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别让宝宝“热火朝天”

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在乍暖还寒、天气反复变化的春天,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小宝宝来说,极易出现大便干、便秘、小便黄、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眼屎增多、口干口臭、咽喉痛等症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火”了。宝宝“热火朝天”,妈妈们该如何帮宝宝“灭火”呢?

春季宝宝易上火,“火气”不消危害大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的脏器是肝脏,春天肝当令,肝阳上亢,而且小儿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很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

儿童的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而且父母长辈们为了能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营养,使宝宝在进餐时食用过多的肉类,牛奶也冲得过浓,造成孩子因食积化热而上火。再加上春季雨水频繁,人体感觉潮湿,妈妈们可能会忽略了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孩子活动量的增加,体内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宝宝就会因缺水而出现上火的症状。

有妈妈认为:”儿童上火不要紧,自然会好的。“其实不然,儿科专家指出:宝宝上火后,若不及时治疗会使儿童抵抗力下降,引发其它病症,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清热去火有妙招,常备小儿七星茶

春季宝宝易“上火”,妈妈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妈妈们要让宝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要做到让宝宝多喝水,宁可让宝宝“少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水”;二要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的同时,应培养宝贝爱吃蔬菜水果的好习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三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以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其次,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要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以促进宝宝体内积热的发散,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妈妈们要注意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并且及时给宝贝添加衣物,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宝贝穿得过多,以免捂出“火”来。

另外,儿童健康专家特别提醒:家中应该常备一些儿童专用的清热去火药物,如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以备不时之需。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等,沿用百年科学配方,帮宝宝赶走“火气”。

春季天气反复多变,只要妈妈们多加留心以及做好防治工作,那么宝宝就能轻松告别“热火朝天”,健康成长。

天冷,别让宝宝过热

随着气候变冷,你不知不觉在宝宝身上压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毯子。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健全,很容易意外地体温过高,而且在孩子接触的外环境温度过高时,他常常没有能力踢开毯子或脱掉多余的衣服,所以容易造成意外。

年轻父母过于担心宝宝受凉

欧洲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婴幼儿处在过热的外环境中,因为父母并不知道宝宝卧室应采用的适宜温度。过热,是婴幼儿猝死综合征或襁褓死亡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约有1/5的父母认为婴儿房的温度应比推荐的16℃~18℃要高,只有1/3的父母认为应该在宝宝卧室里备一个室温计。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父母对过冷的担忧远甚于过热。虽然媒体常常告诫新手父母不要让宝宝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外环境过热,但年轻的父母们仍经常受长辈或朋友的传统观念所左右。

过热的危险性

过热的外环境增加婴幼儿襁褓死亡率,也会导致其它一些健康问题的产生。

婴幼儿在体温快速升高时容易出现热惊厥(表现为四肢痉挛、意识丧失)。

如果一热一冷,会使他易于出现咳嗽和类伤风性感染。

过热时宝宝的症状

过热的宝宝往往面色绯红,出汗,也可能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有时也会进入沉沉的睡眠。

辨别孩子是否过热的最好方式是触摸孩子的颈后部、胸部或腹部。不要单纯通过感觉孩子的手、脚温度来区别,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摸起来比较冷,并不能如实反映孩子的中心体温。

过热时该如何处理

如果宝宝摸起来非常热,并出现不适症状,你最好立即掀开毯子,脱掉他的衣服。

没有必要用水擦浴或量体温,除非宝宝出现生病的某些症状。

过热的一些预防措施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7.5℃)或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给他减少衣服和毯子,即使在冬季也这样做。

◆不要让宝宝睡在电热毯上或使用热水袋,不能让婴儿床紧邻暖气管、空调或火炉,也不能让宝宝睡在直射的阳光下。

◆将宝宝抱到室内、车内或购物中心时,最好摘掉孩子的帽子并脱去外衣。

◆宝宝并不需要炎热的卧室,他们很少需要比成人多的室内加温量。

◆买一支室温计,确保宝宝的卧室温度不会过高。

◆如果你怀疑宝宝可能过热,可以掀掉一两层毯子,并频繁触摸检查,必要时应掀掉更多的毯子。

◆如果在房间里你觉得热,你的宝宝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你觉得穿一件T恤合适,你的宝宝也应该只穿一件同样简单的衣服。

本刊郑重提醒新手父母

气候寒冷,层层堆积的毯子和打开的暖气装置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过热和襁褓死亡

2000年欧洲一项政府资助的大型调查证实了襁褓死亡率和过热有联系。

尽管襁褓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但在欧洲每周仍有一个孩子死于襁褓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1~6月宝宝。

怎样减少襁褓死亡的风险

◆让宝宝仰卧睡觉。

◆要求婴儿床长度和宝宝身高基本一致,即宝宝的脚在床脚位置。

◆不要将衣被盖住宝宝的头面部。

◆孕产期禁止吸烟,包括你的配偶。

◆不要让任何人在婴儿房吸烟。

◆不要让宝宝过冷或过热。

◆不要给宝宝使用羽绒被或枕头。

◆如果发现宝宝有明显不适症状,尽快寻找医疗帮助。

别让宝宝的眼睛“怕”春天

春天是细菌及病毒复苏肆虐的季节,风沙则成了细菌、病毒“旅行”的好传媒。它们借助风力,侵入到人体内,最易落脚处则是裸露在外的眼部及耳鼻部、口部。加上人们日常不注意防护,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传染性眼病。红眼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解决方案: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至于酒类以不饮为宜。青光眼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解决方案:青光眼患者不应悲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治疗上应按照医嘱用药和定期随访,不可自己变更用药剂量。青光眼病人最好能逐步学会指测眼压,当觉得高眼压可疑时,及时看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使高眼压得到控制。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手指按摩眼球有利于保持引流口通畅,但这要先经医生指导方可进行。此外,应注意一些抗青光眼药物有副作用。沙眼沙眼是由一种极微小的病原微生物――沙眼依原体引起。得了沙眼患者可自觉眼发痒,烧灼感,磨的慌,流泪等症状。此期传染性大,应注意隔离。沙眼依原体除侵犯结膜外,还常侵犯角膜,使角膜上出现很多新生血管,影响视力,甚至会引起溃疡。解决方案: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磨擦法及压榨法治疗,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磨擦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广泛时,可分期分阶段进行磨擦。严重的沙眼并发症,如沙眼性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睑球粘连等,可以采取手术矫正。干眼症得了干眼症的人,轻则眼睛常有干涩、灼热或异物感,眨眼次数增加,闭眼才感舒适;重则造成角膜上皮受损而有怕光、刺痛,甚至反常的大量流泪,严重的会引起角膜溃疡、视力受损的后遗症,所以不能轻视干眼症的潜在危险性。解决方案:干眼症治疗以局部点用人工泪液为主,病情重者可采用封闭泪小点以保存有限的泪液。伴全身病应配合治疗,中药、针刺可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在防护上,不要居于干燥的环境,风大,干燥的气候出门宜戴防护镜,坚持点用眼药。很多人需终生点用,并要定期复查。

本文Hash:bffe4e198b9def4f7c1d357ef7f6255346c73c7d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