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满足的孩子的过度消费?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现在小孩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追求时尚潮流已成为现在很多孩子的消费主张。这种消费观念也让现在很多小孩子养成过度消费的习惯。“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去吧……”这两天,一则女生开学前执意要买“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的消息被广泛转载。报道中讲到,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女孩,去学校报到前,跟妈妈一起去采购“装备”。女孩执意要买苹果手机、iPad3和苹果笔记本电脑这所谓的“苹果三件套”,而超过2万元的总价让妈妈无奈流泪。开学装备,从上世纪90年代的随身听到本世纪00年代的MP3,再到现在的“苹果三件套”,10多年里价格成本翻了N个跟头。前几天,衢州女生小璐也在人人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开学装备:苹果手机、iPad、索尼笔记本电脑、PSP、数码相机、拍立得相机……记者大致一算,要把这些装备置配齐全,已经远超两万块钱。这两天,记者针对孩子的消费情况做了个小调查,调查结果暴露出来的消费观念让人不禁咋舌。孩子的消费观》》》》伸手要奖励,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考个好成绩,父母给奖励,这是很多家庭激励孩子的一项“法宝”。而精明的孩子,也越来越懂得利用奖励替自己博个“奢侈品”。记者昨天随机调查了20多名学生,发现暑期里孩子们获得的“战利品”五花八门,户外自行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出国游等等,都成为常态。杭州一所民办初中的老师最近就发现,班级QQ群中,有10多个孩子显示是用iPhone登录的,占班级总人数的1/4。而初三刚毕业的陈同学则表示,苹果几件套的奖励已经不稀奇了。“我考上重高,刚刚和爸妈去美国玩了一圈。”陈同学说,这是她提出的,因为班上很多考得不错的同学都选择出国游。对于孩子们在物质方面的获取,近年水涨船高这一现象,从事教学19年的班主任老师蔡凤毛深有感触。“以前的孩子中考后,会要求吃顿饭作奖励,现在动不动就是出国旅游,或者买一堆价值不菲的数码产品。虽然这是家长对孩子的奖励,但近年出现了攀比的趋势。”蔡老师说。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会无条件满足,只要求“好好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有时会跟家长说,再下去以后要买房买车作奖励了。”蔡凤毛说。爸妈赚钱供读书,不少孩子消费不问价格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6成受访中学生,在消费观上抱“不怎么考虑价格,喜欢就买”的态度。高一林同学说,她同学在学习用品上只追求最好的,100多块钱的笔袋,几十块钱的水笔,10多块钱的进口橡皮等等。记者从一些老师这里了解到,尽管许多初高中有诸多限制,比如学生平时要穿校服,不能带手机,尽量减少引起学生攀比的可能,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也有其他办法彰显不同。比如学校对鞋子没限制,新学期很多同学的脚上就会“鸟枪换炮”,有时一位同学穿来的限量版,会在班上掀起一阵杭儿风。而据初二男生张同学说,他看中的篮球鞋限量版基本都要4位数以上。女生则热衷于手表、眼镜,特别是明星代言的款式。记者发现,在中学生的消费中,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追星与旅游上的支出。初三女生Joe说,平时的开销除了日常吃喝,还包括追星的一些花费。她喜欢韩国的明星组合,经常会买些明星的衍生产品,有时候一个月就要用掉近千元。当然,同龄人中还有为了追星,特意打飞的去国外的。“大人给的钱不够,还可以拿压岁钱补贴。”高一 林同学表示,“去年压岁钱收了一万多,因为来得容易,花起来也没感觉,不怎么肉痛。”