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兴趣培养重要吗?

  27 兴趣取代

  周日中午的温泉公园,一个小女孩儿兴致勃勃地做着沙画,妈妈在后面焦急地催促着:“快点儿吧,要早点儿回去,下午两点还要去学校上舞蹈课呢。”小女孩儿被妈妈催得心烦意乱,干脆不玩了。

  初冬的太阳暖暖地晒在身上,公园里的各种游戏活动充满诱惑,这时的天气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然而,这样休闲的时光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却是奢侈的,各种兴趣小组把他们的周末时光分割得支离破碎,根本不能尽兴玩耍。

  每到周末,孩子忙着参加兴趣小组,没时间休息、运动,许多家长都很心疼。可“报班”就像一股大潮,裹挟着家长和孩子们,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上三年级的儿子开学两个多月了,张女士非常苦恼,原因是儿子所在的小学利用周末开设各种“奥数精英班”、“写作思维班”、“口语训练班”。张女士一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她主张应该让孩子过得快乐些,一向反对给孩子报兴趣班,因为这种兴趣班,只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其实孩子并不感兴趣。

  可前两周班主任的一句话,就让张女士的决心动摇了。那天儿子从学校带回一张“口语训练班”的报名表,问妈妈要不要报名。当时张女士对儿子说不要报了,你把课内的任务完成就好了。可第二天,儿子放学回来又提起了这件事,还说老师对班上入选“口语训练班”的同学是有要求的,班上二十多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老师都建议报名参加。听了儿子的话,张女士就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回答说:“是啊,‘口语训练班’是学校新开的班,现在学校对英语很重视,你的儿子英语学得不错,是棵好苗子,更应该参加,加以培养。”

  老师的话让张女士左右为难。既然老师觉得儿子是棵好苗子,应该加以好好培养,如果自己就此放弃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前程呢?左思右想之后,张女士还是决定好好培养儿子,于是狠狠心给孩子报了名。

  事后张女士感慨地说,自从儿子进了小学,自己许多先进的理念都碰了壁,那只好跟着大潮走吧。

  说起报兴趣班,福州某私立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林女士对此颇有微词,她的儿子已经整整上了一学期的周末兴趣班,可收获甚微,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正常的学业。 于是,林女士决定让儿子将精力放在课内学习上。然而,没过两天,那份有着数门可供选择的兴趣班“报名单”被原样退还到林女士手中,并由其儿子捎上了一句话:“老师说,兴趣班一定要报名参加。”

  “兴趣班不是全凭自愿的吗?哪有一定要参加的道理呢?”一时想不通的林女士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让孩子用心读书便可。然而,儿子的另外一句话却让不懂“行情”的林女士顿时茅塞顿开:“每报一个兴趣班,学校就奖励学生三个笑脸的印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林女士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当时学校张榜公布“十佳少先队员”时为何将学生报名参加了几个兴趣班作为突出表现之一了。熟知其中的“潜规则”后,林女士二话未说,一下子给儿子报了两门。“这下,就可以得到六个笑脸印章了。”张女士向朋友坦言道,平日里,获得笑脸印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在大型绘画比赛中获奖也只能得到三个笑脸印章。她说,她可不能因此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能获得“十佳少先队员”或者“三好学生”这样的称号,将来选择好的私立初中无异于锦上添花。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今年开学后,即使知道 这些兴趣班培训对孩子没有多大意义,但是,为了那一张张“笑脸”,林女士还是“积极主动”让儿子报名参加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关于童年的记忆还会有完全放松的周末。但90年代以后出生的城市孩子,他们关于童年的回忆就只有上不完的课了,乐器、美术、数学、英语等各种辅导班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周末时光。但是,我们不禁要问?

孩子的兴趣需要刻意培养吗?

要不要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被父母“胁迫”着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当时的自己每次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过去“敷衍”一阵就迅速撤退;上大学的时候,学校举办文艺汇演,看着那些在聚光灯下散发光彩的同学,心里涌起的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就想,如果当初听爸妈的话好好练习,或者爸妈管教再严一点,也许现在自己也是台上一颗耀眼的星星吧!不过那样的话,会不会少了很多童年的自由自在呢?对孩子拔苗助长或放任自流,总是各有利弊,让人难以取舍。

大部分妈妈观点:发展孩子兴趣点,家长必须要指导

怡怡妈妈:“连周杰伦的歌都是这么唱的!”

