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

儿童安全手册_孩子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jpg"src="/attached/image/20150814/1439526634478084783.jpg"/>

节假日或双休日,爸爸妈妈要带着宝宝外出去长长见识,体验活动的乐趣。但是,宝宝不像大人,他们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而且节假日人多,宝宝很容易玩着玩着就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这该怎么办呢?小编在此为各位宝爸宝妈提供育儿妙招,教您的宝宝在与您走散后怎么自救。

让宝宝知道谁是可以求救的人

带宝宝出入公共场所时,除了教宝宝认识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识以外,还要教宝宝认一认公共场所里的工作人员。让宝宝通过辨别统一的制服或标志来识别安保人员、清洁工、售货员、导购等,同时告诉宝宝,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可以向这些穿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让宝宝知道哪里可以求救

一般说来,公共场所的售票处、收银台、检票处、广播室等地方,都会有工作人员和内部电话。教宝宝认识这些特别的地方,并告诉宝宝在找不到爸爸妈妈时,如果附近有这些特别的地方,可以到这里来找工作人员救助,请他们帮忙广播,或者请求用这里的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当然,前提是必须提前让宝宝记得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告诉宝宝该如何求救和自救

提前和宝宝约定,在找不到爸爸妈妈时,不要自己到处乱跑,要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或者就近找有显著标志的地方(如售货亭、售票处、入口处等)等待爸爸妈妈回来找自己。同时注意观察来往人员,如果看到是清洁工、安保员等工作人员,可以请他们帮助寻找爸爸妈妈。

特别要提醒宝宝注意的是,警惕主动与宝宝搭讪的人。有陌生人主动过来说带他去找妈妈,不要跟他去;有声称是工作人员的人来带他走,也要警惕;如果带他往人少的地方走,要马上停下来,回到人多的地方;如果有陌生人强行拉宝宝走,一定要让宝宝大声呼救。

宝宝做一些走散后的情景练习

可以让宝宝做做走散后的情景互动练习。说出自己的名字,说出爸爸妈妈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可以模拟表演一下如何求救;还可以模拟陌生人搭讪,教宝宝如何应对。通过这些模拟练习,宝宝能更好地记住爸爸妈妈教给他的应对技巧。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宝宝也更容易稳定心情,正确应对。

结语

虽然我们带宝宝外出都会精心照顾宝宝,但是也要提前与宝宝准备一些预案。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不希望出现与宝宝走散的情况,可是,许多事情不是想避免就能完全避免的。最好让宝宝有个心理准备,同时这也是锻炼宝宝应对意外情况的一种方法,平时记得牢,用时不慌张。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别让宝宝与自己走散。更多育儿亲子的安全问题,请继续关注的相关文章。

宝宝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教你小朋友走丢了怎么办

爸爸妈妈带宝宝出外,去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宝宝很容易会走失。因此,父母都要十分小心的看好宝宝,但是意外总是难以预料的,那么和宝宝走散后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教宝宝要紧跟自己呢?

爸爸妈妈带宝宝出外,去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宝宝很容易会走失。因此,父母都要十分小心的看好宝宝,但是意外总是难以预料的,那么和宝宝走散后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教宝宝要紧跟自己呢?

当在百货商场和宝宝走散时

晚上一家人去百货商场购物,梅梅妈和外婆在看衣服,梅梅爸和梅梅在一旁无聊地玩着。

突然想到上午的走散经历,要借大商场的环境再次教育下梅梅。“如果和爸爸妈妈走丢了,你该怎么办?”“可以去找保安叔叔嘛”。“更多的时候可以找商场的工作人员,因为商场里的保安不多,有时候你不好找”梅梅爸接着说,“每个柜台都有工作人员,你能辨认出什么样的人是工作人员吗?”

梅梅有点疑惑,梅梅爸就带着梅梅到处转。商场里的人可真多啊,看到了穿紫色套装制服的人,豆爸指着告诉梅梅:“如果走散了,你就要找这种穿着制服的阿姨、叔叔。”对于其他几点应该注意的,梅梅也能应答自如,看来早就烂熟于心了,就没有再多费口舌。

小编点评:带孩子去拥挤的场所时,最好给他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从很远的地方也比较容易辨别。最好让孩子随身携带一张"儿童应急信息卡",万一孩子走失时,他人可以按卡中的联系方式与孩子的父母或其他家人联系。同时,可以教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姓名及工作单位。另外,父母可以与孩子商订一个基本原则(比如去商场):如果万一走失,不要到处乱找,而是直接去商场的大门口等父母。

当在图书馆和宝宝走散时

微微爸上周日带微微去图书馆,这里的少儿区每周末都有精彩活动,在这里不但有书看,还有故事听,手工制作等,成了孩子们寒冬里的好去处。

微微和小朋友围坐一圈在听工作人员讲故事,我和微微说:“爸爸去大厅打点水,很快就回来。”2分钟后回到原位,微微不见了!问了旁边的家长,说好像刚刚走一会儿。虽说平时有过这方面的安全教育,但是第一次碰到实践,还是有点害怕。微微爸赶紧四处张望:没有。正要走出大门寻找,再次环顾前方、四周,在服务台看到了微微,有点想哭的样子,工作人员说:“你再不来,他就要哭了。”“为啥不在原地等爸爸?”“因为我要尿尿。”还好虚惊一场。乘此机会又加强安全教育,“你刚才找不到爸爸,来到服务台是对的。如果在外面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要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或者呢?”“或者找到警察叔叔或保安叔叔。”

