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入园会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吗

过早入园会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吗?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在开始这个话题前一定要定义“过早入园”和“上学”。这个“过早”含两个方面:入学年龄低于大多数幼儿园设置的招生限制,无论是小小班还是小小小班都可能涉嫌;孩子比同年级/学段的孩子既定年龄小,属于小孩上“大学”。上学,就是上学校学习去呗。既然去学习,就要看学校能否提供系统的学习条件,一个要看学生能否掌握学校教的以及和伙伴能否有真正意义的同学关系,一厢情愿是不能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别以广义的学习观念来套这个,我们说的是正规的学习机构——幼儿园(学校)。当然超级天才或者李尔一样的早熟者除外。1、简单的推理——会有消极影响认为早入园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危害的道理很简单,看官IQ在70以上就足够了。A、早期亲子分离孩子越小对父母的依赖越大,通常情感是这个维系表达的要素,是一切消极影响的根源。发展心理学者往往通过习性学来影射亲子早期分析的严重后果,一般会表现为亲子情感疏离、易唤醒不安全感等。最既有恐怖色彩的是早期情感剥夺会导致个体婚后养育行为的异常。你看看,这样做你养儿防不了老,还会让人类物种走恐龙(史前物种,非现今MM)的老路。犯罪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就更重视早期亲子关系了,认为如果早期亲情缺失会有不可逆的消极影响。他们会表现为社会情感淡漠、成人后易患心理疾病等。佛洛依德的一些说辞比我有权威,大家抽空看看。那不是今天早入幼儿园,将来早入监狱/精神病院?开头广义学习论者还会认为这些也是学习机构吗?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我也这样认为。难道说真的是线性的因果关系?难道上小班就不早?非也,两个都非也。我给大家科普一样什么是心理学意义的异常。社会能力失能或不足;行为发生概率在5%以下。后者含两个部分,一个高端的,一个是低端的。消极影响属于低端的,肯定地说早期亲子分离不会有情感上的高端特例出现。我们都按部就班地读托班或小班,则因早期亲子分离的影响就是均匀分布于所有个体,也就正常了。君不见很多“老人”感叹“新人”的不正常,但社会仍然正常运转嘛。行为社会化是动态的,与时俱进。所以,随大流是最安全的。我老师曾经提示我——你看街头小媳妇干嘛?你要看她们的小孩子!多精辟呀。B、老师的“代养”由于幼托机构的主旨是保育,早入学,其实就是代养了。孩子就是孩子,遵循最简单的生存原则--有奶就是娘。所以,我相信,孩子会更亲近这些机构的老师。其影响是不确定的。积极的影响是比较独立,有生活能力的独立,也有家庭情感的独立,比较典型的就是寄宿制幼儿园的孩子。消极的影响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是早期被拐的孩子,被解救回来后怎么人融入不了亲生父母的家庭。也又会说,那老人、保姆的住家看护就没有消极影响了?老人和孩子是有亲情维系的,这会通过方方面面被孩子捕获。住家保姆虽然很难表露处老人那样的真情实感,但熟悉的家庭环境和最大限度地同父母接触,可以抵消一部分。关于留守儿童的代养我们就不谈了,这不符合主流气候。我在论坛中遇到早期分离的孩子相关问题时,总是对网友强调——告诉你身边还没有养孩子的人,有孩子一定要自己养。C、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能力、社会交往和教学活动水平上,孩子越小个体差异就越大。幼儿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高中有明显的区别,就是保底教育。他们力争让能 力最低的学生也能完成,这样的教学虽然很人性化,但很低效,最低水平的同学以外的人是陪读者,这公平吗?最好的教育是同质性教育,这是班级集体教学的基础。由于孩子的任务情境控制能力很弱,那些陪读的孩子会感觉很无聊,老师会通过强调课堂行为规则来约束他们。这又和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以欢快的活动带学习相左,不能让幼儿园变成童子军军营的。你也许会说,不是保育为主嘛。保育是什么?对,是吃喝拉撒。请你计算一下,2个老师换一圈尿布需要多长时间?更不要说喂饭了。老师就是变成蜈蚣,恐怕手脚也不够用的,所以全员早入学是不成立的。我们对孩子的能力判断是高估的,其实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我们不谈最低底水平同学的感受如何,为了不为难老师,为了教学公平,为了孩子能享受细致的生活照顾,千万别过早入园。2、复杂的思考——好坏不确定人是复杂的,人的教育期望是不一样的,为了教育理想,出于火烧眉毛顾眼前,完全可以把孩子早入园。因为一个缘由,就把仅有的一个孩子送出去,结果必须是不确定的。这部分内容,IQ多少倒无所谓,主要在意IC、IP的量就足够了。A、为了生存,万般无奈当生存可能及其质量成为你的第一需要时,你就想武则天所说的——至亲皆可没(mo音)。马斯洛说前者属于最低的生理需要,后者属于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我感觉前者是时代的悲剧,后则是个人的悲哀。把孩子自己放在家里肯定不如放到幼儿园安全,所有的人都清楚钱买不了自己的宝宝。不说了,这个好像很特别地揪心。B、为了理想,千方百计随着地球村化的推进,我们很多人都开始审视本土的教养价值。生成了关于教育的理想,就是通常说的教育理念。这其中,自厌式的否定为众。加上成功人士特例的忽悠,参杂媒介道听途说的蛊惑,会是你感觉到如果再把孩子留在怀里就是老土,就是最不具备科学性的。为真理可以不要命,为理念可以不要儿,这样的父母太自我和自私。这个不确定首先表现为你的教育理想/理念的现实发展性是不确定的,谁都不是全智全能的人,如果坚信并执着地执行,那是你的人格有问题了。其次是这个理想或者理念在别人身上或者别的地域是成立的,到你这里则未必成立,教育属于社会学层面的东西,不是科学,是不能迁移的。拿别人孩子来实现自己理想的是教育家,那自己孩子来实验自己理想的是大傻瓜。是否有成功的特例发生?肯定会有,但概率会很低,这需要你思考。C、混龄教育的尝试在构想社会的时代,诞生了混龄教育,传说中的蒙事(非别字)教育和现实中的偏远上村的教育都是这样的。本条仅限于入学段高的同学家长。社会学习者认为,混龄教育可以让低幼学生更容易社会化,习得对应的规则;也可以让“高龄”的孩子更具有同理心。社会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同理心是心理利他的核心,都是好的,为什么不追求这个呢?我们每个人从初中到退休都在学习马恩辩证法,其中一分为二的观点很朴素。过早入学也是这样的,就看你的取舍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动物,那可以,但面对孩子你感觉这个两点论合适必要吗?一俊遮百丑的前提是定要有一俊,如果这个也不确定,那还是不玩好。