“你一定听过《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吧?‘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唱的都是我写的歌……’你看,人家歌星的妈妈都是这样从小培养他的嘛!在我看来,从小培养孩子的特长是家长责任心的体现。”

周先生:“小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家长来引导的。”孩子还没有长大之前,对什么都不很了解,不太可能明白自己对什么有兴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过来为其制定一个计划,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以,他给孩子报了英语班、美术班、舞蹈班,辛苦地带着女儿兜来转去。周先生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小孩都是懒的,不逼他根本什么都学不成,以后长大了就有苦头吃了。”

专家说:

望子成龙似乎是所有父母不能避免的通病,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们要为了父母的遗憾和看不见的未来压力赶赴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兴趣班,并要坚定信念、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出人头地。这些,似乎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特别是那年瞬间刮起的强劲的“郎朗”旋风,令许多家长对于钢琴成功论的钟爱顺势延伸至孩子身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早已被现代教育学家驳斥过的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又开始成为家长的至理名言,不少孩子的父母开始更加“独断”地为孩子安排未来,甚至抛出话来,“练不好就别想吃饭。”

小部分妈妈观点:童年应该多玩耍,不需要加大负担

李芸妈妈:“顺其自然吧!”

一直在辛苦地陪女儿学钢琴,可就在最近即将考级的时候,女儿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了。李芸妈妈的女儿欣欣今年6岁,学钢琴却已经有两年多。但事实上,欣欣活泼好动,在琴凳上不太坐得住。辛苦了这么久,李芸妈妈也觉得可惜,但询问了一些专家,李芸妈妈现在想通了。她说:“孩子的童年生活的确太宝贵了,想想逼她学她不喜欢的东西,费力不讨好,还不如让她多开心地玩玩,一切顺其自然吧!”

方女士:“孩子有兴趣就让她学。”

去年的舞林大会节目几乎成为了方女士一家每日不可缺少的家庭话题。每次回来,全家人聚在一起对明星的舞姿品头论足,偶尔还会站起来舞动一下,这其中也包括了方女士的女儿囡囡。囡囡今年5岁了,每次音乐一起,小家伙都能像模像样地露上几招,惹得全家人开怀大笑。今年年初,方小姐去健身房报了个舞蹈班,就顺手帮女儿也填了张表,当初只是觉得好玩,也没想着要把这个作为培养女儿特长的手 段,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方小姐发现女儿在舞蹈方面还真有那么些天分,索性就让她继续学下去。“我到现在也没觉得一定要逼着她学跳舞,现在孩子还有兴趣,愿意去学,如果哪天她厌烦了,不想学了,那我就任由她撤出来,不学了。毕竟对于这么小年纪的孩子,让她开开心心地享受童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说:

对于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帮爸爸妈妈来说,他们对于孩子的教导已经越来越多地趋向理性。他们开始更多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可以如朋友般地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对于孩子的未来,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够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发现自身的优点和兴趣,进而通过主动的学习和吸收将其变为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单纯地被父母强加于身。

培养孩子应因势利导

事实上,每个家长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素养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千差万别。他们对孩子培养兴趣的想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会受社会潮流和自我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如果要培养的兴趣,正好与孩子原本的兴趣巧合,那就如鱼得水,被孩子所接受,并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获得极佳效果。倘若这种培养的兴趣,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悖,那就会南辕北辙被孩子拒绝,并在二者的抗衡打拼中两败俱伤。

培养孩子要张弛有度

专家认为,逼迫和放任都不是好方法。在现代社会,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是很多父母家长的选择,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放任而变得非常任性妄为,有的孩子就在家长的逼迫下在心灵上埋下了抑郁的种子。而事实上,“逼迫和放任都是不对的。”

如果太过顺从孩子的“自然”,孩子就会因为懒惰的天性而失去很多宝贵的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对于性格的规范也十分不利。但是如果过于逼迫孩子学这学那,也容易让孩子对于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疲惫心理,对于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来说是太过分了。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及时培养,将其转化为孩子的爱好和特长。

发现孩子的兴趣

首先要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观察孩子。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加“游戏深度”,便能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巩固兴趣的最好办法。其实,如果孩子能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件事情,正是其心智充分发展的契机。由此而形成的专注力,更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才艺?兴趣最重要

兴趣最重要

钢琴、小提琴、国画、跆拳道……宝宝们天天都在叫“我好累呀!”20年后,现在的宝宝回想他们的童年生活,十之八九能记得的,可能只有一堆上不完的才艺课。父母要怎么妥善安排宝宝的才艺课,才能真正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会变成负担和压力?

