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一次特殊钢琴课!

阳阳5岁,一个蛮不错的小男孩,他是自己想要学钢琴的,所以学得很投入。那天,我正好去他们家玩,阳阳主动要求为我们演奏,可桦姐(阳阳的妈妈)则希望儿子先完成今天的钢琴作业。看这架势,心想反正也是闲着,不如就替桦姐当一次陪练吧。如果能把表演和练习结合起来,岂不两全!

事先申明一下,我喜欢教育孩子,当(且仅当)一个孩子接受我的教育的时候,我就会非常非常地爱他们!

可我发现,阳阳明显表示出愿意教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教或指导。我说,“请你教教我,好吗?”他欣然同意并马上进入角色,先跟我大谈手形的重要性,讲得头头是道,我认真听讲,就差记笔记了。听他把想训的话都训完了,我断定手形的意识已深入他心,无须再强调。

接下来,我小心翼翼地请求他随便演奏一段来听听,他很乐意,但却把琴谱翻到第一页,弹了最简单的一曲。弹完了,我说,“真好听,可是太短了,不过瘾啊!能不能来一个代表最高水平的?”

阳阳把琴谱翻到最后一页,弹了今天刚学的《公主圆舞曲》。我听后拍手称赞,然后一脸哀苦地说,“这个太难了,我怕学不会,可第一个太短,我没兴趣,能不能教我《划呀划》(那是他今天的第一个作业)?”

他说那首很好听,就学那个吧!我请他演示,并复述老师是怎么教他的,请他点明这首曲子的难点和要点,请他看我试弹时的手形并指出毛病……整个过程全部是他主讲,我只提些问题,如:节奏怎么掌握啦,这个符号什么意思……看似是我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请他解答,其实就是为了帮他复习和消化。

我的姿态是谦卑的、虚心的,一直用跟成年人说话的语气,一直用严肃的表情,眉头微皱,认真聆听。这种态度看似未曾给他任何压力,事实上却让他有了极大的压力:面对我的严肃,他也很严肃,他得把今天刚学的东西用语言组织好,再表述给我,让我听懂。现在,他的角色是“老师”,得教会我!我的目的达到了。

后面一个作业叫《乘黄包车》,我看到他的教材上有老师写的一句话“请弹出黄包车的感觉”。嗯,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等熟练了、准确了、节奏没问题了,就该关注表现力了,不能说因为这是一个刚开始学琴的孩子,咱就忽视这最最灵魂的一点,否则,孩子学音乐干什么呢?

我问阳阳:“坐过或者拉过黄包车没有?”他摇头。

我说:“你看书上这幅图,这就是黄包车,这个小怪物拉车拉得气喘吁吁,快累死了。”他咯咯直笑,觉得特好玩儿。

我接着提示:“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个拉车的小怪物会是什么感觉?”他又咯咯地笑,“那太累了!”

“对呀,所以现在人都坐小汽车了,没有黄包车了!以后的人都不知道黄包车是什么样子,就来听你弹琴,你一弹这个曲子,人就知道黄包车是这样的,拉车的快累死了!”他又笑得差点掉到地上。

“现在你想着自己就是那个拉车的,一边想一边弹,快累死了!我闭上眼听你弹,看能不能听出你快累死了!”

阳阳正经八百地酝酿了一会儿,开始弹奏。我睁开眼,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好累啊!咱们再来一次!”他乐得不得了,又弹了一遍。

我再次睁开眼,又气喘吁吁,又用手擦汗,“行了,快累死了!”我俩都笑得不行,我是真心地笑得不行。

等再次弹奏《公主圆舞曲》的时候,哈哈,真不错啦!今天的作业顺利完成,我也胜利下课,起 告辞。令我无比欣慰的是,迈出门的那一刻,阳阳一边跟我挥手道别,一边模仿着拉黄包车的姿势在跑。成功了!

我和孩子的一次特殊聊天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幼儿所想,我每天都和孩子们说说话,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关注他们每一个,喜欢他们每一个,和他们就像好朋友一样。一次我和往常一样,冲着聪明、活泼的王孝斌说:“王孝斌,来,咱俩聊会儿。”他坐在小椅子上,抬头瞟了我一眼,没有任何反应——我感到非常奇怪,因为每次一听到我这样叫他,他就会像小燕子一样欢快地飞到我的身边。可今天是怎么了?于是我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身轻声对他说:“儿子,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不理大孙老师呀?”这次他不但又瞟了我一眼,还把嘴噘得老高,一脸的不高兴。“咦,这是谁惹我们不高兴了?”我满脸笑容地对他说。他这次抬起头,直直的看着我,一动也不动。我顺势把他抱在怀里:“告诉大孙老师,是谁欺负我们了,大孙老师找他去。”我假装严肃地说。他依旧是直直的看着我,我向他作了个鬼脸,想缓和一下气氛。

