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则父母应该教宝贝

  一般从1-2岁开始,宝贝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贝开始询问与性别相关的词汇。

  1.以恰当的方式让宝贝了解男女的区别

  一般从1-2岁开始,宝贝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贝开始询问与性别相关的词汇。当宝贝询问:“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我从哪里生出来的?”等问题时,父母最好告诉宝贝相应部位的正式名称,或者正式名称加上俚语中的名称,并从这些词汇开始逐渐扩展,让他对有关性的问题有个科学而系统的了解。

  不少性教育专家认为,一定要给予性器官以正确的名字,要把阴部叫得跟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自然,而不要用小弟弟、小鸡鸡来取代正确的叫法。

  研究表明,和宝贝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当然,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教育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平时对宝贝的提问或相关行为给予适当反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样的做法会给宝贝一个暗示,他不需要通过别的途径去了解,父母会给他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信息。

  2、让宝贝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私处

  当宝贝进入性蕾期,他可能会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这时,大多数父母往往会以“羞羞”这样一个含糊的字眼,或者严厉的呵斥来制止宝贝的行为。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教给宝贝正确的做法,还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好的评价。

  正确的方式是告诉宝贝,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如果他想碰触的话,可以回到自己的卧室去。这样说不会让宝贝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宝贝明白,并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适合当众做,但可以在卫生间或自己的卧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等等。

  3、让宝贝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在很多成人眼里,很小的孩子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他们往往拿孩子当活玩具,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都要随意逗弄他们。如果宝贝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他就很难学会反抗成年人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因此,从宝贝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应该尊重宝贝的身体,教给他关于身体接触的一些基本原则,潜移默化地提高宝贝的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应该教给宝贝以下原则:

  ・他可以抚触自己的身体,但抚触隐私部位不宜当众进行

  ・如果别人不喜欢他触碰身体,他就不能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

  ・不可接触别人的隐私部位

  ・除了父母、其他特别亲近的照看者和以外,不要让任何人触摸宝贝的隐私部位

  ・如果有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要离开对方并要求对方停止这种行为。

相关资讯:

父母应该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幼儿,让幼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幼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有些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幼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幼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父母应该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幼儿,让幼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幼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有些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幼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幼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本文Hash:da31ed1a647929d1ac1eb4d010b8d45548da715b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