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中国有句古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于竞争日益增大的社会而言,这句话仍然是真理。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几乎可以说是一件关乎生存的大事儿。有不少妈妈跟我反映,孩子上幼儿园了,经常尿裤子。还有的孩子一从幼儿园回家就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因为他在幼儿园就算吃不饱也不敢告诉老师,只能饿着,于是回到家了就开始狂吃东西。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在上幼儿园后,渴了知道问老师要水喝,要小便了知道报告老师,这些基本的、表达自己需要的技能,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将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长远发展。父母对孩子表达需求的能力影响巨大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向他们写信询问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2封回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妈妈准备好了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而孩子们都很想要最大的那个苹果。一封信来自监狱里的一个犯人。他在信里写道:面对那个大苹果,弟弟抢先说出了那句话:“我想要最大的。”结果妈妈瞪了弟弟一眼,责怪道:“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自己灵机一动:“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苹果,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这个主人公的结局是:他从此学会了说谎。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在我们都争着要大苹果的时候,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这个主人公的结局则变得富有竞争力,因为父母给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并用恰当方式鼓励孩子去争取内心所想。关于苹果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是今天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敢于为自己的需求积极正向地付出努力是多么重要!孩子的4个基本需求,你忽略了几个?孩子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的和心理需求。这些需求,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如果父母不懂得鼓励和接受孩子,反而粗暴地干涉,那么孩子很有可能越来越不敢争取自己的需求。概括起来,孩子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父母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你究竟忽略了孩子的哪些需求?1.物质营养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孩子的身体要生长,既不要营养过剩,也不要营养不足。据研究,孩子有一种先天的本能。什么本能?就是他们知道饿,他们也知道饱,而且还能够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2.爱与尊重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情感满足、安全感构建有关,属于心理营养的需求。孩子天生依恋父母,需要听到温柔的声音,愿意看到亲切的笑容,感受爱的抚摸。同样,和成人一样,孩子是需要被接纳、被认可的,获得存在的归属感、价值感。3.智力发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智力发展有关,属于认知上的需求。孩子生来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世界,尝试和体验身边的事物,探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在自我表达中来尝试着创新,这是他认知的需求。4.游戏的需求孩子就是通过游戏学习和认知的。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强健身体 而且能够促进认知发展,丰盈孩子的心灵。游戏中不仅包含了孩子自我成长的各个命题,还会涉及社会化的养成,因为大多数游戏都离不开同伴。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悄悄的原帖:(写于3/8/200212:10:57PM)特别是生活紧张的现代人,在生活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适当排泄一些负面情绪,对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而这需要从小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掌握适当的排解方法。同时,孩子开始走入社会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在上幼儿园前,让孩子初步感受到喜怒哀乐都是人正常的情绪,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这对于孩子在幼儿园开始独立的社会交往、正面培养社交能力很有帮助。为了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养人要和孩子谈论各种情感,比如“卡通片结束了,你很不高兴对吗?”但不要给这些情感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因为这样孩子就可能努力掩饰自己的“坏感情”。不论孩子还是成人,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比压抑自己更健康。事实上,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孩子谈论他们的感情、安抚他们会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有时孩子会被自己的坏情绪吓着,这时让孩子明白,他们的不良情绪是人的正常反应,就可以让他感觉得到理解、关怀,从而适当地释放。比如说:“你刚上幼儿园到一个新环境,很紧张、孤单和害怕,对吗?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初次到一个新环境都是这样。妈妈可以理解……”由于孩子比较小,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出他的情感,就需要成人用语言对他们的心事进行整理,反馈给他,让他明白这种情感是被妈妈所接受的、是正常的、是可以克服或可以分享、分担的。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他们把语言和情感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学会体察别人的情感,同情、关怀别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人格,同时也能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况且,我们首先接纳他们的感情,会培养孩子的宽容,教会孩子以宽容心接纳自己和相互接纳。liaili的回复:(写于3/10/200211:52:51AM)我和通通爸陪通通到超市去买童车(自行车),有好多种,服务员帮我们推出来2种让我们挑。我让通通自己选一辆。刚开始,通通没有表态,只是指着其中一部前面篮筐上面的小兔子说“白又白”。我和他爸就自作主张,挑了一部贵的(278元),橙色的,我们认为很漂亮而且服务员极力推荐(实际上也看不出差别在哪里),准备去付钱时,通通拽住另外一辆较便宜的(169元)车不放手,不让服务员放回原位,并且大叫。我们只好按照通通的选择买了那部便宜的。当时没多想,只是觉得孩子已经有主意了,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听悄老师一讲,觉得幸亏自己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以后还应该多提供选择的机会给孩子。

本文Hash:d91bf55758ab37b7b2f2ab899a2d18b60ec8978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