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没有参与权长大易成“啃老族”

校长信箱摆放许久、为什么老是空荡荡地成“摆设”?谁说学校、家里的事没有孩子“插嘴”的份?昨天,蓝天中学几名初中学生的“童言无忌”让成年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一个常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儿童的参与权。市妇联等有关专家则透露,一个上海市儿童参与行动计划纲要已在草拟中。

仅有3成学生对“校务参与权”满意

昨天下午,在市妇联组织的一个“儿童参与课题研究成果研讨会”上,来了几名特殊的小“专家”,他们是蓝天中学初二的学生,也直接参与这个课题的调查。

杨悦沁天真可爱,代表同学向大家说明了在学校里的调查情况。在她所在的学校里,大家对选举班干部的方式全部支持,因为它完全是按照不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但是76%的学生都表示,老师从来不让他们参与上课教学方式的讨论,但所有同学都希望有参与机会。汇总下来,只有32%的学生对自己在学校事务中的参与权表示满意。

社区活动安排儿童参与最欠缺

有关专家介绍,早在1989年,联合国就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就提出,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这项公约1992年在我国生效。尽管前三项现在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发展,但儿童参与权较少被人们了解。

上海市“十一五”规划首次强调“推动儿童参与”。为此,去年底,市妇联儿童部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联合开展《上海市儿童参与行动方案研究》课题。课题调查显示,知道儿童参与权的约占50%。

■在和儿童最相关的家庭、学校、社区三大领域中,在家庭中儿童参与的程度最高,家长在安排活动计划、消费内容时,常常征求并采纳儿童的意见,但对于家庭重大决策则持谨慎态度;

■其次,在学校里,教师会适当听取儿童的意见、支持和允许儿童参与学校活动;

■在社区中,儿童参与情况不够理想。最多的参与方式便是“由成人决定并指派儿童参加活动”。

儿童没有参与权长大易成“啃老族”

“儿童参与权欠缺,会直接影响其性格形成。”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孙抱弘尖锐地指出,儿童缺乏参与权,不利于他们培养独立的观念和性格,将来走上社会,容易产生不适应现象,现在出现的“校漂族”、“啃老族”都有这方面的因素。

为此,课题专家也在草拟一份“上海市儿童参与行动计划纲要”。记者了解到,在这份纲要里,将通过加大对《儿童权利公约》的宣传,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扩大儿童在家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把儿童接纳到社区的建设中等各种措施,为儿童开设发表意见、参与决策的“绿色通道”。

“我们不是温室的花朵,我们也要有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的权利。”听听孩子的声音,该是提高孩子们参与权的时候了。

关键词:儿童参与

指的是儿童自由自愿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及(或)其他儿童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

“宠物型”BB长大会成啃老族

讲述人:尹先生,6岁男孩的姥爷。

苦恼:给予很多,却感觉还是宠得不到位。

尹先生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女儿是独生女,外孙是独生子,形成了“421”的家庭模式,外孙君军(化名)自然而然成了六个人的掌上明珠,用尹先生的话说:“对君军我是有求必应,但我觉得还是宠得不到位。”

记者:您平时怎么宠孩子的?

尹先生:物质上买东西,生活上顺着他。只要是他张口要的,我一定给买到位,他没张口要的,我觉得好的也都买给他。

记者:您一年给君军选购礼物要花多少钱?都买些什么?

尹先生:大概七八千吧。君军主动要的东西基本都是小玩意,动画片光盘、蝈蝈、气球等,这些东西不值钱,所以一般一次性会买很多,他要的最贵的也就是摇椅。他过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一些小礼物,比如项链、手镯这些金饰品。另外,每次出差必带礼物,各种各样的玩具,我觉得适合孩子玩的或是我觉得不错的都会买回来。

记者:这些礼物他都喜欢吗?收到礼物时,他有什么反应?

尹先生:君军最懂事的地方就是,即使我买了他并不喜欢的东西,他也会有礼貌地说:“谢谢姥爷。”五六岁的孩子对事物的关注度并不集中,大多数情况下喜欢一样东西,玩够了就扔到一边了。粘贴、卡片、光盘这些东西送给他,他会特别兴奋,能玩很久而且玩得很开心。自行车、轮滑鞋他也喜欢,但是因为没有小朋友陪他玩,买完就没怎么用过,所以我说现在的小孩很可怜,他们需要更多疼爱和陪伴。

记者:除了买东西,日常生活中您是怎么宠他的?

