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任性的“买买买”宝贝

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买东西时所购买的都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情绪。在那些家长用物质代替陪伴的家庭里,孩子的购物欲代表的也是他们对于爱的渴望。不是只有女人才得“买买买”这种病,许多父母都曾经被宝贝看见什么要买什么闹得心烦意乱,甚至许多两三岁的宝贝,话还说得不是很清楚,就知道拉着爷爷奶奶去玩具店;在商场哭闹;在地铁上,把“买面包”重复一百遍。

用物质代替了陪伴

宝贝的“买买买”就是他的自我,每个孩子在最初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全世界都是我的,我想要什么就一定可以有,所以有些孩子可以在商场的地上打滚,每天都想买玩具。

人类的贪婪是天生就有的,节制则是后天习得,有些家长觉得要无限地满足孩子,孩子什么都不缺,自然就对很多东西没兴趣了,然而至少在3岁这个年龄段,我没有看到哪个孩子会因为家里玩具很多,而对买玩具失去兴趣。

我见过一些看到什么想买什么的孩子,他们通常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工作很忙,周末挤出一点时间,就带孩子去玩具店、游乐园,买回一堆东西。

父母觉得亏欠孩子,所以舍得为他们花钱,孩子也习惯了一次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买回家,只买一件玩具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叫购物。这样的宝贝,当父母不在身边,通常由老人看护,于是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宝贝跟着爷爷,一路哭着从幼儿园走回家,嘴里念叨着我要买气球。

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特别容易让他们产生消费饥饿感。可以买买买的时候,恨不得把玩具店搬回家,不能买买买的时候,生活就变得无聊,之前买的玩具都不喜欢了。

定时定量,从宝贝做起

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买东西时所购买的都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情绪。在那些家长用物质代替陪伴的家庭里,孩子的购物欲代表的也是他们对于爱的渴望。

爱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大鱼大肉。平时每天抽出哪怕半个小时,给孩子读读绘本,跟他们做个游戏,即使再忙的父母也可以做到,完全不必等到周末,狠狠地满足他们一次。后者会让宝贝产生不安全感,觉得只有被狠狠满足的才是爱,而实际上,没有人能每天得到这样的爱。

为人父母,最好不要在陪伴上亏欠孩子,即使不得不亏欠,当你有空陪他玩耍的时候,已经是补偿。台湾艺人小S曾经发过一条微博,说她去广州做活动,活动方给每个孩子送了一只背包,她晒出孩子们拿着背包的模样,配文是:我总是告诉她们,妈妈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

玩具需要买,游乐场需要去,但一定不要带有补偿的性质。定时定量是培养孩子节制能力的最好办法。一次只能买一件玩具,一个月只买一次。即使宝贝不明白一个月是怎么回事,但他能够明白购物是需要条件的,不是想买就买。

总是吵闹着“买买买”的孩子,反观他的成长环境,通常监护人在购物方面比较随意。当自己的孩子喜欢别人的玩具,父母通常随口说,等下我也给你买。

其实喜欢别人的玩具对于宝贝来说与他自己拥有多少玩具几乎没有关系,那是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拥有欲,即使差不多的玩具,宝贝也想要玩别人的。这种想要的欲望,是短暂并且易于安抚的,如果他要哭就让他哭一会儿,欲望什么时候变得难以安抚?当父母永远许诺他可以得到的时候。

我们要告诉宝贝的是“别人有的,你不一定有”,而不是“别人有的,你一定可以有”,哪怕只是一两块钱的东西。

延迟满足,全家统一口径

延迟满足在控制孩子的购物欲 面也有很大作用。无论宝贝想要什么,都不要立刻满足他,或者推迟一两天,或者推迟一两个小时。如果宝贝忘记了,你不必提醒他,如果他自己想起来,你可以尝试问问他,是不是已经不那么喜欢那个玩具了,或者是否愿意把机会留到下一次,购买更喜欢的玩具。

即使是像糖果这样的小东西,也应该对宝贝说,我们到下一个副食店再买,刻意延迟五到十分钟,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让他体验有所期待的感觉,明白愿望不会立刻被满足。

