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第二章:“那女孩儿在哭什么?”

“我的孩子怎么那么冷酷无情?”一位憔悴的母亲向我哭诉,她不敢相信自己5岁的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朋友如此冷漠。

第一节

培养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我的孩子怎么那么冷酷无情?”一位憔悴的母亲向我哭诉,她不敢相信自己5岁的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朋友如此冷漠。

同情心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给予一定帮助的心理,这是许多良好品质的基础,包括善良、尊重、诚实、责任感、独立等将在本书中进行探讨的品质。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具备同情心,这是能够进行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情心培养的孩子长大后一般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麻木不仁以及自恋。在当今世界上,这样的人已经不在少数,我们不需要更多了。

拥有同情心是确保孩子不会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女孩子来说,同情心会帮助她适应社交生活,并且拓宽她的社交技能。并且随着她的社交圈子变大,同情心会帮助她更好地与人交往,并且能帮助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她能够关注其他人的需要,体会其他人的想法,也能够促进她获得自我认同感。在某种情境下,当孩子观察到别人是如何反应的时候,她自己也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遇到这种情况时该作何反应。细心地观察别人能从根本上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当她面临来自伙伴的压力时,这能够帮助她作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孩子渐渐进入青春期,拥有同情心会帮她正确判断来自同龄人的信息,正确对待媒体的种种言论,尤其是那些让她感到有压力或有威胁的东西。当她听到饶舌音乐中那些歧视女性的段子时,你应该马上告诉她这首歌是在贬低女性,慢慢地,她就能对此有自己的判断。然后当她看到广告牌上具有明显性挑逗的图片时,她就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就要开始培养她的同情心,并且一直持续地培养,能让她自己的世界更加美好,也能够让她顺利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学者说,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情能力是人类基因优化选择的一个因素(注意,这并不是说同情在人类身上真的越来越显著)。但是当你看到你18个月大的孩子迈着蹒跚的步子去抓起小朋友的布娃娃,嘴里一边喃喃地说着“我的我的我的”,就像《海底总动员》里的那些海鸥,你会觉得上述观点非常不可思议。或者你试着让你3岁的宝宝去跟他的小弟弟分享玩具时,再看看他的反应。婴幼儿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她的世界就那么大,所以她无法体会别人的想法,要把她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她是在玩游戏。

甚至有一些数据证明,同情心跟遗传有关。耶鲁大学的马可·布莱克特博士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基因相同的人在同情心的能力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遗传在这项特征的发展上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很有意思的是,同情心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孩子一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通过面部表情感受到某个人很痛苦,并且会用自己想到的某种方式来表达一下安慰。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有一个14个月大的小孩一遍一遍地帮助一位女性找一支掉在地上够不到的笔,这名女性只是一边咕咕哝哝一边试着去捡笔,小孩就明白了她的意图,他用手扫开了障碍物,把笔捡起来给了她。这就是关于同情心的一个证据很充分的案例。对18个月大的孩子的观察实 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许多父母都反映过自己12~14个月大的小孩试着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伙伴。当我的一双儿女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很依赖对方,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当一个哭了,另一个就会过来看看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咦,有人好难过呀,这好像不大好,我也该难过吗?发生什么事情了?这哭声让我觉得也不舒服了。我应该安慰他。这时候,杰西就会去找来弟弟波恩的玩具或是小盖毯。显然,这也是同情心的表现。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杰西的这种同情心不仅是为了安慰弟弟,也是为了安慰自己。反正是觉得难过,也不知道是谁在难过,安慰一下波恩我也会觉得好些。发展神经学家告诉我们,能够感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且感同身受,是同情心的源泉。

母亲对于宝宝是一种天生的安慰,母亲的声音、抚摸、拍打、亲吻,都会让宝宝觉得安全舒服。这些动作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当宝宝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在大脑里产生的激素。宝宝将这些视为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宝宝通过跟父母之间的这种交流,体会到了关爱和情感,他也学着用类似的方式去回应其他人。小宝宝最首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就是把他经历过的或是看到的事情模仿出来。这种模仿也为同情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日后,同情心会慢慢展现出来。同情心的能力很强地依赖于孩子先天的模仿能力。

我们知道同情心的培养可能跟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

孩子的性格。

孩子成长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鉴于对上述几点的考虑,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跟以下方面分不开:

