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小朋友

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教育和培养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触发妈妈写这篇博文的原因很简单,缘于明亮兄弟的公园之行。同在公园的还有另一位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与他的妈妈,也许是明明的语言能力和大动作发展都很不错吧,再加上长得比较高大,于是这位阿姨便很好奇地问明明,“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小朋友都如实回答了,但又反问阿姨“你叫什么名字”?阿姨回答道,“你怎么可以问我叫什么名字?我是大人,我可以不回答你”。

妈妈当时明显地感觉到明明被拒绝的失落感与不开心,后来阿姨又想与明明说话,但有个性的明明不但没有理睬阿姨,而且还跑开去玩别的了。别说明明不开心,就是妈妈也不高兴,自始至终,阿姨都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在与明明交谈。

由此而发,妈妈觉得,再小的小朋友,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有他们的自尊和面子,他们也是希望受到尊重与平等相待的。

【蹲下交谈】在“妈妈的小改变,明明的大改观”一文中已经提到蹲下与小朋友交谈所带来的意想不到之效果,其实就是一个简简单单下蹲动作,但对于小朋友来说,意义却是不同凡响的,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受到了妈妈及其他大人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有问有答】话题又回到开篇阿姨和明明的对话,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小朋友的问题?那么言外之意,大人是不是就高小朋友一等呢?在爸爸妈妈眼中,也是很多美国父母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小朋友与爸爸妈妈及其他的大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去公园或游乐园玩,爸爸妈妈经常会遇到一些2-3岁的小朋友问及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在如实回答的同时,也会反问小朋友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些小朋友好奇的其他问题,这些问答一般来说都是有问必有答的,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彼此的尊重和平等相处。

【自愿接受】尊重和平等对待小朋友,还体现在爸爸妈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便是,爸爸妈妈觉得SF的动物园比Oakland的动物园更有意思(这也是大众的观点),而明明则更喜欢Oakland的动物园,那么爸爸妈妈就完全尊重明明的观点,毕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嘛,爸爸妈妈一定不要将自己、哪怕是大众的观点强加于明明。

【选择权利】这一点,在明明刚满周岁之时,爸爸妈妈就一直在努力地做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出于对明明的尊重以及平等对待,小到每天早晨穿什么衣服、裤子和袜子,大到一日三餐吃什么,更大到去商场超市购买小朋友自己的玩具和物品,都是由明明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当然,这做什么选择、如何让小朋友做选择,爸爸妈妈不失掌控的同时,又让明明充分体验了自主权,也是有一番学问的。

【尊重隐私】这一点妈妈在之前的博文中都有详细写到,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见文末处的“相关博文”,妈妈在这里只想强调一点的则是,再小的小朋友,也是有隐私的,他们不会说,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在意。

【保护自尊】人无完人,小朋友也是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令爸爸妈妈不满意之处,但同时他们又是有自尊的。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一直在努力保护明明的自尊,很简单的一点则是,不在外人面前揭明明的短,明明会犯错误、明明会发脾气、明明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爸爸妈妈都会关起门来自己说、自己聊,妈妈朋友们家长里短聊各家小朋友之时,只要明明在场,妈妈也都是挑小朋友的优秀之处聊;而每天爸爸下 回来,第一件事便是问明明的表现,当着小朋友的面,妈妈一般都会表扬明明,至于表现不佳之处,都是等小朋友进屋睡觉了再和爸爸单独谈。

【给足面子】其实这也是【保护自尊】的另一方面吧!在公众场合,妈妈一直在避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口气对明明指手划脚或发号施令。设身处地地替明明想一想,妈妈自己希望受到家人和朋友们的尊重,那么小朋友也是同样的,所以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吧!

妈妈最后语:是否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小朋友,不仅仅是一种方式的问题,更重要是在大人们心中,是否把小朋友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要想与小朋友取得良好的沟通交流,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说话态度,从他们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出发,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

尊重你的孩子,给予他“平等”的对待

我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他们什么都愿意做,但是我想,很多父母都没有办法做到“尊重”孩子。其实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也是父母给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最有价值的礼物。

你是否也对你的孩子做过这些事情:在大人说话说,责令他不要多嘴,责令他懂什么;或者在他不小心尿床的时候,不是去开导他,而是去责怪他,甚至还反复将此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你以为这样能让孩子感到害臊,改掉他的坏毛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换位思考,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呢?孩子虽小,但是他作为一个“人”,他也需要属于他的尊重。作为父母应该带领孩子多做一些“平等”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这么一个信息: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

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便是当孩子们可靠的“同盟军”。当他们沮丧时,我们得为他们鼓气;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种种“工具”,其中一门“工具”就是“补偿”——让孩子不仅要看到不足之处,也要发现自己的长处,而绝不把自己看得“一团漆黑”。

为孩子在竞争中鼓劲

当孩子在智力、体质或外貌上“相形见绌”时,父母更应帮助他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学会奋斗。任何“低能儿”得知有父母作“强大后盾”时都会勇气倍增,不过,在鼓励孩子勇于拼搏的同时,您也应教育他们领悟真正的人生价值,要他们热爱他人、热爱正直、热爱真诚。

让孩子学会严于律己

处罚会不会使孩子灰心丧气?答案取决于父母处罚孩子的方式和动机。切记不要在众人、尤其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处罚孩子,也绝不能将处罚孩子当作给自己泄怒的手段,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如若完全不要纪律约束,他便没有人尊重。

注意孩子的“课堂表现”

入学后,如孩子成绩不理想,会有许多因素易使孩子失去自尊。这时,如有可能,可请家庭教师,也许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要是孩子尽了全力而成绩依然不佳可别训斥或讥笑他,原因很简单:人人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悲剧恰恰是:仍有为数众多的父母缺乏自知之明,非要自己天资不足的孩子成为第二个爱迪生或牛顿。

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成年人的许多能力实际上是在童年时代便培养起来的,因而父母该鼓励孩子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责任心,不能什么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长大一点了,他便喜欢“自作主张”。七岁的儿童通常都能自己穿衣服,也会铺床、扫地。

学会尊重孩子,家长应该多听孩子们讲话,学会倾听和接受孩子们“幼稚”的建议,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它们正是在孩子心中筑起自尊之宫的砖块呀!

小编的话:父母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对象,一个孩子是否受到尊重的因素相当部分来源于父母对他的评价,当孩子深感父母爱他又尊重他时,他的自尊便会迅速得到提升。

本文Hash:c2634f5bae4996b2e7e5775d0a4e4f5bf89e07f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