如果宝宝特别想要一件玩具,他可能接受不了“不能买”这个指令,但他往往可以接受过几天再买的指令。

在购物方面,如果全家人不能统一口径,孩子也容易变成购物狂。

小小美有一段时间,每天从幼儿园回家路上都要买东西,如果不买,她就不高兴。我习惯给她带点小零食,但家里其他人可能嫌麻烦,反正路上小副食店很多,所以就带点钱,随时跟她一起买。

名义上,带钱买与从家里带零食是一样的,实际效果却完全不同。小小美渐渐形成了放学就要逛商店的习惯,不想再吃家里带的零食。

我就这个问题与家人沟通后,决定重新建立规则。

有一天,我拒绝了小小美去玩具店看看的要求,带着气呼呼的她回家,一进门,就向全家人宣布,今后接小小美的时候,谁都不允许带钱,如果担心小小美路上饿,可以从家里带零食给她。因为事前已经达成共识,大家都很配合地表示同意。小小美假装不介意地去玩她的玩具,第二天,我去接她,她竟然没有问妈妈你带钱没有。

别小瞧了三岁的孩子,他们其实很有规则意识,只是有些时候,成人没有明确自己的原则,大家各有一套,总是心软,随意,孩子才变得越来越难管。

如何对任性的宝贝说不

摘要:如何对任性的宝贝说不,烦恼的妈咪儿子帅帅聪明开朗,就是脾气坏,做什么事都得由着他的性子,稍不顺心他就找茬发脾气。有的时候明明是他不对,但我们大人还不能说,越说他,他火气越大。看着人小脾气不小的儿子,..

烦恼的妈咪

儿子帅帅聪明开朗,就是脾气坏,做什么事都得由着他的性子,稍不顺心他就找茬发脾气。有的时候明明是他不对,但我们大人还不能说,越说他,他火气越大。看着人小脾气不小的儿子,我们全家真不知该顺着他好,还是给他硬扳过来好。

专家分析

可以断定帅帅是个很任性的孩子。而且像帅帅这样的宝宝还真不少。可能我们都碰到过,在马路上,孩子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哭叫着打滚。这种情况下,多数家长总是无奈地顺从,以此来维护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尊严,而孩子却从中获得了以哭闹来“要挟”成人就能够“胜利”的经验。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但不管哪一种个性的形成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正是爸妈平时把对孩子的爱都转化成了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才会导致孩子的任性。一旦哪一次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有心理上极大的不适应,表现出情感的冲动和行为的失控,并会用已有的经验让大人屈服。日久天长,孩子越来越任性。

所以,适当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对任性的宝宝说“不”,让他们知道任性并不是每次都能得逞的。但是,如果家长经常用指责训斥的粗暴方法压制孩子,也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以执拗来对抗粗暴、发泄不满,同样不利于孩子控制情感和自己的行为,也会使孩子形成任性。

专家建议

降温处理

当孩子一意孤行时,爸爸妈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他体验不讲道理是无助的,发脾气是行不通的,让孩子从家长平日的热情关怀和对他发脾气的冷漠态度的变化中受到心理的冲击。这种心理冲击会使孩子的情绪慢慢缓解;待他情绪稳定之后引导他自己说一说爸妈为什么不理他了,从中明白道理,帮助他提高自我制约能力。如果孩子具有阐述自己理由的能力,爸妈可以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帮助他分析。

民主氛围

在家里营造民主的气氛,给幼儿提供协商家事的机会,如商量周末的安排、外出去哪里等。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说出不同的想法,并在尊重孩子合理意见的同时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就自然会被接受。同时,让幼儿看到在生活中自己的想法有时是需要放弃的。这种彼此相互尊重、客观地待人处事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致教育

孩子常看父母“脸色”行事,一旦父母表现不一致的时候,孩子会趁机再次放纵自己,因此,父母应该言行一致地依据幼儿可接受的是非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并重在表扬与鼓励。

率先垂范

家庭成员中,尤其是与孩子密切接触者中,有脾气较大甚至暴躁的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他人的态度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从他们身上接纳的是消极的处事策略,这样,好发脾气、我行我素等不健康的个性就会在孩子身上显现。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大人需首先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大人的榜样作用将会赢得孩子更多的敬重,换取孩子健康的人格。

撰文/辛志勇

本文Hash:81299e0fb22a5573207fc6f8775117034c2d956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