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儿童用餐意外如何急救?

6月14日上午,位于刘家滩的启慧艺术幼儿园里,5岁的浩浩(化名)在吃早餐时,不慎将食物吸进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幼儿园工作人员实施紧急抢救措施无效后,迅速将他送往附近的一家医院。但不幸的是,当送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入园一个小时5岁男孩突遭意外

当日上午10时许,在医院急救室门前,记者得知浩浩已经死亡,他的母亲还在急救室里抱着已经死亡的浩浩不愿出来。该医院护理部张主任告诉记者,孩子送来时面部发紫,已经停止呼吸。

在医院急救室门口,浩浩就读的民办幼儿园陈园长告诉记者,上午9时许,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早饭,9时10分许,当班的牛老师突然发现浩浩嘴里塞满了东西,脸色发白,呼吸困难,表情十分痛苦,牛老师急忙使劲拍打浩浩的背部,试图让食物从浩浩的嘴里吐出来,可是依旧没有用。

随后,陈园长和牛老师立即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同时通知浩浩的家长。遗憾的是,浩浩没能被抢救过来。陈园长称,办园的1年时间里,从来没有类似的意外发生。

据了解,浩浩的父母从外地来兰务工,住在兰州市城关区刘家滩附近,所以他们将浩浩送到家旁边一所民办幼儿园上学。

“对于浩浩的意外遭遇我们也非常心痛,随后我们会对幼儿园展开整顿,保证以后绝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幼儿园负责人说。目前,就安安的善后事宜,双方已经展开初步的协商。

儿童用餐发生意外怎样急救专家支招

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王春萍医生介绍,如果小孩因食物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首先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后,会使劲给孩子喂水让其将食物咽下去,这种做法不合适。应该多拍孩子的背部,通过震荡将孩子气管里的食物拍出来。还可以使用催吐办法,保持呼吸道畅通,在最短时间里让孩子将食物吐出来,如果孩子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脉搏微弱等生命体征现象,就应该立即送往医院通过手术取出食物。

据了解,儿童吃饭时异物卡喉的情况非常普遍,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被卡,尤其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喜欢打闹、说话,在这期间,很容易造成此类意外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食物有花生米、瓜子、豆类、果冻等。鉴于此,专家建议,小龄儿童吃饭的时候最好旁边有大人看护,并尽量不要让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打闹、说话。

卡在患儿喉咙里的异物,一旦进入呼吸道,会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同时伴有憋气、气喘、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状,只有1%的患儿可以自己把异物咳出来。如果异物卡在气管里最狭窄的声门,就会完全堵塞气管吸气,极容易导致窒息或大脑缺氧,容易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一起来看看:多动症儿童如何用药

问:按照自查表给我的孩子做了评分,结果提示可能是多动症。他现在4岁半,想吃药治疗,请问需要吃多长时间,药物副作用大吗?

湖北读者刘女士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秦炯教授答:多动症的孩子,通常到6―7岁时才开始用药,根据病情可以应用1―2年,部分需一直用到青春期疾病痊愈后。在用药期间,多动的症状可以得到理想控制,并可以促进行为治疗的效果。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可以暂时不用药,而以行为治疗为主。因为一方面多动症的发病与大脑的额叶皮层功能不完善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完善,症状不严重的患儿经过及时行为干预训练,可获得满意效果;另一方面,多动症治疗药物对于幼儿的副作用相对于年长儿更明显,包括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您的孩子只有4岁半,建议先不用药,但需到医院诊断评估,如果确诊多动症,应给予行为治疗。如果到了6―7岁时仍有症状,就需要开始用药了。

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问题,是所有多动症患儿父母担心的事情,正因为此,许多孩子没能正规用药治疗。当前国际上推荐的一线首选药物是哌甲酯,原来常用的是其短效剂型,每天要吃2―3次,孩子不容易坚持。尤其是中午在学校吃的那一次,很容易漏服,导致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波动很大,治疗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大。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其缓释剂型,每天只需在早起后上学前吃一次,孩子能坚持服药。而且,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可以在血液中维持平稳的浓度,所以副作用也很少出现。还有,口服哌甲酯治疗多动症,是不会成瘾的。