令人堪忧的现状--宝宝学才艺成了一种焦虑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自然会尽力提供一切栽培他们,期待宝宝未来杰出、优秀、比别人高一等。有些父母更因为自己儿时没有机会学这学那,就把未完成的梦想放在宝宝身上,希望宝宝长大不会像自己一样有遗憾。

但是,有不少忧心的妈妈会说:“不想让宝宝的童年只是一堆上不完的课,但如果不让他们学才艺,会不会因此埋没了他们的天分?”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性的对待宝宝才艺这个问题呢?

一、先了解宝宝特质再决定学什么

时间、金钱有限的情况下,该让宝宝学什么,更是令父母伤脑筋。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父母自行决定让宝宝上什么,很少问宝宝意见,或和他们讨论。时下父母帮宝宝安排的才艺课仍以功能性、培养智育方面的居多。一窝蜂的现象,也表现在儿童学才艺,像跆拳道在奥运会中为国争光,马上坊间的跆拳道教室里上课人数激增;围棋国手比赛,也掀起一阵儿童学围棋的热潮。

在父母彷徨不知道该让宝宝学什么之前,教育专家建议要评估几点:

1、自已宝宝的个性特质适合上这种才艺课吗?有这方面的天份吗?

2、宝宝是不是真的有兴趣?上课开心、有自信、有成就感吗?还是一直很排斥、觉得很挫折?

如果宝宝没兴趣,或没有天份而学得吃力不开心,上课苦着一张脸,活像受酷刑,那学才艺就变成一种处罚了。

宝宝学才艺的过程中,尊重他的特质和学习步调也很重要,更不要拿他和别的宝宝的表现做比较,增加亲子双方不必要的压力。每一个宝宝天生个性及学习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样的课,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每个人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也有差异,重要的是宝宝能享受上课和做这件事的乐趣。

二、不适合的上课方法反而导致失去兴趣

有些父母虽然送宝宝去上才艺班,却对上课内容不关心;而有的父母则相信名师、名课程,四处打听把宝宝送去上课。不过,专家并不认为名师保证能教出才艺出众的宝宝,而且父母须留意,不适合的上课方式反而打压宝宝的兴趣。

要了解宝宝学了什么、喜不喜欢上课方式,而不是把人丢去就算了。学龄期的宝宝需要能启发创意的课程,制式、呆板,和只是学技巧的上课方式并不适合他们。

三、培养兴趣不一定靠上课

如果父母还在考虑要不要送宝宝上才艺课,那专家建议,不妨先试试其它方法来培养宝宝的兴趣,不需要急着下决定。

从日常生活中制造让宝宝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例如,宝宝没有学乐器,不代表就无法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如果家里常有欣赏音乐的机会,也能为宝宝和音乐之间牵上一条线;又如带宝宝亲近大自然,了解环境生态,就不一定送他们去上自然科学的课;语言能力则可以借着看外文绘本、卡通电影等来学习。从日常生活中边玩边体验,有时候比中规中矩的上课更能让宝宝乐于学习。

参与小区的团体活动或学校的社团,也都是学习及培养兴趣的方法。在这些活动中,宝宝自己会发现最有兴趣的事,或让父母从中找到宝宝的天份,然后再集中资源栽培,把钱花在刀口上,那就不用塞给宝宝一堆他兴趣缺缺的课,亲子之间还为此搞坏关系。

不论宝宝上不上才艺班,更重要的是让宝宝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及热情,那即使不安排他们上才艺课,也不会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及乐趣。

妈妈网(http://www.mama.cn/)育婴专家提醒父母,在让孩子接受才艺课程时,该突破以下几点观念,才能让孩子快乐学习。

电脑方面:网络的教育,满4岁就可以开始学习基本的概念。

英语方面:妈妈不一定要是英语博士,小孩的英语才会学的好。

美术方面:试着从孩子的绘画中,感受其所表达的心灵语言。

数学方面:数学很可怕的偏执想法,请先从妈妈本身抛弃。

音乐方面:不是让孩子去学音乐,而是去“感受”音乐的美好。

汉语方面:不厌其烦的多说故事书给孩子听,并让孩子自己创造故事。

本文Hash:29721eab2e2746aec6f42ca8b96c750a065d075a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