强烈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不同于别人。

辨别别人表情的能力。

具有丰富的情感,从而能承载他的感受以及他观察到的。

理解别人为何产生某种感受的能力。

因为考虑到别人从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孩子在2岁到2岁半的时候,许多这些方面的能力开始展现出来,但是不太明显。直到孩子长到3岁或4岁时,当他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能将别人的悲哀跟其遭遇联系到一起时,他才能真正理解并富有同情心地去回应。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有充分的个人经历并且随着认知不断成熟,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同情。

大约在18个月前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意识到他开始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许多其他的小朋友进入了他的世界,但他们又跟自己不一样。看看那些18个月大的宝宝和他们的父母一起上课的情形吧,每位家长坐的凳子周围都被围了一圈玩具,都是宝宝搬运过来试图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帮忙看管的。实际上谁会去动他的玩具呢?可是在他看来,只要是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他人也都想要。对他人的认识一定会先于同情心的真正确立。

当孩子接近3岁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虽然他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但是他至少开始意识到别人观点的存在。不知不觉间,这种意识在慢慢增强。你见过这样的情形吗:一个3岁的孩子把小胳膊抱在胸前,仰着小脸儿,小鼻子冲着天,煞有介事地说一句:“你不是我的朋友!”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乐于分享,也看似不具备其他同情心的表现,但是,这时候她的确具备了同情的能力。她已经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了。

4岁大的小孩已经能够感知别人的感受了,而不仅仅只是知道别人会有感受。虽然前不久她还是个“自我为中心的——我——我的”的踉跄学步的孩子,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但是,现 在她已经告别了自我中心的独角戏,4岁了,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且也有能力去感知感受——自己的和别人的。

5岁的小孩就可以讲出别人的感受了,而且她能够想象出在不同的情境下,别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自己也是这样。对于学龄儿童以及年龄更大的孩子,则可以培养同情心的各种表现形式——怜悯、善良、礼貌、情感素养、博爱等等。这些也正是本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12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第一章:“你知道我在讲什么吗?”

其实,孩子一直在留意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进入他眼中,藏在他心里。当你在电话里跟朋友闲扯并以为孩子会充耳不闻时,错了,我保证,你讲的每一句,他都放进心里了。

其实,孩子一直在留意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进入他眼中,藏在他心里。当你在电话里跟朋友闲扯并以为孩子会充耳不闻时,错了,我保证,你讲的每一句,他都放进心里了。

第一节

这样营造沟通氛围

言传加身教(或者身教辅以言传),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当你不仅重视言谈内容,也在意你所营造的沟通氛围时,效果就更好了。不论多大年龄的孩子,沟通的氛围都会传达给他们一个信号,那就是,你有多么重视他或尊重他。

周密地计划。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佳距离是0.5~1.5米,不能再远了。但是跟孩子交流时的身体距离要取决于他的年龄。非常小的孩子通常喜欢紧贴着你的脸,甚至要坐在你的大腿上与你交谈。但是当你和孩子脸贴脸时,是很难进行语言交流的,而且这也越过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界限。年龄越大的孩子,越是希望能保持更远一点儿的距离,甚至会超过你想要的距离,比如会隔着房间。当你想把你的孩子从房间另一头或从另一个房间里喊过来,或从沙发喊到电脑旁边时,一定要想好怎么说。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在你的房间也能听到我讲话,但是我很在意我们的谈话,你能不能过来一下,这样我们面对面讲话不是更好吗?”接下来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嘀嘀咕咕不情愿,但此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能年龄较大些的孩子通常会比较忙一些,你可以为谈话提前计划时间,这样会更容易达成交流。你可以问问孩子:“看你现在正忙着,我们什么时候找个时间聊聊呢?”

场所,场所很重要。适当的谈话场所很容易引导孩子进入谈话交流,尤其是谈那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时。我比较喜欢在车里进行交谈,这不仅因为车内谈话时不用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因为会有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或年龄大点儿的孩子会比较敏感),而且在车里谈话会让双方都清楚谈话将何时结束,因为当你们到达目的地时,谈话也就随之画上句号了。堵车时间是谈话的另一个好时机,因为此时谈话很惬意很贴心。记住,沉重的话题不要留在睡前讲,除非你想让孩子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如果面对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或者要进行一场比较严肃的谈话时,可以计划进行一些小活动,比如散散步、一场远足或出去吃顿饭,这些都会对营造交流氛围有所帮助的。

