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你解读宝宝“入园焦虑症”

9月份将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宝宝入园季,宝宝入园,妈妈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你会发现宝宝入园之前会失眠,第一天入园会哭,第二天入园说不定还会说我不上幼儿园呢。刚升小班的宝宝最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宝宝第一次入园,看见这么陌生的环境,看到这么多也在哭闹的孩子,会不会也加入哭闹行列?为此妈妈网邀请到全优+芬兰探索式早教中心劳教授来为大家来解读解决“入园焦虑症”这个难题。一、什么是分离焦虑?首先明白清晰什么是分离焦虑(Dissociativeanxiety)就是指婴幼儿因为与亲人分离后所引起的焦虑、不安全感、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等例如: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不让走、害怕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非常哭闹、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外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脑部智力,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其实爸妈应该在孩子未上幼儿园之前,就须观察平时你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是否有过度的分离情绪,若有就必须提早找出原因规划好方法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提早自我调节适应。那么妈妈们应该怎样处理入园焦虑症呢,专家整理了一份完整的答案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二、分离焦虑的形成因素,从两个方向探索从心理方面探讨的话,孩子一出生的视觉及记忆都可成熟到开始对特定对象有依附,例如他会知道在他眼前这个每天照顾他的人就是妈妈,注意妈妈的活动,对于自己的房间,家中客厅等熟悉环境也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他开始能分辨出人的长相,环境的变化,所以看到陌生人与环境就会紧张,也就是说父母家人教养时保护过度,太少与相同年龄孩童交流,接触外在环境太少所产生。若要从生理方面来了解孩子为何产生分离焦虑的话,可以由大脑感觉反应统整理论来说明,孩子大脑接收感觉讯息在皮肤的讯息产生错乱导致感觉探索失常,在行为上没安全感不喜欢被触碰,在情绪上失控,人际交往不佳等等都是生理发展不佳所引起的。三、从外在行为看出孩子的内在焦虑孩子或者还不太会说话,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焦虑地原因所在,大人只能靠着观察得到的声音,表情,小动作来注意到孩子的焦虑,外在的小动作是因人而异,但大部分来说比较常见的是:声音语调,音量的变化,哭泣,有愣住,眉头深锁的表情,身体紧张,发抖用手指缠腰头发,注意力不集中,咬手指头等等,爸妈发现孩子出现焦虑地外在行为,那么便是分离焦虑的徵兆。四、爸爸妈妈要回应孩子的分离焦虑一般的孩子在面对分离焦虑时,都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有可能是半小时或1小时甚至更长,而这段时间爸爸妈妈都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但是请勿过度保护,不断的导引孩子去尝试,带她去体验去感受。五、带孩子到新环境前先做好事前预告爸爸妈妈在带孩子到一个新的地点时,可以先给孩子介绍这个新环境,带着他一起到处探索,跟他讲这个地方新奇的地方在哪,例如当决定送孩子到幼儿园时,入园前一周可以每天带孩子到园所参观,可以跟他说:“哇!你看,那里的小朋友玩滑滑梯玩得好开心耶!”“你想上厕所吗?想上厕所的话我们要从这里走到那里喔!你看沿路有好多我们没有看过的漂亮小花……”诸如此类的话题,因 孩子对于有预期、能掌控的事情,会显得比较安心。六、分离焦虑呈现出孩子往后哪方面的性格?对于孩子未来生命过程中,可以反映在与亲人,同龄,亲密伴侣等互动之间,弱孩子从小就对自己的自我概念较正向,那往后也会套用到自己与他人身上,像是对于人的信任,但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情形比较负向的话(像是只要妈咪只要一离开视线的瞬间就娃娃大哭。或是怎样都不肯把小手离开妈咪的依附,死命抓着)那么,孩子在未来的个性上有可能比较没自信,容易没安全感逃避或是放弃亲密关系。爸爸妈妈们要关注孩子分离焦虑的出现,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拓展交友对象,学习人际关系的经验,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七、训练小秘方1、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多爱抚拥抱,在拥抱时要加一些压力抱紧;2、让孩子在野外多玩泥巴沙子还有水;3、用大毛巾被把孩子卷起来,或把孩子放在两个棉垫之间,轻轻挤压,让孩子感觉身体的压力;4、多让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滚、翻跟头,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5、孩子洗澡时,用浴球或毛巾毛刷刷洗身体;6、用电吹风向孩子身体吹热风;关于宝宝“入园焦虑症”的问题,专家给大家提供了多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查看更多回帖,点击原帖链接:http://www.gzmama.com/thread-2597123-1-1.html(实习编辑:邬穗虹)

如何缓解宝宝入园焦虑症

很多家长都感到困惑,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怎么样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吧。文文是插班生,原来没有上过幼儿园,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对上幼儿园很抗拒,每天早上还没进幼儿园的大门,就开始撕心裂肺地哭,一整天不参与活动,嘴里总是不停地念叨着找奶奶。幼儿行为解析:文文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及小朋友都不熟悉,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会产生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所以会特别依恋亲人。另外,文文在爷爷奶奶身边,相对比较自由,而幼儿园都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如:按时吃饭、饮水,按时睡觉、集体游戏等。所以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铺垫工作,孩子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方法运用:对于刚来园的孩子,可以运用“缓兵之计”,本着“先顺应再规范”的原则,在师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感情的时候,不能太强调规则,也不要急于规范孩子的行为,待孩子适应了环境,跟老师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后,再规范才有好的效果,孩子也才会心甘情愿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如何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一、顺应孩子的意愿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想尽快回家,教师可以跟家长沟通好,这段时间早一些来接孩子回家;孩子还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可以暂时允许孩子陪老师一起“值班”;因为在用餐时间没有好好吃饭而产生饥饿感的时候,适当给一些小点心加餐;别的小朋友都去参加游戏了,他可以独自玩喜欢的玩具……二、转移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哭着找亲人的时候,可以用“任务委派法”、“活动吸引法”、“食物引诱法”转移孩子的情绪。“缓兵之计”会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友善可亲的,在幼儿园是开心快乐的,孩子的不安全感就会逐渐消失,也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知心话语:孩子适应能力都是很强的,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不要认为孩子去幼儿园不哭了,就是已经适应了,应该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接纳幼儿园,才是真正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温馨提醒:1、“缓兵之计”不是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妥协,而是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以一种让孩子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2、遇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如:孩子一定要把手伸进电风扇、不尊重老人、或者打人、骂人等行为就不适宜运用此法。(兼职编辑:温蕊露)

本文Hash:1e383c492f7752a33f1279c93493d58d14ac7543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