外,先天性代谢也会影响新生儿头发生长的颜色和品质,所以宝宝的头顶大事,爸妈可要好好注意了!

本文Hash:1b0fb603f407c0d0c30b0b7c564e4e85f670200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