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必不可少

0-6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缺少音乐教育喔,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多得的作用。

0-6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缺少音乐教育喔,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多得的作用。

不管你是在和宝宝做游戏、讲故事、聊天或是什么也不做的时候,不妨把音乐打开,制造美好的音乐背景环境,因为音乐能够帮你更好的“建设”宝宝的大脑。

1岁以内——

神奇的现象,出生以后的婴儿就开始喜欢听悦耳的声音,美妙的音乐能使哭闹中的婴儿快速安静下来,然后静静地聆听着。3个月的婴儿喜欢被妈妈抱在怀里,看着妈妈的脸,听妈妈轻声地哼唱。

妈妈要做的是:选择一些优美、欢快的音乐放给宝宝听,每天固定一段时间让宝宝欣赏音乐,宝宝听见优美的音乐声,会表现出安详、舒畅的情绪。妈妈也可以让宝宝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随着音乐摆动。

2-3岁——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喜欢上唱儿歌了,这就说明幼儿都具有喜欢音乐和接受音乐教育的素质。他们通常都比较喜欢简单、欢快的儿歌,而且总喜欢重复的听一首最喜欢的歌。

妈妈要做的是:选一两首宝宝最感兴趣的儿歌,如《摇篮曲》、《小燕子》等。妈妈亲自教宝宝唱,会使他倍感亲切和快乐;如果妈妈不能亲自教,就给宝宝放CD。陪着宝宝一起听,并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带动宝宝听音乐,还可以帮助宝宝理解音乐。当然,你也可以教宝宝怎么放音带,鼓励他自己放。

4-5岁——

这时候的宝宝仍然喜欢挨在妈妈身边听音乐、听妈妈唱歌。重复的听同一首歌,可能会让你感到厌烦,但重复的欣赏音乐会在宝宝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妈妈要做的是:带宝宝去音像商店,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你也可以为自己挑选一些的音乐唱片,并告诉他你对这些音乐有多的喜欢。优秀的音乐应有计划地重复欣赏,妈妈可以告诉宝宝音乐中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加深宝宝的印象,培养他感受和记忆音乐的能力。

从今天开始,妈妈就可以把欣赏音乐的时间变成每天的习惯。如早上醒来听《小鸟醒来了》欢快的歌曲,使宝宝精神振奋;吃饭时听轻快、优美的音乐,让宝宝更有食欲;玩耍时听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临睡前听安静、优美摇篮曲。

儿童教育中劳动教育不可少

学会做家务

在儿童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孩子成材的必要条件。那么,当今的孩子是否具备这种条件?我们的父母是否把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摆在了应有的位置上呢?

家务劳动状况:亮出了黄牌!

在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我们对10~14岁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状况作了了解。

结果之一: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55%的孩子经常购物;116%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的孩子经常洗碗、洗菜等;66%的孩子经常洗衣服;39%的孩子经常做饭。比例都是相当低的。另有697%的孩子明确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饭;632%的孩子从没洗过或很少洗衣服;48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的家务活儿;386%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

结果之二: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0分钟的占97%;1~10分钟的占473%;11~20分钟的占272%,21~30分钟的占119%,31~60分钟的占28%,1小时以上的只有11%。从1分钟开始,劳动时间越长,百分比越低。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这一结果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研究表明:以每天每人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计算,美国为12小时,泰国11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也就是说,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明显少于非独生子女。“经常”、“有时”、“偶尔”、“几乎不”参加家务劳动的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是:534%、296%、129%、41%,独生子女分别是:399%、356%、177%、68%。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必须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北京一所小学的86名学生去平谷县参加“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只有12名孩子能每天自觉地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有2名孩子洗过2次衣服,2名同学洗过1次,而其他孩子都把所换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帮他们洗。当问及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洗呢,他们说:“我不会洗,在家只洗过几回手绢。”“活动累了,不愿意洗。”“妈妈说,换下来的衣服自己不用洗,统统带回家她给我洗。”这些自然状态下测试的情况,反映出孩子们基本生活能力的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

●新闻媒介还不时地发布这样的消息:一个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优秀,考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却因为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退学;一个研究生因为离不开妈妈的照料,无法解决自己的生活自理问题,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

儿童教育中劳动教育不可少

学会做家务

在儿童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孩子成材的必要条件。那么,当今的孩子是否具备这种条件?我们的父母是否把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摆在了应有的位置上呢?

家务劳动状况:亮出了黄牌!

在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我们对10~14岁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状况作了了解。

结果之一: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55%的孩子经常购物;116%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的孩子经常洗碗、洗菜等;66%的孩子经常洗衣服;39%的孩子经常做饭。比例都是相当低的。另有697%的孩子明确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饭;632%的孩子从没洗过或很少洗衣服;48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的家务活儿;386%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

结果之二: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0分钟的占97%;1~10分钟的占473%;11~20分钟的占272%,21~30分钟的占119%,31~60分钟的占28%,1小时以上的只有11%。从1分钟开始,劳动时间越长,百分比越低。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这一结果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研究表明:以每天每人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计算,美国为12小时,泰国11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也就是说,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明显少于非独生子女。“经常”、“有时”、“偶尔”、“几乎不”参加家务劳动的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是:534%、296%、129%、41%,独生子女分别是:399%、356%、177%、68%。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必须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北京一所小学的86名学生去平谷县参加“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只有12名孩子能每天自觉地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有2名孩子洗过2次衣服,2名同学洗过1次,而其他孩子都把所换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帮他们洗。当问及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洗呢,他们说:“我不会洗,在家只洗过几回手绢。”“活动累了,不愿意洗。”“妈妈说,换下来的衣服自己不用洗,统统带回家她给我洗。”这些自然状态下测试的情况,反映出孩子们基本生活能力的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

●新闻媒介还不时地发布这样的消息:一个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优秀,考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却因为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退学;一个研究生因为离不开妈妈的照料,无法解决自己的生活自理问题,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

本文Hash:fe0079ab6f2aacfaba6715ec0ba98b00a9d4f33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