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偏食不是小事

  据上海市某幼儿园的统计,在182名幼儿中,在家有挑食现象的达137人;四川省曾对553名3-16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发生率为51%,农村为8。8%。可见,挑食、偏食已成为现代儿童的一个普遍现象。对此,有什么调治良方吗?儿童心理医师的方案对你可能会有所帮助。

  造成儿童偏食的原因,除了食物本身缺乏味香色美或烹调不得法,难以诱发儿童的食欲外,更多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缺乏饮食心理卫生的家庭环境是首因。儿童对食物的好恶并非与生俱来,多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因为父母的溺爱或教育方法不当形成的。另外,如果孩子将某种食物与某种不愉快的经历、事件甚至不愉快的气氛联系起来,也会导致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因此,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行为习惯,可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入手。

  心理治疗时,家庭成员必须态度一致,不要溺爱孩子,更不要为孩子的偏食行为袒护或开脱。要做到—

  ●不在孩子面前品评食物的优劣及对某些食物的好恶

  ●不在吃饭时唠叨、数落孩子的缺点,或检查孩子的学习成绩,或纠正孩子不良的姿势等

  ●不以许诺为奖赏鼓励孩子吃某种食物,或以惩罚的手段强迫孩子吃下某种食物,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

  ●不要试图采用暗示、旁敲侧击、迂回婉转等方法转变孩子对某种食物的偏见,那样只会加重偏食的现象。

  至于行为疗法方面,常用的方法有—

  ●消退法:先了解什么因素对儿童的偏食有强化作用,然后根据强化因素进行消退。例如,孩子每次吃饭时一定要吃肉,不吃蔬菜,如果没肉就不肯吃饭,或哭闹,那么这种拒食哭闹就是强化因素。父母如果对他的拒食哭闹不予理睬,反复多次,他的偏食行为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系统脱敏法:在儿童的饭食中逐渐掺入他不爱吃的食物,开始时可少些,只要他没有反感到拒不接受,下次就可多加些,直到他习惯吃为止。

  ●强化法:当孩子能吃一些他不爱吃的食物后,立即给予鼓励,进行正强化,以利于巩固他逐渐纠正偏食行为的效果。

  怎样确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

  从营养学角度而言,孩子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可认为是偏食、挑食:

  ■ 凡在其食谱中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食品组(食品组分类见《孩子》杂志2002年12月号《家庭膳食平衡原则之一:餐食多样化》一文),或一个或多个食品组的食品摄入甚少,如不吃蔬菜或食之甚少,不吃荤菜或食之甚少,不吃水果或食之甚少者

  ■ 凡摄入食物品种太少,远远达不到每天约15个食物品种,如在荤菜中只吃鱼、虾、蟹等少数几种,或在蔬菜中只吃土豆、花菜等含纤维素少的几种者

  ■ 凡有选择性地或凭个人喜欢无节制地大量摄入某些食物,且摄食频度很高,几成或已成嗜好,并已严重影响到正餐的摄取者。

小食品不是儿童食品!

许多父母认为小食品就是儿童食品,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小食品花样繁多,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1、凉果蜜饯类,如话梅、凉果、蜜饯、果脯、瓜果干等。

  2、膨化食品类,如虾条、薯片、鱿鱼酥、蔬菜圈、爆米花、鸡味鲜等等。

  3、肉干鱼干类,如牛肉干、牛肉脯、猪肉粒、鱼干、鱼片等。

  4、口香糖类。

  5、果冻类。

  6、干果类,如花生、瓜籽、开心果、核桃仁、杏仁等。
 
  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少小食品里面都使用了添加剂。比如凉果蜜饯类常常添加糖精、甜蜜素、色素、防腐剂;膨化食品类常常使用色素、味精、香精等;肉干、鱼干类多应用防腐剂、味精、硝酸盐等……尽管食品添加剂是相对安全的,但它们对人体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成人吃多了尚且不好,更何况孩子的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泄功能比较弱,所以说,小食品不是儿童食品。

