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爱」的父母,养出不骄不纵的孩子

我想我这一篇写来真的是满矛盾的!人家说,有了孩子,才知道怎么当一个父母,这句话真的完全无法否认!是的,当孩子快乐时,父母可以比孩子还要快乐,塬因只因为:我的孩子们很开心!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焦急、烦恼又不忍的心情,可以比孩子的痛苦还痛10倍,塬因只因为:我的宝贝难过了!那种快乐与痛苦的揪心与挣扎,没做过父母的人没有办法体会,所以很多单身的人会不能理解,人不是都会感冒生病?为什么要这么担心?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文明度越来越高,平均生活品质都提升,相对的孩子也越生越少。身为父母的我们,对于宝贝孩子的需求,只有更挑剔、更要求。所以,常常见到孩子们身上穿的是昂贵名牌衣服,小小年纪,手上有一支手机带着去上学。

假日时,很多孩子在餐厅裡看着ipad、闹情绪的时候,父母捨不得说他几句,为了安抚他们,所以哭闹的孩子有糖果、冰淇淋吃。有的父母更让我不解,明明是孩子做错,却一直在孩子面前骂身边的另外一半说:都是爸爸/妈妈的错!这一切都因为着:我的孩子怎么看都可爱!好写生活经验文章的我,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可以说是我的兴趣,看到这样的景象,真的让我往往错愕不已之外,还很无法理解!当然我不能否认,却成为我写文章的好题材。身旁很多父母:孩子感冒、生病了,打个喷嚏就马上去医院挂号,回家吃药。我想说:这样只会让孩子免疫力变低。怕孩子会跌倒撞到,所以都抱在怀裡,不敢放手让孩子多走点路。我想说:这只会让孩子生理发展更加缓慢,走路更会碰撞。担心孩子会没有国际观,所以孩子都要带出国去玩,藉此培养「国际观」。我想说:国际观的培养是藉由出国玩?我真的问号一堆。孩子如果耍脾气哭闹,没关係,反正现在还小,长大以后就不会了!我想说:太多例子证明从小任性,长大任性只有依旧。因此,我还是忍不住要说,父母们,请控制自己的爱吧!太氾滥的爱,都是溺爱,只会让孩子们成为大家受不了的小霸王而已。上週,我带着孩子们去配我的近视眼镜,一个4岁和一个2岁的孩子,一进店家的门就乖乖坐在椅子上,和店家的店员聊天,不曾跑来跑去过。待我验光结束后,一个店员小姐忍不住对我滔滔不绝的夸奖起孩子们表现真是好。在我选了很久的镜框后,终于配镜结束时,其中一个店员先生又是一直跟我说:杨小姐,你这2个孩子教得真是好。我好奇地回答说:真的吗?他们也不过就是没有跑来跑去而已。店员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塬来是2个小小孩子能够跟叔叔阿姨们一问一答的对谈之外,还很有礼貌,收到饼乾也会大方地说谢谢!这些看似这么日常的生活规矩,竟能让他们这么夸讚,可见得多数的孩子们都是在他们店裡跑来跑去、吵吵闹闹,没办法让大人们安心做好一件事情。记得从前,父母将我们叁姊弟养大,我和妹妹从来没有电脑,弟弟也是等到了高中,家裡才有了第一台电脑。我和妹妹不曾埋怨过父母为什么弟弟有电脑?甚至不曾计较。更了解爸爸当时的想法,确实,太早给予孩子电脑,孩子也只是拿来玩游戏,伤眼又影响功课。现在回头想想,当初爸爸的坚持不给,是对的!孩子,真的不能得到过多的爱!这个道理,真的非常矛盾。身为父母,不可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弃他们的任何需求于不顾。但是,必须克制,必须控制那爱的份量与重量。曾经有一个亲戚,分享他的育儿心得给我,他说,我们不可能回去那个衣食有缺的环境,但是,也因为如此,孩子们不会因为环境刻苦,学习更体贴大人、自 自强。所以小霸王、小公主满街都是。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就是控制自己能给的,该给不该给?需不需要给?要给多少?除了父母能力之外,重点还是在父母的自我克制,唯有克制,孩子才能体会更多道理与正确的价值观。是不是很神奇又很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呢?我们要很爱孩子,但是,是要精神上很爱,物质却不能很爱。我们要很爱孩子,但是,是要有控制的爱,不是无限的爱。

爱唠叨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

其实,唠叨是一种变相施压。父母利用孩子的弱点和权威给孩子施加压力,以求孩子达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目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总认为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唠叨和干预破坏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必然激起他们的强烈逆反。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更容不得家长的过度唠叨。青少年阶段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阶段。他们要自我发展,但是知道还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会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识面的缺乏,还要去继续学习与奋斗。在这样情况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种闯荡的特点,当然还有一种自闭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龄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诉家长。所以当家长过度询问和建议,即使是正确的,但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说的也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青春期逆反心理,是青少年阶段正常的心理状态,家长不必过度惊慌。

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其二是急于求成;其三是不懂得倾听和不善于与孩子沟通。

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这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而且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往往和孩子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那么,父母该怎样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1.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适当督促,少批评。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适时适度引导孩子,响鼓无需重锤。孩子做得好,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孩子。孩子的事让孩子做主,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

2.不信口开河,不强行命令,不事事叮嘱,多和孩子讲悄悄话。

3.就事论事,抓大放小。直接面对当下的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孩子忘记了什么事,我们就提醒他;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告诉他错在何处,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事了结后再说。

4.适时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包办代替,不监督孩子,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管好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做自己的事。

本文Hash:df21568003597587be8928579db06ed918aa95be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