过了几分钟,他终于开口了:“你骂我来!”他的声音小得不能再小了,可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颗炸弹,我脑袋“嗡”的一声:“我,我骂你来……”“是。”说完他赶紧低下头,像是做错事似的。“我,没有啊。怎么会呢!”我满脑子的雾水,赶紧搜索记忆,可是丝毫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呀!我纳闷起来,温和地说:“是什么时候,大孙老师骂你来?没关系,是我,我一定向你道歉,好吗?”“上英语课的时候。”他肯定地说。我赶紧把记忆追溯到上英语课的时候。上课时,王孝斌出奇地淘气,总是用怪声大喊大叫地唱童谣,提醒过他多次,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还依旧大声地喊,最后气得我对他说:“你今天真不听话,太淘气了,你的声音最难听了。”我是批评了他,可并没有骂他呀。我带着疑惑把上课时对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问他:“大孙老师是不是这样和你说的?”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是的,大孙老师是这样说的。”我悬着的心“咕咚”掉了下来,因为幼儿园最忌讳的就是打骂孩子,刚刚松一口气,却听见他用再清晰不过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是,老师是用眼睛骂我了!”说完,他忽然“哇”的一声哭了!

我的心一下子震颤了。一个教师内心那丝微妙的变化,却没能逃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因为当时我真的是很气愤,虽然是压着没有发脾气,可我还是瞪了他一眼。原来这在一个孩子心里,是比言语更重地伤害了他!不知怎么,眼泪在这一刻忽然冲进了我的眼睛,心里充满了自责……

我把正在大声哭泣的王孝斌抱得更紧了,说:“王孝斌,大孙老师错了,请你原谅好吗?以后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王孝斌紧紧抱着我,一边抽泣着,一边伸出小手擦拭着我眼角的泪……

让孩子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最常见的7大误区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不仅希望读书成绩优秀,更希望孩子有一些自己的特长。培养多才多艺的孩子,是父母的一大期望。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总是会让孩子去学这,去学那。巴不得琴棋书画孩子样样精通,培养孩子的才艺是没错,可是家长在做的同时,应该注意不要走入误区。

误区一:我给孩子选钢琴,因为钢琴学起来更简单

答案:未必。

钢琴和小提琴并称为西洋乐中的“国王”和“皇后”,从这两个称呼也能看出学这两样都不简单。钢琴因为有固定音准,手指按下去就有乐音。而小提琴最初是夹琴和上弓,拉出来的音色也比较艰涩。相比之下,初学的时候钢琴可能比小提琴更有意思,孩子更感兴趣,也更容易上手,但学到后面,钢琴的难度慢慢就显现出来了。

用袁来妈妈外行人的角度看,两只手同时演奏,弹奏不同的键,不同的节奏,还要合二为一,光是想象那幅画面就觉得头痛了。

用袁来爸爸这个业内人士的话说,钢琴谱是大谱表,左右手分别对应各自的谱表,也就是说在演奏的过程中,你的眼睛和你的手同时要对应两行谱表。

琴童家长们,你们觉得,学钢琴真的比较容易吗?

误区二:我给孩子选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更便于带出去展示

答案:对,也不对。

孩子稍大一些,提着小提琴出去展示肯定比搬架钢琴容易。但钢琴的包容性更强,大部分的西洋乐器都能和钢琴配合,而且它的音区很广,可以囊括其他乐器的音域,但同时它又是很独立的乐器,经常用于独奏表演。

如果你常带孩子听音乐会就会发现,小提琴演奏往往需要钢琴伴奏。当然,小提琴曲也有很多独奏的,但在整个小提琴文献里占的比重很少。袁来妈妈和大多数外行人的耳朵,还是会觉得有钢琴伴奏的小提琴曲更动听。

误区三:我给孩子选钢琴,因为长大后考音乐类学校都需要钢琴

答案:错。

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或音乐系,钢琴是必修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有钢琴专业老师来教,所以每个音乐学院或音乐系走出来的学生都会弹钢琴,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专业课(比如你的孩子以二胡考进大学,那么他的专业课就是二胡演奏)还是专业课,是你的主修!