  另外,小食品的味道大多较重。而儿童(尤其是婴儿)的口味与成年人的并不相同。一些让成年人觉得淡而无味的东西,恰恰更符合儿童的特点。当父母的出于疼爱孩子之心,总愿意把“好吃”的、“有味”的东西给宝宝吃。然而,这种疼爱的方式却不一定对宝贝的健康成长有益处。因为,除了口感因素外,儿童营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高糖饮食会引起儿童肥胖。吃糖量多的孩子不仅易生,患、忧郁症的比例也比较高(当然此处的高糖并不是一般所说的孩子吃几块糖)。高盐饮食对孩子也不好,它会增加儿童的肾脏负担,并对其心血管系统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现在,欧美市场上不少专供儿童食用的食品除了注明不含食品添加剂外,还常常特别注上不加糖、不加盐。

  有的妈妈总抱怨孩子吃饭不好,担心宝宝会,这恐怕也与孩子平时吃了较多的小食品有关。小食品的营养素不全面,孩子零食吃多了,就不会好好吃饭,久而久之,便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特别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检疫人员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之中,小食品的不合格率最高。例如,在一次对东南亚进口的小食品抽检中发现,部分膨化食品里加的着色剂已达到惊人的程度――不仅用量超标,还多色混用或使用我国卫生标准禁止使用的能致癌的色素!如果让孩子多次食入这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小食品,后果不堪设想。

  在小食品中最经常出现的不合格原因是、甜糖素以及色素超标;膨化剂之中,致病菌指数、色素超标;肉干鱼干类,防腐剂、色素、香精超标;果冻类食品,香精、色素、细菌指数超标……面对小食品存在着严重问题,做父母的在购买时,千万要留个神,看清楚地址、商标,看好出厂日期后再掏腰包。

  不过,有一些小食品本身就是纯天然食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像瓜果干、花生、瓜籽、核桃仁等,的确是营养丰富,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的食品,可以适当食用。

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大都是偏食所引起

相信不少的妈妈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孩子自从学会走路之后,就到处走走看看,蹦蹦跳跳的,一刻也不安静,这让妈妈们比较头疼,难道自己的孩子天性即使如此,还是有什么健康问题吗?母婴专家指出,他(她)可能属于“情绪不稳定儿童”,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大都是偏食所引起。

不喜欢吃蔬菜的儿童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问题

调查发现,愈不喜欢蔬菜的儿童,其咬牙合力愈弱。而且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有蛀牙也比较多,蛀牙多则不能用力咀嚼。牙齿好坏关系到咀嚼功能,而咀嚼可以缓和紧张、焦虑。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也与稳定情绪有关,紧张或饥饿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分泌的激素就会增加,这种激素就是所谓斗争激素,作用是“拼命咬住猎物,不达目的决不退缩”。但是咬牙合力差会减少体内的“斗争激素”的分泌,致使紧张、焦虑得不到缓解。

此外,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说,不喜欢吃蔬菜也对情绪不利。蔬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相反的,动物性食物,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之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另外,体内过剩的钠能否顺利排泄出去,钾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喜欢吃蔬菜者,通常无法摄取足够的钾,因此,多余的钠无法全数排出,残留在体内,变成焦虑、情绪不稳定的主因。

但要让儿童喜欢吃蔬菜并不容易做到,家庭主妇一定要多动脑筋,变化蔬菜的烹煮方式,例如将胡萝卜等根菜类做成丝状,或磨成酱,加入肉馅中,或添加于汉堡的碎肉中,制成水饺、汉堡或其他食物,不但小孩爱吃,大人也一样受益。

温馨提醒:童的情绪不稳定大都是偏食所引起。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吃蔬菜的话,而且还存在多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的话,那么可能是因为偏食引起的。作为父母,我们要想办法让宝宝爱上吃蔬菜。

本文Hash:14a54cd175cfaa52d83af14347e5cbb865da055e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