来看看6类常见儿童意外急救锦囊

灌药窒息

面朝下,拍后背

婴幼儿窒息导致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最高的。特别是给3岁以下孩子喂药,引发了不少悲剧。

很多家长都有过给孩子灌药的经历,遇到孩子不配合时,家长经常捏住孩子的鼻子,将药硬灌进孩子嘴里,这样做是最危险的;此外,也有家长用勺压住孩子舌头往里灌药,这样也很危险。如果药液呛入孩子气管,弄不好会引发吸入性肺炎。不仅如此,压舌头的动作很容易引发孩子呕吐反应,如果此时姿势不正确,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将立刻引发窒息。

因此,喂药时,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一次少喂一点,多喂几次,不要怕麻烦。过小的孩子,则需要家长采取坐姿,让孩子半躺在妈妈的手臂上,用小勺从孩子嘴角斜方向里喂,固体药物也要碾碎用水化开来喂,动作要舒缓,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如孩子发生呛咳,要立即停止喂药,把孩子抱起来,身子倾斜、面部朝下,即使发生呕吐,也不会窒息。

此外,家长还可以试试“喂药器”。现在市场上有种平嘴针筒喂药器,有些像针管。使用时,先将药水抽入针筒中,再将针筒扁平的一端放进宝宝口腔里。扁平的设计不会让宝宝产生呕吐感,喂起来相对方便一些。

孩子一旦将花生、瓜子等东西误吸入气管时,会无法呼吸、脸发紫,并伴随抽搐,这时要一边拨打120,一边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俗称腹部冲击法进行解救。该急救法分为成人与婴幼儿两种版本,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看护者需要如此操作:

1.让宝宝的身体趴在自己大腿上,面向地板,头部稍微向下倾斜,上半身也稍微倾斜;2.一手拖住宝宝的颈部,稳固颈部和身体重心;3.拍击宝宝两侧肩胛骨中间,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此时宝宝还未将异物吐出,可以将宝宝转过来,面朝上,头部稍微向下倾斜。将手指并拢,在宝宝的胸部中间,胸骨下方凹陷处,向下压5下。观察宝宝是否顺利吐出异物,若还没有吐出,再连续下压5下,再翻过来帮宝宝进行一次拍背动作。

蜂蛰狗咬

先拔刺,再冲水

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跌落摔伤

分泌物,别硬堵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澡盆溺水

趴床上,挤后背

“3厘米的水就能淹死一个孩子!”一点不假,3岁以下儿童因父母疏忽,自己在浴室里溺水身亡,排在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第五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看护者疏忽而造成。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在脸盘旁边,自己去别处拿毛 ,孩子一头栽进脸盆里,自己无法抬起头,意外就发生了。家长做好看护是一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应让孩子趴在床上,推挤孩子背部让水排出,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误食药品

多喝水,促呕吐

孩子看到桌上摆着花花绿绿的药瓶,伸手够到并打开当糖豆吃进去的意外,经常发生。如果误服了安眠药、避孕药、抗风湿药等,可引起药物中毒;误服了灭鼠药,可造成死亡;误服了石碳酸,可造成口腔黏膜、喉、食管、胃部灼伤。发生意外后,要尽快给孩子喝大量的凉水,然后刺激其喉头,使其呕吐。同时要赶紧送医院,洗胃治疗。

烫伤烧伤

用凉水,赶紧冲

孩子可能会被热水、热粥、热汤等烫伤,也可能因碰倒煤炉等造成烧伤。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用凉水冲,使其降温。冬天穿的衣服多,不要将衣服扒开,要连同衣服一起在冷水龙头下冲洗,降温。再扒开衣服检查其烫伤程度,如果直接扒掉衣服,容易撕裂被烫伤的皮肤。所有动作要轻柔,同时要保持创面干净及水疱完整,创面要涂些烧伤药膏、抗菌素软膏,或用干净的布、衣服包裹伤处,转送医院。

本文Hash:eb7ac8c1d3cdd9d9d2e9e06b0dc9548f38f9f36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