之后,我们来到休息区,微微开始吃点心补充能量,豆爸又要去供水区去加热水,这次是故意试验的。离开之前叮嘱微微不要离开这个位置,并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微微爸虽然是在试验,也是用最快的速度装好水,之后躲在一旁观察微微,微微依旧是专心致志地吃着他的凤梨酥。不时抬头看看左右,好像在观察是否有坏人。这时有个陌生人走到我们的那张桌子,坐了下来。微微继续吃他的,看了一眼那个人,继续吃东西。微微爸这时才慢慢走过去,表扬了微微。

小编点评:通常来说,带着孩子去公共场所,宝宝特别喜欢径自跑开,因为他要么是早就在商场待烦了,要么是觉得你总不理他。如果你能让他做一些事情,例如让小家伙跟你一块挑东西,他会感觉有趣得多。让宝宝帮你推手推车或者假装你不认识家里的路 让他拉着你的手把你领回家。你也可以带上宝宝喜欢的推拉玩具,减慢他的速度。

另外,在宝宝不疯跑,很听话的时候,你要及时称赞他做得好,以强化他的好行为。就像上文提到的微微爸试验微微,最好及时表扬了微微,也是一种不错的安全教育方法。

如果一旦和孩子走失,首先您应该保持冷静、敏捷的思维,千万可别慌了手脚。

宝宝和大人走散时

温馨小贴士

1、出门前要提醒孩子,一旦与大人走散了,必须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不能乱走乱窜。

2、不要害怕、惊慌,更不能哭闹(一旦哭闹,就会让坏人知道孩子和大人走散了,这样就会很危险)。

3、要第一时间找到警察、保安或工作人员,请求他们的帮助(让孩子认准穿制服的人),能够清楚描述自己的处境、状况并提供家长的联系方式给他们,或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父母。

4、教孩子对于陌生人坚决不予理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给的食物不能吃,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

5、教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工作单位和姓名。这样做有助于孩子在求救时能及时有效地找到家人。

6、在平时的教育中,通过绘本、动画、视频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从书本、视频中学会保护自己,分辨好坏。并适当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状况与警示案例,不可盲目、热心帮助陌生人。

7、父母应该做的: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一定要牵住孩子的的手,叮嘱孩子紧跟着大人。

8、迫不得已要短暂离开孩子,一定要交待好孩子自己去哪里,多久回来,叮嘱孩子别乱跑。

小编总结:对于意外,父母往往防不胜防。小编建议父母在尽好自己的看护职责之外,还要教育宝宝自我保护,在走散后不能和陌生人搭话,不要哭闹,学会正确的求助方法。不过,父母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意外的发生为好。

孩子容易走神,父母该怎么办?

小孩容易走神应该怎么办?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早期教育的老师。

一线案例

已经7岁的小鹏(化名),每次上课都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好好听课。他上课不注意听,经常东张西望,小动作也多,有时候甚至会整节课都随意跑动,停不下来。周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引起他的兴趣。但是他对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很难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这一切都让父母和老师头疼不已。

小鹏专注力不足,容易走神是在上学之后才逐渐被发现的。但事实上,在学龄之前,小鹏可能已经有专注力差的前兆了。小鹏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思维也比同龄人要活跃得多,他事事关心,但事事无成。小鹏的父母也以为小孩子喜欢喜新厌旧,并不放在心上。

小鹏上小学以后,老师多次反应小孩多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鹏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的异常,将他送到专业的儿童教育机构进行专注力的系统训练。但小鹏此时已经7岁了,错过了提高的黄金时间,需要更系统、更长时间的训练,也需要老师和家长更多的耐心。

专家分析:南宁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的卢丹映老师认为,小鹏的这一切行为,只是因为专注力差。所谓专注力就是指一个人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小鹏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在早期不能及时发现儿童专注力异常。

原因分析

孩子为何专注力不足

卢丹映老师认为,儿童专注力不足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先天不足,例如剖腹产的小孩容易出现专注力不足的现象;第二,后天影响,家庭里存在过多干扰,例如家庭成分比较复杂的家庭中,祖父母和父母、代养人和亲生父母、父母之间的教育观点不一致,会导致儿童认知的混乱,造成专注力不足;第三,性格使然,儿童本身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专注力,一般来说,不按常规出牌,富有创造性的孩子专注力不如“乖”孩子好,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造成孩子专注力差。

有以上三种情况的家庭,家长应该多花时间关注孩子,及早发现问题,尽早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专家建议

专业训练可提高专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奇卡儿童潜能开发中心卢春景介绍,在一些教育机构里进行的专注力训练比较系统,会运用闪卡来刺激孩子眼睛的杆状细胞,利用舒尔特表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和专注,使用阿尔法脑波音乐来刺激儿童的左右脑潜能等等。另外,还会组织一些集体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步地改善孩子对事物或活动的专注力。

家长要积极参与

在家里的训练则比较简单,不够系统,但也有其优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卢丹映介绍,在家里,可以进行数豆子、用筷子夹东西、在两张图上找不同、用彩色笔画圈圈、走直线或者平衡木等小游戏,以此训练小孩的专注力。

卢丹映提醒,无论进行什么游戏,重要的是家长的参与,最好是以竞争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让孩子有被重视的感觉,效果也更好。另外,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有意识地准备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籍。在空闲的时间,陪孩子点读(即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而不是上网、看电视,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她还特别指出,对孩子专注力的训练,要遵循“不命令,不要求”的原则,即不对孩子下死命令和强制要求,而应该针对孩子自身的状况来定。如果孩子不愿意玩某个游戏,就不 该勉强。最好是父母甚至全家人都参与到孩子的训练当中,让孩子为大家安排角色或制定比赛规则,让孩子感到被尊重,才能持续地激发孩子参与训练的动力。

本文Hash:4ee62efadb514cf90db25d23f83a8db6514dc3b4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