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孩子间的另一种沟通方式

may2转贴(写于10/25/20013:06:00PM)许多父母对于孩子与人争吵;甚至打架的问题总是忧心忡忡,唯恐孩子变成粗暴的野孩子,或因为孩子有了暴力倾向而感到惶恐。其实,打架是孩子间的另一种沟通方式,因此父母不必过于担心,或出面干预;但应该特别留意是否有危险动作出现,以及了解孩子打架的动机,而在事后给予适当的疏导。1、打架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开始有个人主张,有个人主张的个体碰在一起,难免就会发生冲突或吵架,这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通常这个年龄的孩子打架或吵架,都是为了争夺某样东西而引起的。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来作沟通,也还不到明理的年龄,对于事物只会以自我为中心,以“喜不喜欢”来做判断,并借由肢体动作来表现出对自己的需求有强烈的占有欲,根本就不懂得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因此,兄弟姊妹间发生争吵,甚至认识或不认识的孩子间彼此争吵、打架,也是常有的现象。2、孩子从打架冲突中学习,一般来说孩子打完架后,过不了多久就都会把刚才发生的事完全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他们借由打架,彼此都很坦然的表达了个人主张,并会对于这样充分的“沟通”而感到相当的满足。父母在面对孩子吵架或打架的问题时,如果没有特别危险的事情发生,应该尽量不要插手去管,而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因为,孩子经由打架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例如在经过冲突之后,孩子才能慢慢了解对方的心意,了解对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需求;同时在打架冲突的过程中,孩子也才会慢慢了解,并非任何事情都能随心所欲,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忍耐,这比起任何的语言教育都来得有效多了。3、认清孩子打架的动机对于孩子打架的问题,父母虽然不必过于干预,但唯一要认清的是,孩子是纯粹的“打架”还是为了“使坏心眼”。“打架”应该是在双方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而“使坏心眼”则是对弱者一种欺负的行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打架并不是为了沟通或表达意见,而是有“使坏心眼”、或“欺负人”的倾向时,就应该要马上阻止,并了解原因,也许孩子可能是因为有甚么需求不能满足,或是心理郁闷,所以把气出在较弱的孩子身上,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更应该深入去了解造成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疏导,才不会让这样的行为继续偏差下去。4、以公平的态度解决孩子的纠纷,父母在事后排解孩子之间的纠纷时,应该以公平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以“大让小”的原则来解决纠纷,以免造成孩子的委屈感,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尤其应该对于孩子的“物权”给予相当的尊重,尽可能让孩子们各自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玩具或设备,并鼓励及培养孩子间轮流共享的习惯。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圣经孩子最不喜欢四种沟通方式

导读:父母和孩子沟通得好这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并不是孩子喜欢的方式,所以容易造成叛逆,孩子最不喜欢四种沟通方式,你中枪了吗?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 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本文Hash:f610cf457320ae0e13b90d10debb8f70c7efec0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