而记者发现,受调查同学一般都自主支配压岁钱。家长的看法》》》》没必要苦孩子,就算理解不了也照买单尽管不少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委婉地向家长建议,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要有所控制。但是章女士的观点代表了现在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态度。“我们小时候没用过什么好东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让孩子刻意去节俭。”她说,别人都在用,不给他用岂不是跟社会脱节了。“再说会用科技产品也算是一种技能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访中学生中,超过2/3的学生表示会向父母要钱或东西,而超过一半的父母会以学习为条件满足他们,另外则有家长表示会好好问清楚目的需求。李先生则坦承,一般来说孩子的消费水平要比父母高很多,“至少零花钱上不能让他跟同学差距太大。”去年暑假,李先生应读高中的儿子要求,给他买了一辆户外自行车。“贵得要死,好几千块。儿子说,好朋友们都有了,上学都骑着来的,而且这种车是专门玩户外的。”他苦笑道:“我和老婆都还在骑五六年前买的三四百块自行车呢。结果车子买来,他也就上学骑骑,什么户外骑游都没去过。”不过,他表示,只要孩子管牢学习,这些要求他都会满足儿子。被孩子当提款机,让人顿生无奈今年暑假,赵先生给女儿报了一个赴美的游学项目,费用3万多元。结果,女儿从大洋彼岸刚回到家没几天,发现学校又在组织新加坡游学。女儿兴奋地“通知”父母,“太好了,又可以去新加坡了,刚好接上。”“家里不是出不起这笔钱,但女儿的态度让我觉得不是个滋味。”赵先生说,她都不问一下新加坡游学要花多少钱,父母愿不愿意让她去。孩子把父母当提款机,甚至把长辈当提款机,这是一些家长的体会。李小姐最近刚接待了来杭州毕业旅行的侄子,除了他,还有四个与李小姐非亲非故的女同学。从回程火车票,到酒店住宿,再到去古镇的交通,李小姐跑了几趟,一一打点好。“我家的侄子我招待,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同学们算我哪门子亲戚,这群孩子压根没提费用的事。”李小姐再一打听,他们人人从父母这里讨来信用卡,提款花光,该享受地一样没落下。“我出钱又出力,连声谢谢都没捞着。”老师建议》》》》奖励不是万能的要让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状况杭高的许涛老师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他分析,现在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消费理念上存在误区。“有些家长认可孩子要‘富养’,生活条件好了就不愿孩子吃苦。但‘富’不是指充裕的物质生活,而是孩子情调的提升、气质的熏陶。”他认为,如果是对孩子成长、精神的提升有帮助的,家长可以满足。“比如我接触过一个家长,他的孩子很希望以后去海外读大学,想去名校走走,如果家庭负担得起,他就很愿意出这笔费用”。但如果单纯是物质上的盲目攀比,家长就需要考虑一下,好好引导孩子。启正中学的庄荣生老师认为,孩子读初中了,父母就应该让他对家庭收支状况有所了解了,这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买个手机,要花掉父母多大比例的工资。孩子对这些有概念了,在向父母要东西时就会更仔细地考虑。“孩子用钱没概念,花钱大方,还是和家长的态度很有关系。有些家长很容易满足孩子,在可买可不买的情况下,往往选择迁就孩子。而且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买东西,刷个卡就行了,孩子很难有较深 象的体会。”庄荣生举了个例子,比如有道考小学生的常识题,一支铅笔售价0.2(),在后面填元、角、分的都有。另外。很多人习惯在逢年过节送亲戚家的孩子贵重礼物,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觉得物质来得容易。大关中学蔡凤毛老师分析说,家长使用“奖励”方式愈来愈普遍也是一个问题:“奖励措施在一定时间段会对孩子有鼓励和刺激作用,但动不动以物质刺激,会让孩子的兴奋劲越来越少,带来正面的效应也会越来越弱。”

