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

导语: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过度”关心孩子的家长,他们帮孩子穿鞋、替孩子收拾玩具,家长热心往往办了坏事。因为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没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果您家有这样的情况,那赶紧跟着小编来学习“狐狸法则”,帮助孩子改变!什么是狐狸法则?一个寒冬,狐狸富来普和莱拉相爱了,生了5只小狐狸。一次觅食时,莱拉不幸被夹子打中而死去,富来普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他没有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把孩子们保护在身下,而是让他们自己出去独立生活。因为富来普知道,没有谁能养他们一辈子。后来,小狐狸们长大了,学会了如何生存,也变得更加健康强壮。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流传的狐狸法则:爱孩子,就要让他独立。案例重现5岁的萱萱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是生活老师却发现她的依赖性太强了,凡事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午睡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就连上卫生间也离不开老师……每当生活老师说让她自己做时,萱萱总以“我不会”为理由而拒绝。后来,生活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萱萱的家长,萱萱妈妈听了,无奈地说:“有一阵子,萱萱遇到事情总要自己做,我嫌她烦、动作慢,就替她做。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让她自己做,她简直一万个不乐意。”原因分析故事中萱萱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来做”,没有让她养成独立的习惯。从心理角度说,“自己来”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角度说,“自己来”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理及自信心。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而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则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专家支招1、改变爱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来”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改变爱的方式,给孩子机会学习,注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孩子“自己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嫌麻烦。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增强了他的自理能力。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让孩子可以“自已来”由于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尝试“自己来”的时候往往会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切不可横加指责,否则孩子极易养成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4、及时督促表扬,让孩子愿意“自己来”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父母应关注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事情做完后还应及时评价,尤其要多给正面的赞扬和鼓励,才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父母还要适时提醒孩子,督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不可不知家长必须遵循的家庭教育原则

【妈妈网特稿】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爸妈最烦恼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会在教育问题上很迷茫,也不知道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其实爸妈只要抓住教育的原则,那么教导孩子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应如何教育孩子呢?家长可以说是学龄前儿童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所以,父母的早教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长要注意什么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

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一)

是否有隐藏的困难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重视赞扬的作用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除此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还要注意什么禁忌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二)

求全责备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频频夸奖

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过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关心过头

“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 反心理。

全盘否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是非不分

“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三)

贬损他人

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不作楷模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时,父母又要千番指责。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要多下功夫哦。

本文Hash:3be6ce5a60089568ee884c4cdf494fbdbbdf2071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