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孝心要言传身教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呢?爸爸妈妈们,孝顺的孩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所以,培养孩子的孝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快来一起看看方法吧。母婴专家指出,家长培养孩子孝心要言传身教。

父母只重视智力开发: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成长等同于孩子的学习好坏,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认为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一好百好”,其他方面都可以逐渐完善。对品德、劳动等方面几乎不做任何要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父母的溺爱:父母对儿女过分地溺爱、娇惯,常常顺着孩子的性子,孩子就算有错也不忍心斥责他们。如此一来,养成了孩子娇纵的习气,在心情不好时,随意顶撞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约束自己。

孩子养成了习惯:孩子平时被宠坏了,养成了习惯。父母总把好吃的给孩子,孩子心安理得习惯了;父母总把孩子的事情包办了,孩子泰然处之习惯了;父母身体不舒服,孩子不关心父母也成习惯了……久而久之,孩子怎会懂得孝顺?

孩子情绪不稳定: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情绪往往不稳定,有着矛盾的情感,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能冷静面对,不容易很好地处理;如果与父母在某些事情上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容易产生分歧,出现一些过激现象。

父母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本身对长辈不懂得孝顺,不尊敬、关怀,乃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扭曲了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耳濡目染下,孩子怎么能学会孝顺父母呢。

想要培养孩子的孝心,家长可以这样做呢?

为什么说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很重要

王女士在这个问题上有点钻牛角尖了。与其费尽心机地为孩子找榜样,还不如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言传身教”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可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注重“言传”忽略“身教”,而“身教”诠释的就是榜样的作用。“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家长说和做是两个标准,那孩子自然就会以低标准要求自己。比如:家长教孩子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可当孩子把沾满口水他认为好吃的东西和你分享时,很多家长只是夸孩子“真乖”却并不吃,他们的做法反馈给孩子两个信息,原来好东西只让我吃或反正给你也不要下次不给了。家长教孩子不应该撒谎,可带孩子打预防针或勉强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家长怕孩子哭闹,很多时候都是用“善意的谎言”把孩子“忽悠”出门的,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证明:谎言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很多例子不胜枚举……

教孩子学好不难,难的是家长要努力克服自身上的缺点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可最起码也要把自身的优点展现在孩子面前,把教育的心态放平和。――网友眺爸

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长期不变、单一的榜样呢?以前的社会结构简单,人们的思想也单纯,所以榜样也很单一,一个不变的榜样也容易树立。但现在的社会那么多元化,而且我们也在追求着多元化,那么单一的榜样就显得单薄了。

事实上,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习榜样的优点,那么多几个榜样,优点是不是也多一些呢?同时,人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不同的缺点。我认为,在以某个人作为榜样去学习的同时,也应适时指出其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习优点,也能提高分辨能力。

同时,“言传身教”可算得上是近水楼台的方法,可以在身边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中选一个做为榜样,适当地夸大优点,让孩子产生崇拜的心理,相信比找一个偏抽象的偶像来得实在。

家长教育孩子身教胜言传

家长教育孩子身教胜言传

宝宝的认知世界

三岁以内的宝宝处在心智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他们是通过各种动作以及视、听、触、味、嗅等感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而对于各种概念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知觉和理解。比如家长给几个月大的宝宝喂糖水,以后他可能就不喝白水了,白水和糖水看起来没有差别,但宝宝只需用嘴一尝就知道是哪个,假如我们给他的是黄色的橙汁糖水,宝宝则看到无色的饮料就要拒绝了。

宝宝对于事物的理解也需要亲身感受,比如告诉宝宝小白兔的特征是白白的身子红眼睛、长长的耳朵三瓣嘴,他若是没有亲眼见过,还是无法理解这小白兔指的是谁。家长应该拿着画片一边讲一边指给宝宝看,等他再见了小白兔就自然能叫出名字了。

宝宝懂得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样需要不断亲身经历,比如宝宝闻到刚出锅的鸡蛋羹的香味馋的立刻想吃,妈妈说“烫,不能动”是无效的,宝宝伸手摸到了挨了烫才能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再比如宝宝要够高处的玩具,会自然地爬到旁边的椅子上,但椅子如果不在旁边他就不懂得可以搬一个过来,只有经过家长的不断示范才能逐渐学会。

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需要不断地积累动作和感知的经验,从切身感受的成功或失败中获得知识,逐渐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发展生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在具体形象地认识着世界,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我们需要教给宝宝很多知识,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每一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又有些什么特征;我们还需要交给宝宝很多能力,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我们更需要交给宝宝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说教是最枯燥最低效的办法,而形象的示范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手段。

家长经常“投诉”宝宝,说我教他说话他不学,我叫他搭积木他不搭,可就在话音落下没过多久,我们惊讶地发现宝宝张嘴讲话了,自己在那里用积木搭起了高高的宝塔。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学习,始终在汲取着知识和积累着能力。

我们还会发现,家长不曾有意教给宝宝的东西,他竟也照葫芦画瓢地表演给你看,比如模仿妈妈的习惯动作,重复电视里的几句广告,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就被宝宝主动地编到教科书里面去了。

孩子并非不听大人的话,而是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只要家长说宝宝就会听,只是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演绎罢了,因此出现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相对而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习,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在宝宝的世界里教学

早期教育没有失学儿童,宝宝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学习,不同的家庭就是不同风格的学校,不同的家长就是不同水平的老师。早期教育这所学校中的“特级教师”是能够进入宝宝世界的家长,理解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交流,带着宝宝从那绚丽的童话世界走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

为了宝宝拥有更好的明天,让我们身体力行,按照以下的原则,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吧。

1、把宝宝看到的事物不厌其烦地讲给他

2、把宝宝参与其中的活动简单概括地描述出来

3、让宝宝在比较中进行观察和记忆

4、让宝宝在活动中接触和感受人与自然

5、邀请宝宝参加有 的劳动和社交

6、按照希望把宝宝培养成为的目标要求我们家长自己

最后还请家长记住这样一个道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工具和结果,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手段。培养宝宝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不断获得知识,向宝宝灌输知识未必能增长宝宝的才干。

本文Hash:7c2db282b5494b33211274cb7f5614fe9c4410a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