孩子的物质生活不应过度满足

  镜头1:每星期要吃3次“洋快餐”

  在一群孩子里,壮壮总是很“显眼”,不但个头高,而且块头大,今年刚满6岁,身高1.1米,体重达到39公斤。在幼儿园操场上,别的孩子又蹦又跳地做游戏,可壮壮只走了几圈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和硕大的身材相对应的是,壮壮有一副好“胃口”。壮壮的妈妈说,壮壮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为了照顾好外孙,姥姥总是大鱼大肉“招待”壮壮,生怕因吃不好影响了孩子的发育。壮壮3岁时,姥姥又发现壮壮对“洋快餐”别有青睐,开始一周带他吃上一次,可后来,发展到一周至少要吃3次,“那么多孩子都吃,也不能让自己孩子看着流口水啊。”姥姥说。

  看着壮壮的身材一天天“膨胀”起来,姥姥倒是挺高兴,“小孩子胖点没什么,长大了就会瘦下来。”可是,壮壮的妈妈却高兴不起来,“不但减肥是个难事,这么胖对身体是不是也会带来一些伤害啊?”

  □“小胖墩”越来越多

  如今,像壮壮这样的“身材”已不是个例,“小胖墩”已经越来越多。据2009年儿童健康蓝皮书介绍,我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儿童少年,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里面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的“小胖墩”。

  同时,蓝皮书指出中国儿童少年体育锻炼不足较为普遍,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33.9%,近七成孩子锻炼不足。

  “儿童过早发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石家庄市第六医院儿保科主任陈丽雯指出,肥胖儿食欲多亢进,喜欢吃甜食、巧克力、油腻食物,睡前加餐和吃夜宵,由于进食过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而致肥胖。

  同时,现在孩子们户外活动少,多在室内活动,以电视和游戏机占用时间较多,运动量明显减少,致使热量入多出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

  另外,“小胖墩”多因活动后易感疲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而不喜欢活动,越不喜欢活动则越长胖,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吃“洋快餐”,这往往加速孩子的肥胖程度。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洋快餐”频度每月大于1次者,发生肥胖的危险是不吃者的1.3倍。

  □随时留意孩子体重

  儿童过早发胖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一是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肥胖儿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二是易发生意外事故,肥胖儿童由于身体反应迟钝,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低下,易于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车祸等意外;另外,肥胖儿童易患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同时也会发生睡眠障碍、注力不集中等现象,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目前肥胖的治疗比较困难,最好方法应该是预防。陈丽雯说,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饮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和高血糖指数食物。至少每半年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核对参考指数,衡量孩子是否过重甚至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肥胖程度,不要坐视不管,建议带着孩子寻求医生的帮助。

  ■镜头2:刚上学就戴上眼镜

  “孩子怎么近视得这么厉害?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得戴眼镜。”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外,带着孩子来配镜的李先生有些不解。

  据李先生介绍,自己的孩子今年刚满8岁,平时就喜欢看电视,有时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尤其爱看国外的动画片,一到周末能看一整天。”由于自己和爱人平时工作忙,有时在家也得忙于单位上的事,没人帮着看孩子,“他一个人看电视,倒是省了大人不少心。”因为这种心态,夫妻俩在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上并没有过分算计过。

  可是,孩子一上学就开始吵着说看黑板有些模糊。老师把他调到第一排后,可孩子还是说看不清。这时,老师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孩子视力。

  “双眼视力才到0.5。”医生建议李先生赶紧给孩子配上眼睛,不然可能发展得更严重。

  □都是电视惹的祸

  “现在孩子后天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最小5岁就戴上了眼镜。”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眼科孙朝辉主任指出,孩子过早近视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

  “孩子之所以近视低龄化,主要是上网、看电视时间太多了。”孙朝辉说,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有先天性遗传和后天习惯养成两种,其中以后天不良习惯造成为主,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家里都有电脑,白天玩游戏、晚上看动画片,本来儿童正处于发育期,这种长时间、近距离盯住屏幕的行为对眼睛伤害很大,容易造成用眼疲劳,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用眼姿势不对也是导致近视的原因。”孙朝辉说,特别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刚开始学写字,书写姿势不正确,导致用眼姿势不对,就会引起视疲劳。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发展到近视了。

  □避免近视要早预防

  保护好孩子的眼睛,主要是要做到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其中,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到未雨绸缪,将来家长才不会因为当初的疏忽而后悔不已。

  近距离学习、看电视30分钟以后,让孩子休息一会儿,闭上眼睛神游、眺望远处、做眼保健操都可以。眼睛与电视的距离应是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4-6倍。

  幼儿开始学习写字、看书时,要有良好的环境,并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不要让孩子趴着、走着、乘车时看书,也不要在光线昏暗或光线太强的地方阅读。

  看书、写字时上半身要直,头不要歪,也不要过度前倾,更不要伏在桌子上。眼与书本的距离不能太近,最好保持30厘米。要根据儿童的高矮购置桌椅,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也能达到要求。

  孙朝辉提醒,父母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孩子经常做眼保健操,家长可在家里挂一张视力表,训练孩子常看视力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一般情况下,3岁半的孩子就能够配合查视力了。孙朝辉建议孩子在4岁后,家长最好定期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本文Hash:8b4bbe8467838e435a4dcdbe354906cbdb2a7c5d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