我的一个客户珍妮特很认真地计划了一场跟她10岁儿子之间的谈话,这场谈话势在必行,但当她知道这会引发比较激烈的反应时,她改变了先前的计划。当母子二人在沙滩上散步时,珍妮特开启了话题,她字斟句酌地解释他们周末的计划取消了。丹尼尔变得很愤怒,言辞很激烈,并且疾步走在前边甩开他妈妈,珍妮特没有立刻上前去抓住他,而是由着他发泄了一阵子,等他足够平静之后,他们才开始谈话,而不是争吵。如若不然,争吵会在所难免。

与孩子之间不要有阻隔。当你和孩子进行谈话时,要清楚你们之间会有什么阻隔,有时一张咖啡桌、一叠衣服或是面前的桌子都会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的阻隔,从而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流。可以告诉他:“我想听清楚你跟我讲的每句话,并且我想让你好好听我讲,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好好聊聊吧。”

噪音也是障碍。电视、收音机甚至流淌的水声都会让人从谈话中分散精力,清除这些杂音会给孩子一个信号,那就是你跟他之间的 话很重要,你想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这里,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你也要认真对待这次谈话。“你跟我讲的话非常重要,因为我真的非常希望听到你想说什么,所以我们谈话时,关掉你的音乐。”

跟你的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交流。可以让高个儿的孩子坐下来跟你交谈。同一个水平线上的眼神交流会让你们很容易进入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那种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我教六年级学生时(我的身高是1.62米),跟那些高个儿的孩子谈话时,我会说:“来,坐下,我们谈谈。”

不要强求孩子跟你眼神交流。可能你的爸爸当年常常用手托住你的脸,让你的眼睛正视他,可是这种举动对你和孩子的谈话是没有正面作用的。实际上,这么做只会让孩子分心,他会想:我恨我爸爸端着我的脸,真讨厌!这时他并不会把精力集中在听你讲话上。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孩子,尤其是那些存在感知整合问题的孩子,他们要做到注视你的眼睛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关于感知整合问题请参见下面的框格内容)。他竭尽全力试着将视线集中在你的脸上,反而不能够好好听你讲话。相反,孩子无须看着你,也能好好听你讲话。

但是注视对方的眼睛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需要让孩子掌握的良好习惯之一。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可以要求他做到这一点,并且孩子越大,就越容易要求他们做到。但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害羞或内向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注视别人的眼睛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

感知整合

人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整合他们通过各个感官获得的信息,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不例外。这种过程被称为感知整合。有些人对声音尤其敏感,另一些人则对光线比较敏感。你可能听说过一些人的鼻子特别灵,很远就能闻见厨房里正在烤着的馅儿饼,很容易就能闻出家里的沙发垫该洗了。不得不说有些人的触觉尤其敏感,衬衫上缝着的标签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舒服。不同的人还存在感觉敏感(能够感知更多的信息)和感觉迟钝(感知不足)之分。对于那些感觉迟钝的人可能会喜欢手法较重的按摩,而感觉敏感的人则甚至无法忍受挠痒痒。如果你怀疑你的孩子在感知整合上存在一些问题,你可以咨询儿童医师,或请职业医师进行诊断。

---------------------------------------------------------------------------------------------------------------------

使用多种感官。让你的孩子进入到与你沟通的状态,你可以走近他,蹲下来(或站起来)与他高度持平,并且一只手拍在他肩膀上(或是其他部位)。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丰富的感官接触。他可能没有用眼睛看你,但是他能听到你讲话,并且能感觉到你。这样的谈话交流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

放松!你的孩子会对你的情绪非常敏感(虽然很多时候,他们都表现得漠不关心)。你的紧张、焦虑或者局促不安,孩子都能够感觉得到。试着注意让你自己的身体语言、你的面部表情以及你双臂的姿势都能够清楚地传达出你的情绪。尽量放松,与孩子保持合理的距离,并让自己的整个身体都面对孩子。

如果你想跟孩子谈比较沉重的话题,那就事先打个草稿,想好自己该怎么说,该怎么开启话题。要能够把控谈话不走向,并在谈话过程中随时作出调整,不要偏离正题,但也不要太过强势,也可以随时纠正自己。“等等,我刚刚说的有点儿问题,我需要重新讲一下。”虽然听起来不太好,但是你的确可以随时重新开始。因为此时孩子会更 珍惜你对谈话方向的把握,并且能更好地理解谈话的内容。

1234

本文Hash:4949d6a84ec214d718a53e00d3d25298a62a313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