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晚期:敏感期的把握

(四)

众所周知,小鹅出生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们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认作自己的“母亲”;如果在小鹅出生的二十小时以内接触不到活动物体,一、二天后,它们的这种本能便丧失了。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称为“印刻”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洛伦兹因为“关键期”理论的提出和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奖。

具体来讲,一个人第一个敏感期是秩序敏感期(0―3岁);第二个是运动敏感期(1―4岁);第三个是语言敏感期(0―3岁);第四个是一种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岁);第五个是社会生活礼仪的敏感期(2岁半开始);第六个是感官敏感期,也就是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五个感觉器官的敏感期(0―5岁);还有一个数学敏感期(4岁开始);另外则是艺术敏感期(4岁开始)……

日本早期潜能教育权威井深大则认为,早期教育最关键的时段如下:出生后六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食物的关键时段;出生后九个月至一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两、三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两岁半至三岁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规矩的关键年龄,应使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四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四至五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五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五至六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两个幼儿的家长,我一直关注并探求着有关早期教育观念的科学性。比如,孩子怎样通过模仿和节律学习?为何创造性游戏如此重要?为什么滋养孩子的感官非常重要?……

我觉得,三岁前儿童在发育的方向和速度上主要取决于天天带他的人怎么做、做了些什么。所以,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发育规律、掌握孩子的发育特点。带养人必须具有爱心、耐心和恒心,才能使婴幼儿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而不能一劳永逸,更不能一曝十寒。

举个例子吧。木木最初建立“秩序感”,据我的观察,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清晨,木木好比一只早起的小鸟,总是率先飞到禾禾的屋里探听虚实。突然有一天,他发现禾禾的床上多了一个小被子,是他屋里的东西。于是,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不对,不对。”然后,他把这被子拿走了。

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空间,常常成为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条件。然而,周围环境的变化,会让幼儿感觉中认定的身边的秩序被破坏;而当自己觉得舒服的秩序一旦变成了不舒服的秩序时,幼儿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感来,乃至无缘无故地啼哭、食欲不振或者发烧生病。

于是,同样敏感的我及时地抓住机会,从超市里买了套杯和积木,开始教他们拼接各种图形。尽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禾禾、木木最大的乐趣还是停留在将积木搭高的程度上,但我仍然坚持不懈地把“管道”、“齿轮”、“螺丝”、“锯子”、“剪刀”等工具提供出来。很快,禾禾开始琢磨这些小玩意儿了。

有一天晚上,禾禾说什么也不睡觉,我劝说无效,只好奉陪。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将床上的大小枕头、软枕都按顺序搬到一起,自己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正在上面跳来跳去呢。于是,我问道:“宝贝,你在干什么?”“妈妈,我在走楼梯呢。”禾禾喜滋滋地告诉我。我一看,可不是吗?他用枕头代替积木,刚刚完成一项杰出的工程呢。后来,禾禾还邀请我一块 儿踩枕头玩呢。

再比如“乘坐电梯”的游戏。有一次带宝宝们去商场,上楼的时候坐了扶梯,下楼时坐了直梯。回到家后,禾禾、木木自发地编了这个游戏。一左一右分别坐在我的大腿上,然后让我把双脚合拢。两个小人儿假装摁一个按钮儿,电梯开了,“1、2、3、4、5……”关于数字的概念就这样形成了,典型的“寓教于乐”。

最近,我和老公经常在禾禾、木木面前表演“玩球”的游戏,目的是培养宝宝们的“运动敏感”。我先后采用了“滚球”、“反弹接球”、“抛接球”、“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双手拍两只球”等几种不同的花样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木木的反应能力明显增强,常常主动地招呼我:“妈妈,接球!”

话又说回来,孩子越大越不好教育;只有不断地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中,产生碰撞、产生交叉,才是一种乐趣、一种成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小宝宝,完美无暇、没有缺点!

把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何为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头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地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所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 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有力证据

  在对敏感期做研究时,哈佛大学的大卫?H?胡贝尔和托尔斯滕?N?威塞尔对一点颇感兴趣,那就是一个一只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为什么在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仍然不能复明呢?他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同时把一只新生小猫和一只成年猫的一只眼皮缝上。

  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小猫仍然保持失明状态。这是因为,小猫脑内负责处理那只眼睛的视觉信息的神经元不能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联系。或者说,负责处理失明的这只眼睛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即使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了联系,也只是帮助另一只正常的眼睛传递视觉信息。而成年猫则不然,在拆线之后,它的视力立刻恢复了正常。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脑内的神经元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使其和其它的神经元发生联系。否则,人脑的发育就会受到永久性的影响。

  因此,医生都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儿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的两个月之内。

把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何为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头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地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所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 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有力证据

  在对敏感期做研究时,哈佛大学的大卫?H?胡贝尔和托尔斯滕?N?威塞尔对一点颇感兴趣,那就是一个一只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为什么在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仍然不能复明呢?他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同时把一只新生小猫和一只成年猫的一只眼皮缝上。

  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小猫仍然保持失明状态。这是因为,小猫脑内负责处理那只眼睛的视觉信息的神经元不能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联系。或者说,负责处理失明的这只眼睛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即使和其它的神经元建立了联系,也只是帮助另一只正常的眼睛传递视觉信息。而成年猫则不然,在拆线之后,它的视力立刻恢复了正常。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脑内的神经元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使其和其它的神经元发生联系。否则,人脑的发育就会受到永久性的影响。

  因此,医生都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儿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的两个月之内。

本文Hash:a6ecf71d1e588e4e3936534a49d8498d6c45ca99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