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教法”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更是引起网友的一阵阵热议,有支持家长管着孩子的,也有人支持“顺教法”。把家长们都搞糊涂了:孩子到底管还是不管?专家们意见:孩子不需要家长过分管束。

“顺教法”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用“顺教法”引导孩子

这里说的家长要顺从孩子,就是我们主张的“顺教法”。所谓“顺教法”,就是家长按照孩子的喜好、按照孩子的价值标准来对待孩子。

其实,家长看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后,就立即让孩子朝那个方向发展是错误的。

比如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画画,马上把孩子送到绘画特长班,结果刚刚对绘画产生兴趣的孩子面对严格的训练方式,容易兴趣全无,甚至产生抵触。正确的方式是,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后,应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保护,让孩子决定是否学习某些特长。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是管束。

来看看吴女士是怎么用“顺教法”来引导孩子的。吴女士的儿子小强有一段时间对钢琴产生了兴趣,吴女士就替小强找来了钢琴老师。学习钢琴一段时间后,小强表示不想继续学下去,也不想考什么钢琴级别。吴女士顺从了儿子的意愿。之后,小强兴致所致,间或谈上一曲,很是开心;小强喜欢上了毛笔字,乐此不疲地跟着爷爷练习。一段时间后,小强不想再继续练毛笔字,吴女士支持了孩子的想法。某天放学回家,小强从书包里面拿出一张全国毛笔字比赛的奖状……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能带有很强的功利心,那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吴女士对儿子的教育自有一套,她认为教育孩子好比“大禹治水”,要用“疏”的办法而不是“堵”的办法。

顺从不是不闻不问

严厉家教在现在很难行得通。很多家长喜欢管束孩子的一切,从学习成绩到所交的朋友,对孩子管得“天衣无缝”。这种管束的负面作用导致了孩子反叛、导致了孩子与家长的代沟等等家庭问题。于是,很多家长最后就放任不管孩子。其实那是家长们错误的理解了“顺教法”的意义。

孩子3~6岁是潜意识搭建期,一些孩子在3岁以后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有些家长在不经意间会制止孩子去做某件事。这样孩子的潜意识会形成一种反抗心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比如孩子喜欢玩球,但家长却让孩子练习钢琴,家长回家后问孩子,你练琴了吗?孩子就可能会撒谎。骗家长成功一次后,孩子就会经常撒谎。

让孩子听话的好方法

家长常常为教育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在这里,建议家长跟孩子说话时做到以下几点:

1.顺着孩子,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教育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

2.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听。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

小编总结: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都是把孩子管得严严实实的,从上学到交友,没有一件事情不插手,这样只会让孩子出现叛逆心理。然而新颖的“顺教法”十分适合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会给孩子一点约束即要求孩子有自己的原则。

“懒”家长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孩子将来的性格以及一生很大程度上由孩子的家庭教育决定的。很多家长都觉的应该把孩子们照顾好,但是他们的照顾就等于了给孩子包办全部,不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点事情,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呢?

“懒”家长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80后子女形容50后父母“父母皆祸害”。80后,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含在父母嘴里长大的一代,为什么竟然称父母为“祸害”?

原来,80后最痛恨的是父母过于包办自己的生活,总是替自己作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色彩。结果,爱就成了一种祸害。

前不久,我带女儿格格坐动车去杭州玩,动车上的一切都让格格很新鲜,她用手去掰收起来的活动桌子。结果桌子掉下来时正好砸在格格的鼻子上。格格疼得哇地哭了起来。我问她:“是不是小桌子砸痛你了?”格格说:“是的。”我再问她:“是谁让小桌子掉下来的?”格格说:“是格格。”我说:“那你哭什么呀?”格格马上意识到是自己的责任,立刻止住了哭声。

我说:“你用小手揉揉鼻子。妈妈教你怎样把小桌子放下来,又不会砸到自己。”于是,我给格格示范,一手去打开小桌子,另一手在下面接着小桌子,然后慢慢放平。我又让格格演示了两遍。我问她:“现在还会砸到自己吗?”格格说:“不会了。”

好多妈妈都在感叹,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气?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缺乏责任意识?事实上,让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和责任意识的正是父母自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因此,妈妈太勤快这只是一种情感之爱,是爱的低级表现。“懒”妈妈虽然看起来很残忍,但有智慧的懒其实是一种理智的爱,这是更高级的爱的表现。真正爱孩子,不如做一个“懒”妈妈。

与勤快妈妈相比,我所提倡的懒妈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身懒心不懒,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求妈妈树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识,给孩子提供自由探索、自主做事、自我负责、自主交往、自主学习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给孩子一些指导,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

小编总结: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是不对的,勤快为孩子办事的家长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会让孩子缺乏主见、缺乏对事情判断的能力,与其这样,小编更支持懒家长的存在,懒家长会让孩子做很多的事情,即使做错了,孩子也会得到经验。

本文Hash:59356452ff74a7b63bf5b4432cf028f1faa9db25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