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孩子个子长得矮,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个新名词“矮小症”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不少家长惊讶地发现,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了好多,紧急就医后才知道,原来是矮小症在作祟。矮小也是一种病吗?如何区分“矮小”和“晚长”呢?其诱发因素有哪些?带着一连串疑问,39健康网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小儿内分泌科的朱顺叶教授。

  切莫将儿童“矮小”当“晚长”

  朱顺叶教授表示,目前不少人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所谓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其实,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说,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例,这个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个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所以,矮小和晚长是完全不等同的。”朱顺叶教授说。

  朱顺叶教授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然后与同龄孩子比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而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那么待到检查之时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悔莫及。专家建议,如果家长自己拿不准,最好让专科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孩子矮小原因中遗传占七成

  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多,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导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朱顺叶教授指出,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营养、内分泌激素、内外科疾病、心理疾病、性别、母亲孕期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占比为41%-71%,据研究所示,生长速率、性发育启动时间和速度、骨骼成熟、最终身高等指标均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营养则为第二大影响因素,母体先天给予的营养以及宫内胎盘营养供给都尤为重要。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软骨发育不全等也可导致矮小,心理疾病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朱顺叶教授说。

  孩子长不高赶快查查内分泌

  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孩子矮小是一种“病”,得治!那么,矮小症应该到哪个科就诊?通过哪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呢?

  朱顺叶教授表示,3至4岁是干预矮小症的最佳年龄,家长们应带小孩到正规三甲大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不要到了孩子骨骺闭合、生长停止后才意识到,致使孩子丧失了长高的机会。她还特地强调:“希望家长带孩子就诊时一定把资料带齐,一定要告诉大夫孩子的生长情况。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在就诊时说不出孩子去年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长了多少。”

  孩子矮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不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而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一系列的检查来辅助。朱顺叶教授指出,目前的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还需查骨龄、头颅垂体MRI检查、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判断矮小原因。此外,在必要情况时可能还会加查染色体检查或肾上腺B超检查等。

  有些家长因为不理解或不能配合检查最终导致无法诊断和治疗,从而错过孩子的最佳治疗机会,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专家建议,为了给予孩子正确的诊断和安全的治疗,家长一定要配合医生。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小儿多动症与小儿好动的区别在哪里呢?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他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好动的孩子的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专家提示:六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够诊断为多动症,当然0-6岁的阶段孩子有一些细节也可以提醒家长提早关注。多动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6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医生都不会将其诊断为多动症,因为几乎所有的学龄前儿童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症状。即使是再大一点的孩子,要确诊为多动症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家长和老师的评价,而他们的评价也经常会存在分歧:一个多动症孩子也许在家里可以几个小时地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在拼写课堂却无法坐稳十分钟。另外,多动症还可细分为三种情况:极度活跃型、粗心大意型和两者的结合型。而有一些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从来都不会出现极度活跃的状况。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最好向医生咨询,他们可以通过研究症状的细微之处来区别是多动症还是其他类型的精神紊乱等问题。

3、真正的脑紊乱

最新的扫描技术令医生可以更深地了解多动症的生理因素-大脑发育紊乱。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详细的大脑分析图发现多动症孩子在大脑特定领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相对较弱。最近的一项调查还发现多动症孩子的大脑要比其他孩子小了4%。其他研究还发现多动症在调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方面存在困难,这两者对集中注意力和控制冲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看电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注意力的发展。最近西雅图儿童医院和地区医疗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多动症与早期看电视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显示如果1-3的孩子每天收看电视一小时,那么在他到了7岁时,对注意力的反面影响就会增加将近10%。

4、多动症的发生无性别之分

一些传统的说法认为男孩子更容易患上多动症,他们患此病的几率是女孩的7倍之多。但最近的调查显示这个比例实际上只有3比1。专家认为,这并不是说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换上多动症,而是因为精神病学家发现多动症在不同性别的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特征存在细微的差别。例如,女孩的破坏性相对较小,更多的体现为爱幻想或爱聊天。她们的多动症更多地属于粗心大意型,而不是极度活跃型。

5、良好的药物治疗记录

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药包括甲强龙氢氯化物(利他林),以及右旋安非他命硫酸盐。至于这些药物在减轻多动症症状方面的具体疗效还无法确定,但研究者相信它们可以调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减少冲动。

当然这些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包括缺少食欲、暂时性的身高增长缓慢、痉挛以及睡眠问题等。但专家还是认为好处要远远超过该药带来的副作用。在结合药物和治疗的孩子中,68%被认为恢复正常;只单纯服用药物的孩子中这个数 值达到56%;而只进行治疗和医师护理的孩子,恢复率分别为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6、治疗是必要的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单纯的药物并不能完全根除孩子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是必要的。通过治疗帮助孩子解决不善于结交朋友的问题、缺乏自信心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孩子的组织能力。由于多动症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家庭,所以最好让多动症孩子和他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配合治疗。

7、多动症也许会伴随孩子一生

医生通常会认为随着孩子长大,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会随之消失,但事实上多动症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孩童时代。最近研究发现,多动症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有40-80%的人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症状,还有50%的人会持续发展到成人时期。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症状也有不同的变化。20岁的人可能不会再坐立不安,但仍旧不能聚精会神坚持听完一堂课或完成一份冗长的案头工作。总的说来,外在表现出的极度活跃的情况好像消失了(或者演化为其他大众化的行为如锻炼身体或运动等),代替它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愈来愈严重的粗心大意。而内在的遗传现象还存在。一项最近的调查发现家有多动症孩子的父母出现类似情况的几率要比没有的高出24倍之多。TIPS:如何帮助“好动”的孩子

1、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比如当孩子喜欢画画时,你应该给他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画。

2、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爸爸妈妈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参加适当运动,如平衡木、跳床等。

3、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4、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不给孩子压力,让他轻松成长。

5、不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关系不好也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教给他冲动和吵闹不是解决问题得方法。

据儿科诊疗中心专家介绍说,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饮食疗法等。其中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等,是最为传统、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在治疗上它较为有效,能提高注意力。但是利他林的缺点是,它无法根治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儿科诊疗中心专家首推中药结合推拿为主的治疗,无副作用,见效快,稳定不易复发。中药结合推拿治疗小儿多动症从中医角度上分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脏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即显示出生机旺盛、迅速生长发育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他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并有计划及安排。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专家提示,当然0-6岁的阶段孩子有一些细节也可以提醒家长提早关注。多动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6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医生都不会将其诊断为多动症,因为几乎所有的学龄前儿童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症状。即使是再大一点的孩子,要确诊为多动症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家长和老师的评价,而他们的评价也经常会存在分歧,而在拼写课堂却无法坐稳十分钟。另外,多动症还可细分为三种情况、粗心大意型和两者的结合型。而有一些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从来都不会出现极度活跃的状况。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最好向医生咨询,他们可以通过研究症状的细微之处来区别是多动症还是其他类型的精神紊乱等问题。


本文Hash:b69e3008f2919a2549e329a7a18c2835f2916ed0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