考学的时候,钢琴绝对不是必考,除非你主修就是钢琴专业。

误区四:我给孩子选小提琴,因为学小提琴家庭经济负担较低。

答案:不一定。

学琴的花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购买乐器的费用、老师的课时费。

跟动辄上万的钢琴相比,初学小提琴时在乐器上的经济投入的确少很多。别急,这只是开始。

5岁小琴童初学小提琴时为了配合手臂的长度一般需要购买八分之一大小的琴,1年后换四分之一的琴,再过2年换二分之一的琴,然后是四分之三的琴,最终换成人琴——也就是正常规格的小提琴。这一路换琴换过来,费用至少几千了,而正常规格的小提琴稍微谈得上音色的,也需要几千元的投入。价格上万元的小提琴也很普通,甚至一套进口的琴弦就要花费四五百元。

相比之下,一台优质钢琴若保养得当,寿命在20年左右,如果孩子不是每天狂练琴或者蓄意破坏的话,只需要1~2年调一次琴即可,花费有限。

至于老师教琴的费用方面,同级别的钢琴和小提琴老师收费基本相当,学小提琴并不比学钢琴更便宜。

误区五:小提琴对着耳朵拉,影响小孩的听力

答案:影响很有限。

现代研究表明,交响乐团中小提琴手的左耳比之常人的确容易受到损伤。

来看一堆数据吧!从小提琴发音孔产生的声音可以达到100分贝,长笛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12分贝,短笛则可以达到120分贝以上——那是足以造成听力损坏的范围了。小号和长号发出的声音强度可以和长笛一样,号类的乐器可以达到106分贝。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么高分贝的音量下,对我们的耳朵一定会有影响。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孩子学乐器,听力都会受到损伤呢?

英国交响乐团协会曾授权开展了一项关于交响乐中的声音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交响乐的响亮声音足以造成听力的丧失、不同程度的不适、耳鸣和耳朵的疼痛……但有趣的是,却有无数的研究表明:交响乐造成的音乐家们的听力损伤比它事实上应该造成的损伤要小得多。

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存在自我修复机制。对健全的耳朵所做的研究发现,比起赤裸裸的噪声,愉快和谐的古典音乐对听力的损害要小得多。紧张增加了对我们听力的损害,因为它能作用于我们的循环系统。当我们听到我们喜欢的音乐,而不是我们讨厌的音乐的时候,我们会很愉快很放松,身体里的自我修复机制就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样说来,拉小提琴对耳朵造成的影响比孩子戴着耳麦听音乐听英语来得还要小。而且孩子学习小提琴一般每日的练习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短时间的练琴对耳朵根本不足以造成影响。

如果拉小提琴的人听力都有问题,那无数小提琴演奏大师恐怕早就都成了聋子。

而且,学小提琴的孩子在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方面更具优势。都说小提琴演奏家都有对“金耳朵”,这对耳朵的灵敏度甚至比钢琴调律师使用的频率测定仪器还要精准。

误区六:学拉小提琴让孩子变成歪脖子

答案:子虚乌有。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拉小提琴的时候歪着脑袋僵着脖子,那他的基本功一定存在问题,这个姿势是绝对不正确的。

正规老师教授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绝对不会让孩子歪脖子,更不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畸形。但错误的演奏姿势不仅会让孩子歪脖子,还能引起颈椎病、耳鸣等症状,严重的可能造成脊柱侧弯。

换言之,如果你发现孩子拉小提琴的时候总是歪着脑袋,而他的小提琴老师又不纠正他的姿势。那么,赶紧拉着孩子换老师吧!

误区七:我们家孩子手小,手指短,不适合弹钢琴

答案:未必。

受身体发育所限,孩子手小是非常正常的,重点不是他手有多大,而是手的张度有多大,即手张开后放在琴键上可以跨几度。

一般四五岁的孩子能够到6度是正常的,通常孩子的手指到七八岁左右时才有明显的发育,家长不必太过心急,手指的张度能够达到8度就能够演奏大部分钢琴作品了。作为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手的条件是比较重要的,起码要能达到8度。也有一些钢琴演奏家(特别是女性),在弹奏快速8度时仍然很轻松,在演奏过程中也用小臂带动。如果你只是培养孩子的业好爱好,那么手掌的张度、手指的长度则影响不大。

另外,如果受手指先天发育所限,手指不够修长,可以在手掌横向张度上加强练习,依然可以提升一些潜力。

(/).icon_sina,.icon_msn,.icon_fx{background-position:2px-1px}.icon_msn{background-position:-25px-1px;}.icon_fx{background-position:-240px-50px;}

本文Hash:2a14f72c3807a8bd6fab4afe3f9db1d45ec61dd0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