尹先生:事事顺着他吧,比如,晚上吃过饭我坐沙发上看电视,他跑过来直接把电视调到他喜欢看的频道,也不征求我意见,我郁闷地问他:“姥爷在看电视,你直接调台,合适吗?”他不说什么,做个鬼脸,样子特别可爱,我就没脾气了,要么陪他一起看,要么换个屋子看。我觉得只要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这个姥爷就称职了,所以凡事都以他高兴为先。

记者:他做对或者做错事,您会怎样奖惩?

尹先生:做对了口头表扬:“君军真懂事。”做错了会批评他,被我说急了他会说“臭姥爷”,我就不再说了。有时候也会吓唬他:“告你爸去。”他怕爸爸,但并没有因为总是被我们吓唬而讨厌爸爸,相反,跟爸爸玩得特别好。一般情况我不会阻挠孩子父母教育他,看不下去了就躲出去,但是如果他们太严厉了,我会制止。我教育孩子的理念是,你是什么水准,就怎么要求孩子,你都做不到的,为什么要为难他一个小孩?

记者:现在家人事事以他为主,您是否担心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尹先生:我觉得不会。一是教育孩子是综合的问题,父母负责深层次教育,老人负责疼他宠他,孩子父母也会教育、引导他。二是6岁的孩子已经有是非观念了,懂得谁对他好,比如孩子姥姥从他出生一周后就带着他,他就特别依赖姥姥,姥姥去哪儿他去哪儿,姥姥一出门他就急。另外,这个孩子有个特点,胆小,从来不敢在我们视线之外自己玩,这是缺点但也是好事,至少我们能管得住他。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种观点,认为“孩子从小跟老人过,老人隔辈疼,会被宠得不像话”,您是否认可?

尹先生:六七成是这种情况吧,不过在我家君军这儿不会。社会物质在不断更新,他的眼界会因为我们在物质上的宠爱而不断扩大,这对孩子来说有益无害。小孩子耍耍小聪明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孩子不会木讷,只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为他把好 向就可以了。

专家:“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家长教育工程讲师团团长、中央电视台常年特聘家庭教育专家郑委

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幸福感”

郑委老师认为,像媛媛这样被家长提前设置好“幸福”的孩子,可以被定义为“总满足的孩子”。孩子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特性,他就会习惯地认为被父母提前铺垫好、未经努力就轻易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并把这种状态视为亲子关系的一种常态。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十分危险的。

郑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女儿想要一件东西,央求十次,每次都给她买,你是好爸爸,而央求十次只有一次没有买给她,你就是坏爸爸。”被满足得太多,孩子习以为常,得不到的时候就认为“不正常”,这反而让他们对自己的家长有了不满情绪。

家长给得太多孩子爱享乐

尹先生对君军的疼爱是典型的“隔辈疼”,对孩子有求必应。由于家长“给得太多”,扼杀了孩子获得幸福感的可能。这直接导致孩子对什么都感到没意思,没有任何的目标以及“自私”、“享乐”和“不劳而获”观念的滋生。

长期有求必应,孩子就成了“宠物型”孩子。这样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容易缺乏责任心,对周围的事情比较漠视,不喜欢劳动,郑老师说:“我们一直都教育孩子要爱劳动,甚至先于爱学习,这样的孩子很难爱劳动。”没有劳动和创造,在找不到生活目标和成就感的状态下,精神上难以得到满足。成人之后,他们成为“啃老族”的可能性也最大。

教你怎样进行“幸福感教育”

快乐并不是幸福

孩子在得到满足时可能会感到快乐,但快乐和幸福是两回事,快乐是短期的,而幸福是长期的,家长应当认识到:人心中有目标就会充实,就会积极向上。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他又享受着生活,享受生活带给他的快乐和满足,这是真正幸福的状态;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幸福,追求幸福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物质上要“少给”

“在精神上积极追求的人都不会过度追求物质。”郑老师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长要“少给”,尤其是在物质上,尽量不要给得“过多”、“过快”。

“延迟满足”学会幸福

研究证明,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目标感更强,更不沉溺于眼前的诱惑,这样的孩子成才的几率也更大。让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得,通过忍耐去等待。这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唤起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孩子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让孩子学会追求幸福。

学前儿童思维与成人有大差别

思维能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能力,也是人类进化史中最高的成就之一。众所周知,新生儿从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弱者成长为一个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强者,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认识世界的抽象思维能力更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正因为拥有这样的能力,人才成其为人。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人类将周遭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累积做出理解的反应。幼儿思维的发展,表现在幼儿出现意志行动的企图,幼儿开始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理解行动的意义,继而能够按一定的目的去实现行动意图。

本文Hash:51a38ef43b5709249931469d906f09c99ea29010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