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别让他上全托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把孩子全托,让孩子寄宿,成了很多父母选择的一种教养方式,但心理医生说,他们在工作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着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伤害。

讲“义气”的问题学生

A女士只有一个15岁的儿子,为了能让孩子学业有成,从小学开始,就送他到杭州一所小学寄读。双职工的父母亲,每个月都要赴杭看望儿子。来回付出的费用和劳累他们夫妻俩都心甘情愿地承受着。但事与愿违,儿子一人在外,始终感到孤独,经常找那些好玩讲“义气”的同学玩,学习不认真,成绩一直很不理想。于是,夫妻俩又百般周折,把孩子送到乐清一所中学寄读。这几天听老师说,孩子在考试之前到老师办公室偷试卷,被学校处分,还要留校察看处理,急得她哭丧着脸来求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了他们的成长,有些家长不惜付出任何经济代价,想方设法把孩子寄托在学校或老师家里,使他们成了留守孩子。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在他们最需要精神呵护的时候,就远离父母亲,到一个既陌生又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生活、学习。

全托对孩子的伤害

寄宿在他人家的孩子,天真活泼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好像幼小的动物被禁锢在钉好的框框里,不能自由生长、呼吸一样。人性最需要的发展空间缩小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探索性受到控制,情感得不到温暖,个性在压抑中扭曲,安全感和快乐感的缺乏,使他们的情感变得冷漠,始终用怀疑的眼睛看世界。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层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独立意志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人生开始的几年里就已经存在。如果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满足,精神就会出现压抑,人格的发展也会出现障碍。

人的日常运作,总是凭着他内心对世界的看法给自己做出选择,尤其是儿童时期还不可能有理性的理想和目标来束缚自己时,他们就会容易选择逃避困难、选择弄虚作假、选择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快乐和安全感。

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心理咨询师只希望做父母的多了解一点人性需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编总结:在初中阶段以前,就是青春期以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家庭去过寄宿生活。培养成功“人才”,其含义是要培养一位健康人格的“人”,比具有丰富的“才”学更重要。

爱孩子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孙瑞雪教育机构的“爱和自由”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

  当越来越多的孙瑞雪教育机构的家长从认知层面,深刻认识到,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何等重要时,我们内在开始有一个声音:“我是否在做我自己?”

  如果我们从未体验过做自己的感受,我们很难从内在支持和协助孩子去成为他自己。我们不自由,就不能给孩子真正的自由;我们没有安全感,就不能真正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的诞生,让我们面临生命的双重课题,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对于自己,找到自己!我们开始明白,去协助孩子生命成长时,我们就会觉得很难,我们会常常发现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内在怎么了。

  于是,作为父母,自我生命的成长,孩子生命的成长,协同进行着。

  爱孩子,让我们成长自己

  从2000年开始,各种成人的心理培训、心理治疗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逐步开始,在各种的心理培训当中,会发现,核心主要都在于找到你自己,让你成为自己。

  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是活在社会的期待中,70年代的一代人是活在父母的期待中,我们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很重要,于是我们要去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事情;到现在的这群孩子,80后的孩子是另一种状态,他们不知道怎样来寻求自我,所以他们在寻求自我的路上迷失了。

  由于深处在“爱和自由”这个教育中,我的生命内在更有一种强烈的声音,找到我自己。我在真实的感受到什么是成为你自己的时候,是一次去旅游,有一天我在一个城墙的墙头上坐着,看一本书,《一生中不能不想的事情》,我偶然翻开,他是这么写的:“你是不是你自己,要看你是否自由,你是否自由要看你是否自己依赖着自己。”读到这个的时候,立刻会有一个感觉,你可能会依赖于保姆,你可能依赖于老人给你带孩子,你可能依赖于某个心理导师来指点,你可能依赖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来带孩子,书中说“最先依赖都是一个表象,最可怕的依赖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完全依赖于别人,你认为你的快乐是来自于别人,你认为你的时空是来自于别人,你认为你的安全感要来自于别人。”

  看完这一段,我触动太大了,就我个人来说,那段时间里我觉得在自己的领域里做的不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依旧觉得我不够快乐,因为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全感,我寻求老板给我安全感,我寻求我在这个事业中的安全感,但是我却忽略了我自己是否拥有安全感。那一刻的这种感受,这种内在的觉醒,促动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走向自己的安全感,走向独立,走向自我。

  这个过程中,当我自己的内在生命发生变化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爱和自由”的教育,为什么反复地告诉大家,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让孩子他生命的安全感建构在自己的生命上。因为这样他才真正知道他到底是谁。

  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中,“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渗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每一个行动中。爱,自由,是老师和孩子的生活。我走在广州时代廊桥(孙瑞雪幼儿园)的校园里,我看到学校里孩子们直接叫着老师的名字,就像如同喊伙伴的名字一样,我看到孩子和老师那种平等的自然流露,而这一刻,这个老师和孩子之间的独立性,不是一个身体上来划割的,而完全是从精神上的。

  一切都在坦然之中,一切都在自然之中。所以每一次讲,每 刻我看到孩子这种状态的时候,我都有一个感觉,作为父母,如果你拥有这种和孩子之间精神上的互动的时候,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独立的父母,如果真的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的时候,你真的可以和你的孩子很好的成长!所以,我想,我们的学校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家长走出第一步,这样可以真正帮助到你的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

  “我是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有些人有部分像我,但是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因此,从我身上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真实的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学校,孩子就是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这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那个孩子,为什么要说爱和自由,只有自由才可以把儿童自由的呈现他内在的想法。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人们都说家是港湾,因为在你的家中你完全可以放松,你完全可以自由的做一切,所以在家的时候,你所有的心态全部都是放松的,包括争执,当你们两个人吵架,你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去吵,但凡有自知的人都不会去那种地方吵,因为你知道那不是一个放松的姿态,但是到了家里你不一样,那个环境可以完全的放松,可以真实的表现。所以,在我们的幼儿园,全部的氛围就是自由。自由,孩子才能展示真实的自我。

  我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幼儿园,不仅在办公室,假如这个孩子不能进园长办公室的话,我们就说没有把“爱和自由”的精神贯彻下去,因为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每个安全的地方都可以去。每一个孩子入园时,老师要带他到每一个环境去参观,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自由出入,哪些地方比如厨房,只能是老师带着进来。这样,孩子就非常清晰,可以完全按照他自己想做的来做,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教育是不评判孩子的。

本文Hash:f7bccf541618a4f3c160a7be90a32301381bc454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