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阻碍孩子语言能力发育

发育正常的孩子在1岁左右会喊“爸爸”“妈妈”,1岁半时能讲出一些简短句子。如果孩子在2岁左右还不会讲话,或者只会讲如“爸”“妈”等几个字,就可以认为讲话能力发育迟缓了。

讲话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为达到某种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手段。愿望得不到满足,正是刺激孩子讲话欲望的时候。但一些家长为不让孩子哭闹,总是尽快满足其愿望。这样,就丢失了一次很好的学讲话机会,形成习惯后便阻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

如果孩子试图要饼干,家长可拿出饼干后,并不马上给孩子,而是教他说“饼干、饼干”,直到孩子说出“饼干”这个词,再把饼干给孩子。这样做既教会孩子说话,也教会了孩子识记事物。家长应利用满足孩子的生活愿望来培养孩子语言能力,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

听力障碍推迟孩子语言的发育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语言感知能力的下降。这是因为,听觉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是语言发育过程中获得信息的重要环节,对语言发育起反馈调整作用。对儿童来说,听觉功能就更为重要,因为儿童不但要听到,还要通过听来学习说话,听力障碍则严重推迟了儿童语言功能的发育。

  听力障碍推迟孩子语言的发育

  民间常说的“十聋九哑”,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说话的低龄儿童来说,由于无法依靠听觉来学习语言,其语言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学会说话。因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儿童,必须在到达学习语言年龄之前对其听力进行干预。

  幼儿时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主要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10个月,是婴儿理解语言意义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已经开始模仿大人发出简单音节,能听懂简单的词句;到1岁左右,能叫出一些物品的名称,开始理解一些词义。

  第二阶段:1岁半左右,是婴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为词语组合阶段,婴幼儿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能认识身体的各部分,开始会说2―3个字构成的简单句子,谈不上语法规则,但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三阶段: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汉语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和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通过语法结构和语义建立语言学体系,发展阅读和书写技能。

  听力损失发生在上述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使患儿无法获得完整的语言感知信息,都将会影响其语言及其他能力的发育。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听力、语言残疾人数居所有残疾第二位,其中儿童占很大比例。听力损失不但不可避免地导致儿童语言发育的迟滞,还会影响心理、行为、智力等各方面的正常发育。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能够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早期干预可以使听障儿童重获听力,进一步使其语言感知能力的发育接近甚至达到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

  3-4岁孩子的语言能力 损伤孩子听力的六大“元凶” 解读孩子专注力类型

  推荐阅读:

  “奶水不足”的真相

  新生儿的尴尬事

  长高食物黑名单

  10要10不要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打屁股可能阻碍孩子智力发育

中国有俗话“不打不成器”“黄荆棍下出好人”,说的都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

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阻碍孩童智商发展。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打不得。

体罚教育事与愿违

家长实施体罚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慑孩子,警告其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体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一点的孩子就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大一些了还要加上手打脚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为一些家长对待犯错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孩子受到惩罚的越重,教训记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错误。

那么,孩子感受又是如何呢?有资料显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

从这一组数据透露,“体罚”这一管教方式并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也并非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

本文Hash:93cb7db25abbb800d6d02c406bbb4f673ecf18d0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