过晚与孩子分房睡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新生的宝宝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呵护,会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那究竟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宝宝该分房而睡?国内的育儿专家给各位父母的建议是:5岁是最合适分房而睡的年龄。太早分房睡容易让孩子感觉被抛弃,太晚则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新生的宝宝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呵护

分房睡,3岁可考虑,5岁左右最适合

国内育儿专家表示,过晚分房睡有可能跟某些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有关,如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因此,他认为,孩子满3岁以后可以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较适合;如果上小学后还没分房睡,通常来讲,这可能就有些晚了。

不过,专家也提出,具体孩子几岁应该分房睡因人而异,还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独立性、跟父母的依恋程度、家庭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太早分房睡容易让宝宝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太早分房睡,孩子容易感到被抛弃

为什么说宝宝3岁以后才考虑和父母分房睡呢?通常在3岁前,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这时,如果跟母亲分离,孩子就可能会认为母亲没有了,或认为被母亲抛弃了,从而伤害到孩子。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由于自我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了母亲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

细心的家长可能会注意到,有部分孩子在3岁前,会有一件他特喜爱的东西,例如一个毛绒玩具或是一条毛巾,这是他每晚睡觉时一定要抱着睡的。如果你要拿走,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的,即使你用同样的新的跟他换,他也不会同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于是,孩子的潜意识就把这个公仔或这条毛巾象征他的母亲,抱着它睡,这样就可以确保母亲不会离开他,是一直跟他在一起的。所以,即使很旧很脏了,你也很难从孩子身边拿走它。

孩子不肯分房睡要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引导

太晚分房睡,孩子长大易患精神疾病

那如果孩子长大了,仍不分房睡,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专家表示,过晚分房睡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某些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如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

因为,5岁左右,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这成为确立自身性别认同(即:确认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或是双性)的基础,精神分析理论称这个时期为性蕾期(4~6岁)。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个时期孩子的性行为相对较活跃,如手淫,大腿夹紧等。

弗洛依德认为,在性蕾期,孩子会对异性父母产生恋情,对同性父母产生嫉妒,以及由竞争而生憎恨,弗洛依德称这种三角关系为“恋母情结”,他认为恋母情结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这一情结是通过与同性父母的认同而得以克服的,并且在克服这种阉割焦虑的过程中,孩子拥有了“超我”。导致孩子性心理停滞在或固着在这个阶段,是孩子长大后患焦虑症、强迫症或神经症的核心原因。

分房睡,如何应对孩子的不配合?

