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要一直在争宠呢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小孩子,这样的就会导致孩子争宠,争父母的爱,那么到底为什么孩子会争宠呢?

现在,有两个宝宝的家庭也不在少数,父母在开心之余也会有苦恼:为什么孩子到了一定的时期,就学会了争宠?

吃醋和嫉妒其实是人的本性,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争宠的表现说明了他需要你的关注,甚至是完全的关注。而分享恰恰是现在孩子的欠缺,霸道、任性、自私都是没有学会分享的结果。尤其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养成这样的性格。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成了小太阳,所有的事都是他说的算,骄纵的情绪一直在助长。

孩子争宠的原因

宝宝在8个月时就能体会到爱和满足,1岁半左右开始有了愤怒、恐惧、不安等情绪,并渴求爱,发展出嫉妒的情绪。

1、渴望

孩子之所以会做出“争宠”的行为,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如果父母多关心了另外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也会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2、恐惧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难免将注意力放在照顾老二,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关爱。有时老大会害怕自己将要失去父母的爱了,老大的嫉妒心便产生,有时会去攻击幼小弟妹,或是把自己的行为退化,去模仿弟弟妹妹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爱眼神。

3、愤怒

看不惯小宝宝比自己好,或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大宝宝正在学习规矩而犯错要承担,小宝宝犯错没关系;大宝宝要让小宝宝,有时会引起大宝宝心理不平衡。

如果没有很好地把孩子的负面情绪导向正面,以后可能会有以下4种不良影响:

缺乏同情和分享能力,影响人际关系。

自尊心和虚荣心日渐高涨。

易有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心胸,处于竞争与比较的心态学习成长。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周遭事物的关心。

如何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呢?

记者:很多爸爸每天也能回家吃晚饭,但仅仅回家吃晚饭并不一定就能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爸爸怎么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于秀: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能够坚持每天回家吃晚餐的父亲,那么请你遵守如下原则:

切忌在晚餐桌上对孩子大发脾气,哪怕他数学只考了20分。

请尽量在晚餐时间讨论一些愉快的话题。

学习的事情等孩子离开餐桌再跟他谈也来得及。

不管你和妻子之间发生了什么闹心的事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谈,尤其是在餐桌上。

请注意吃相,尽量不要狼吞虎咽,要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吃了饭,就是亲子沟通、娱乐的大好时光,你可以跟小的孩子谈谈他长大时的情景,跟大的孩子聊聊他小时候的趣事,让孩子知道,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就陪伴在他身边,这会让孩子既敬重父亲,又感到温暖,他会为爸爸的责任感感到骄傲。

还有,不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只要你是一个父亲,那么请你多一点童心。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多大你就有多大,这样的心态才会使你们都感到快乐。这种时候,没人会管你够不够成熟,只有人会羡慕你还会如此纯真,这可是你享受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源泉啊。

家里每天都有这么一段幸福时光,我不相信有了这样的爸爸,孩子还会有什么问题,妻子还会有什么抱怨,家庭还有什么不够幸福快乐的理由。

记者:做什么事都有什么事的乐趣,做爸爸的享受和乐趣到底在哪里呢?

于秀:做爸爸的快乐与满足,并不在于你是否拥有一个孩子,它实际上更在于你是否跟这个小生命一起成长,一起分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所以我说,做爸爸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开始,是一种人生更丰富的经历的开始,是你的生命更趋于完美的开始,是你真正享受生活里的幸福感的开始。

带着幸福、享受的心理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会使你和孩子都处于幸福、快乐之中。在幸福、快乐中成长的孩子,会创造佳绩,创造快乐,并能把这种幸福快乐反馈给父母、传递给后人。这就是父教魅力之所在。

采访感言

在家里,在校门口,在家长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陪孩子、管孩子的是母亲,跟孩子关系最好的是母亲,孩子有什么事,最想找的还是母亲。是不是孩子不需要父亲、不想见父亲呢?也许有人会说,孩子就是不想、不需要父亲;家里少了母亲,孩子像丢了魂似的,家里少了父亲,孩子什么反应都没有,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孩子果真不想、不需要父亲吗?那是想不着,要不着,天长日久就习惯了没有父亲陪伴的日子。也许,没有比较,孩子不会感到这有什么遗憾。但是,一旦看见别人有爸爸关心、陪伴,那种羡慕、渴求的表情就会溢于言表。毕竟,在这个世上,与孩子最亲的人,除了妈妈,就是爸爸。甭管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怎么爱孩子,但是,毕竟隔着一辈,不可能要求爷爷、奶奶像要求爸爸、妈妈那样。爷爷、奶奶能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却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冒险、运动、探索等需求。而爸爸的体能、心性正好能满足孩子的这方面的需要。所以,要想孩子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父亲是不能缺席的。

就像于秀老师在访谈中所说的:“在身边少有父亲身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欠缺那么一点阳刚之气,缺乏征服生活的蓬勃朝气,就像整天见不到阳光的花花草草,也许不乏美丽,但总是那么纤弱、单薄,甚至无精打采。”所以,不管父亲的生活压力有多大,工作有多忙,都不能成为父 缺席的理由。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父亲要像母亲那样,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吃喝拉撒睡全管完。社会有分工,家庭也有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情,母亲多操点心,多负点责,是合乎情理的,也是能够得到妻子、孩子的理解的。但是,对于孩子的事情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没事的时候,宁肯和棋友、牌友、酒肉朋友泡在一起,也不愿和妻子、孩子待在一起,那就不能得到妻子、孩子的理解和谅解了。

妻子一旦知道丈夫是那么自私、随意、不负责的人,会对丈夫产生看法。孩子一旦知道父亲对家对自己那么冷漠、不感兴趣,也会对父亲产生反感厌倦情绪。

一个没有家室的人,可以四海为家,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住到哪;一个有家室的人,就不应该再是那么无牵无挂了。既然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应该心有所依,情有所托。即使不能天天陪着孩子,也应该天天想着孩子。就像于秀老师所说的:“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你爱孩子,孩子是会感觉得到你的爱的。

孩子心中装着父母的爱、父母的希望和嘱托,还会成为你们不愿看到、想到的那样的人吗?

把时间、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不会吃亏、后悔的。你现在对孩子怎样,孩子将来就会对你怎样。人的情感就是这样产生、延续的,概莫能外。

本文Hash:7eb3b1abde47ac2b608705a59be2f3c76f3a130c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