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给予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孩子没能及 分房睡,原因通常不在孩子,而可能是父母,父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或是父母潜意识也有心结在影响。

教子过严会造成孩子心理阴影

家庭教育切忌走极端,两者都会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相比于过度溺爱,过于严苛同样也对孩子伤害不浅。严重者会使孩子有心理阴影,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应该刚柔并济,做到有的放矢。过去这两年,为了增强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我一直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课程,在大量接触心理咨询案例之后,经常很感慨。在心理咨询中,为了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需要收集其成长史资料,家庭教养方式就是不可或缺的信息之一。非常巧合的是,目力所及的绝大部分案例,在提到求助者家庭教育方式时,常会有这类表述:——“父母从小对她要求严格……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父母皆为大学教授,对求助者要求较高,求助者从小就非常懂事,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容不得差错。”——“父母没什么文化,对××期望值很高,要求严格,××也一直非常听父母的话,是邻居眼里的乖孩子。”……这个发现让我非常吃惊,因为此前我一直认为,虽然孩子的成长环境宜宽松,对于行为习惯方面的教养,还是应该严格一点儿,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最好。具体到实践中,我虽然对桐桐的期望值不高,对她的正常心理发展带来的尴尬,比如护东西、发脾气、撒谎等,也往往会给予包容,然而小家伙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差错,我却总是难以接受,会伺机要求她做得更好乃至最好。比如,小家伙用完东西就随手乱丢的习惯,就让我非常抓狂,我一直在想各种办法纠正她这个“不良行为”,一旦纠正的努力受阻,还认为是自己的监管不到位,丝毫不去想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用完东西还喜欢到处乱放……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再阅读或听心理学课程时,脑子里就绷了一根弦,慢慢地就发现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孩子在童年阶段,如果父母对其管教得特别严厉和苛刻,处处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孩子就会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做错了什么事而遭到父母的处罚,久而久之,就易养成追求完美的人格:自我要求严格;内心缺乏安全感;害怕犯错误;做事喜欢反复检查计划是不是妥当;一旦犯了错误,就容易觉得对不起别人,不能原谅自己……这种人格倾向常常成为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基础,一旦遇到诱发因素,就容易以心理或躯体疾病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有时候求助者之所以出现心理疾病,就是因为潜意识告诉求助者,只有生了病才能解脱自己在某件事上的责任、获得家人的宽容和关注……感慨之余,某次给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徐维东女士微博留言交流:徐老师,最近看心理咨询案例有个感受,就是父母从小对孩子要求太严苛,容易让孩子养成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对不?没想到徐老师很认同这个观点,给了我如下回复:是的。孩子为了获得父母认同,不得不扮演与年龄不相符合的角色,且只有表现良好才能获得欣赏。因此,他会对自己更加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就易形成追求完美的特质。有一天,撑不住了,就会生病或者出现其他让人担心的问题,以此来告诉父母:“我很累,我需要休息,我希望我不好的时候你也能接纳我。”无独有偶,有一次去听心理咨询界的专业人士顾俊峰老师的课程,顾老师在讲解一个由于家教严格而埋下心理隐患的案例时,也提出这个问题。顾老师说,他在本省的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时,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有大约2/3的心理障碍患者 都来自军人、大学教授家庭,还有一部分来自没有文化的家庭。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家教较严格甚至呆板,致使孩子从小就比较追求完美,容不得自己的差错,日积月累,成年后遇到诱发因素,便会以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形式表达出来。顾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问题:有个求助者,20多岁,爱啃手指,啃得两只手的指节都烂了,医生说再啃下去就要生皮肤癌了。家里人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用,就带他来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了解到,求助者自幼就受到父母的严格要求,考试考不到第一都不准回家。有一次,求助者考了个第二名,大冬天就一个人跑到桥洞里待了两夜,不敢回家,后来遇到了一个诱因(忘记顾老师讲的什么了,好像是很饿的时候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引发了咬手指的习惯,以此来宣泄内心的焦虑……讲到这里,顾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们,对孩子千万不能要求太严格,如果从小就把孩子规范得像个小大人一样,则孩子就会承受不该承受之重,埋下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隐患,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再干预起来就事倍功半了。所以,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像个孩子,犯点儿小错没什么,千万不能苛求他们,如此他们才能正常地发展、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深以为然!

本文Hash:7a1a79ccef13c912a0d0fbcc77e453a6cab5ee69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